第111章 三朝并立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京师大风霾,占曰,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臣民无福。

    京师一带飞沙走石,暗无天日,老百姓都人心惶惶,然祸不单行,同日,大明中都凤阳皇陵地震。

    虽说崇祯八年的时候,张献忠就一把火烧了凤阳皇陵,但其实也只是烧掉了享殿等建筑,地底下的朱家老祖宗还没啥大事。

    现在倒好,新年伊始,这凤阳竟然地震了,再加上现在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在有些人的心里,这是大大的不吉利,难道是朱家祖宗对不肖子孙动怒了,还是今年将有大事发生?

    还好在京师的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暂时还不知道,凤阳守备太监谷国珍才刚刚将地震的事情报去京师,否则在京师进行正旦朝贺大礼的君臣要更加郁闷了。

    按照大明太祖皇帝定下的礼仪制度,大年初一这天,皇帝要在紫禁城正殿接受百官朝贺,礼仪极为隆重繁复。

    按规定,皇帝、皇后、贵妃,包括所有在京官员在这一天要行礼如仪,由于皇家朝仪排场很大、程序很多,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是非常辛苦的。

    再说大明王朝到了现在这步田地,内忧外患,皇帝、百官都身心俱疲,其实大家都不想在折腾这些仪式,简单意思一下就行了。

    所以崇祯皇帝也就免了命妇朝见,但朝贺大礼还是要行的,于是驾临皇极殿,受群臣朝贺。

    而与大明京师草草了事的朝贺大礼不同,李自成在长安建号立国的仪式非常之隆重。

    李自成改名自晟,立国号曰大顺,改年号为永昌,追封尊号到其曾祖以下,并加封谥号。

    拜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丞相,更定六政府,尚书一,侍郎二,如以宋企郊为吏政府尚书等。

    又恢复五等爵位,大封功臣,汝侯刘宗敏九人以下为侯爵,刘体纯以下七十二人为伯爵,三十人封为子爵,五十五人封为男爵。

    并制定军制,统计兵马,登记在册的步兵有四十万,马兵六十万,故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加官进爵,大肆封赏,自然是人人高兴,再加上又是正旦新年,民间百姓也正贺岁送福,故整个长安城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这和死气沉沉的北京城大相径庭。

    李自成初于襄阳建政,至长安建国改元,其志虽已经昭然若揭,但尚不敢称帝,因为代表中国的大明朝还没亡,崇祯皇帝仍然是天朝天子。

    而位于沈阳的满清政权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爱新觉罗·皇太极于明崇祯九年五月称帝改元,立国号曰大清,以明之沈阳为盛京,迄今为止已七年有余。

    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以中国自居,也并未生出侵吞中原的野心,其实称帝并建国号曰大清就是为了别于中国之大明,以示自己是外国,妄想和中国平起平坐。

    其心态或可用春秋时期刚崛起而未归于华夏之楚国国王的那一句名言来概括。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所以到现在满清已经立国七年有余,但对中国之政策依旧是抢掠,对汉人之手段仍为屠杀和掠为奴隶,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禽兽之举。

    即在现今的满清眼里,中国是相邻之敌国,汉人乃敌国之民,既未生出入主中原之野心,那又合并假惺惺地示之以仁义呢?

    故现在满清一切手段和政策皆以从中国这个庞然大物身上剜取利益为出发点。

    实际上满清或汉人所称之建奴,原本就是属于大明建州卫所管辖的女真部落,说起来原先也算是大明子民。

    到万历末年,好不容易才摆脱大明的控制,并反客为主,步步蚕食大明辽东疆土,以辽东之地立国称汗,竭尽所能地撇开与大明或中国的关系。

    而之后满清入主中原之大计,还全拜汉人包衣范文程之力谏,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在战术上招揽民心,以为明剿贼为由而入主中原,而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又力排众议而纳之。

    若不论立场,这两位还真是旷世人杰,堪称战略大才,抓住了千载难逢之良机,才得以不满十万之小族而御亿兆之大国。

    但总的来说,不论贼也好,夷狄也好,在甲申年的中国大地上,终究是出现了三朝并立的局面,并行着三个年号。

    即大明之崇祯十七年,大顺之永昌元年,大清之顺治元年。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过的还是崇祯十七年的春节。

    就比如此时尚在小城婺源的李致远,就打算好好过一过这大明朝的春节。

    一大早上,卞敏儿就邀了周倩倩,要李致远陪她们俩去城头转转,李致远略一思索,这不就是像现代陪女孩子们逛街嘛。

    不过,大明朝的女子有逛街这一说吗?

