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第489章 割地十万里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像是灭世一般,方圆十万里的山峰尽数崩塌,大地裂开,形成一个个深渊裂缝。有一些没来得及逃离的魔族也被神兵波及到,被活活震成齑粉,灵魂也不复存在。神奇的是,两件兵器对撞的中心处,却没有一个生灵死去。整个蛮荒都被神文大道护住,没有一个生灵死在余波下。但各方强者关注的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神殿和开天斧。当看到两件兵器的情况时,虚空中有不少强者倒吸凉气,就连大祭师那样的人物也动容。只见,神殿完好无损悬浮在蛮荒上空,几千个神文闪烁,令蛮荒的十几亿生灵心神震惊。而开天斧,情况就不容乐观了,斧头有一道长长的裂缝,魔皇虚影也被打散了。祈狱魔王双手捂住脑袋,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仅仅是撞击了一下,开天斧就裂开,兵魂也受到重创,连形体都不能维持。开天斧受损,让祈狱国度失去了不少震慑力,原本实力不如祈狱国度的魔汐国度,现在都敢跟祈狱国度宣战。“好可怕的神殿,现在末日还没有完全炼化,就已经有如此威力,要是完全炼化了,能不能把开天斧直接击毁?”冥在神殿里感叹,刚才神殿撞击开天斧时,他们在里面没有感受到撞击。“这一击,好像把末日的力量给耗尽了。”别人看不出来,秦阳却能感受到,末日的力量被抽空了。灵台里,昆木神树疯狂吸收灵力,让末日一点点恢复。“瞧瞧那个可怜的魔人,他的信仰破灭了,到现在还不能接受事实。”荒王又趁机嘲讽祈狱魔王,平时祈狱魔王没少施加压力给他。“伟大的神主战无不胜,祈狱魔王,我们也愿意给你一个机会,你们祈狱族做我们蛮荒国度的附属魔族吧。”白小狐还记得祈狱魔王之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现在学他的语气,还给祈狱魔王。“哼!我祈狱国度建立四万年了,底蕴深厚,不是你们能比得上的!”祈狱魔王很快恢复冷静,他收回开天斧,然后撕裂虚空,想逃回祈狱国度。见祈狱魔王想逃走,末日岂会答应,他用神殿撞破虚空,也跟了进去,竟然是追击祈狱魔王了。“末日想要干什么?以他现在的实力,是杀不了祈狱魔王的。”冥不理解末日的举动,祈狱魔王没有受任何伤,只是开天斧裂了。等他回到祈狱国度,别说杀他了,末日想要走,恐怕都有难度。祈狱国度,建立四万多年,底蕴深厚无比,光是魔兵都有几千万,再加上十大魔帅,到时候发现末日虚弱,联合起来可就不妙了。“末日是想震慑一下他,不是想要灭杀祈狱魔王。”秦阳与末日心神相通,立即明白末日的想法,如果末日让祈狱魔王离开,会让很多势力怀疑。在虚空通道里,末日追上了祈狱魔王,他用神文封锁虚空,让祈狱魔王出不去。然后,庞大的神殿撞击过来,就要把祈狱魔王撞死!在虚空通道里,能隔绝精神,外界的人都不知道里面的情况。祈狱国度的十大魔帅已经出动,准备迎接他们的王,但他们发现虚空打不开,被神文封锁了!“祈狱魔王该不会被那位可怕的生灵杀死吧?”各方势力纷纷猜测,大祭师尝试撕裂虚空,也发现撕裂不了。“如果我们的王出事了,你们蛮荒七族要陪葬!”伽罗楼对着虚空喊话,这是在威胁末日,如果祈狱魔王真的死在虚空里,那祈狱国度也宣告亡国了。祈狱国度亡国之前,肯定会拉蛮荒七族陪葬。但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过了一会,祈狱魔王撕裂虚空走了出来,他一言不发飞回祈狱国度。伽罗楼等魔帅不明所以,也跟了回去。“发生了什么?”断法玄停止催动黑铁城堡,他原以为地底世界会有一位魔王陨落了,没想到祈狱魔王没有死,活着出来了。“那位模糊的生灵呢?”祈狱魔王出来了,末日却没有出来,这令很多人疑惑。一天之后,众人才明白事情的真相,祈狱魔王做了妥协,割地十万里,向末日求饶。消息传到蛮荒,令蛮荒七族兴奋,蛮荒国度的版图,一下子增加十万里疆域!只是,让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末日还没有出来,也没有人敢进入虚空通道里看看发生了什么。虚空通道里,没有空气也没有灵气,到处都是肆虐的罡风,能撕裂九劫武者的身体。一座神殿,静静悬浮,末日回到灵台里,让昆木神树吸收灵气,供他恢复。没有恢复到巅峰,末日是不会出去的。十日之后,末日才恢复到巅峰。当时祈狱魔王如果没有被吓破胆,鼓起勇气跟末日一战,可能祈狱国度就不会割地十万里,而是得到整个蛮荒。可惜,没有如果,事情已经成了定局。神殿破开虚空,重新回到神城。当神殿回归时,地底世界各方的强者第一时间投来关注目光,蛮荒十几亿生