    李致远随即将这一疑惑问了出来,“去城头干嘛?你们要逛街也该去集市啊!”

    卞敏儿和周倩倩都一脸惊奇地看着李致远,似乎像见了什么怪物似的。

    见李致远还是没啥反应,卞敏儿更是有些不满了,小嘴一撇,“夫君不会是不想和咱们女儿家出去才故意装出来的吧?”

    李致远心里腹诽,不就逛个街嘛,至于这样么,虽然他在现代也的确不怎么喜欢陪女孩子逛街……

    看来无论古今,女孩子们都是热衷逛街购物的,千万要满足她们这方面的喜好。

    周倩倩跟李致远还没那么熟,还不至于像卞敏儿那样撒娇,于是好心地提醒李致远道:“公子难道没听说过‘走百病,上城头’么?”

    李致远一脸懵逼,这又是什么奇怪的习俗,不会又出什么洋相了吧。

    见李致远似乎是真的不知道,卞敏儿嗔怪道:“夫君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是专属咱们大明女子的习俗呀!”

    卞敏儿半抱怨半解释道:“咱们女儿家命苦啊,在家要伺候公婆、丈夫,照顾孩子,还要操持各种家务,天不亮就要起来,直至天黑全家都安歇了才能休息,日日操劳,劳累多了就容易生病呀!”

    “可对女子的限制又那么多,平时哪能轻易抛头露面,而且咱们平日里也没时间出去散步放松。”

    “因此每年春节,无数女子都会在元旦、元宵这样的节日里集体去城楼上散步,嬉闹来祛除病痛,强身健体。”

    “其实一般是在元宵的,可是过几日不是得去湖广嘛。”

    “夫君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难道以往过年的时候都没见过吗?”

    李致远这才想起这个时代的女子可没那么好的命,没事去逛逛街?

    简直是做梦!

    李致远暗道,我哪知道你们明朝女子过得这么悲催啊,再说这种民俗我从哪知道去,你们要是知道后世女孩子们的生活还不得羡慕死啊。

    不过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释,李致远打着哈哈糊弄道:“二位小娘子勿怪,小生一时没想起来嘛!”

    “走走走,不是想要去城墙上散步嘛,今天你们最大,我奉陪到底。”

    “对了,外面冷,记得多穿衣服!”

    出了门,外面还挺热闹的,街上有不少人,李致远东张西望的,感觉有些新奇,见各家门前都有一个红袋,不时还会有人走过去放些什么东西进去。

    李致远奇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卞敏儿匪夷所思地看着李致远,“夫君怎么什么常识都不知道?”

    “这是在送飞帖拜年呀!”

    经过卞敏儿一通解释,李致远这才明白了明朝在拜年那天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亲自前往长辈家中拜年,这时候的拜年只要送上贺岁名片即可。

    这种方式被称为“飞帖”,这种习俗十分受人们的欢迎,各家门前一定会有一个红袋,这就是用来放名片的。

    每当元旦来临,家家户户门前的红袋里边一定会被塞得满满的,这就是表示来拜年的人极多。

    就这么走走逛逛,一上午就过去了,李致远见了不少明朝时期的过年民俗,倒也不觉得无聊,轻松惬意,算是为历史上这个纷乱的甲申年开了个好头。

    ——————————————————————————————

    注1:关于李自成为党项人,还在改元建国的时候以西夏的开国国王为太祖的说法,经过考证史料,这种说法基本可以认定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除了清修《明史》及晚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夏燮所著《明通鉴》等满清书籍里称他即位后宣布以李继迁为始祖之外,就没有其它证据了。

    而据明朝末年谈迁的《国榷》所载,则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对照更多明朝笔记史料及当时在李自成地盘的文人记载,也不存在这种说法。

    反倒是李自成制定的各种官名除沿用明朝的外,很多都很符合李唐,例如改巡抚为节度使,布政司为通会,兵备为防御使,知府为府尹,知州为州牧,知县为县令,说李自成追认李继迁为始祖,还不如说他追认李世民为始祖。

    “以李继迁为太祖”的说法最早大概出自康熙朝的翰林检讨毛奇龄,此人是参与编写明史的,张献忠在四川“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就来自他的手笔,此人很喜欢给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所谓的“流贼”追认远祖。

    注2:“中国”一词最早见于3000年之前的《诗经》中,那时的“国”意为“都城”、“京畿”,“中国”即“国中”,专指周朝的都城,尔后“中国”引申指整个周王朝统治的天下,包括黄河和长江流域各个诸侯国,并不只是指中原。

    ——————————————————————————————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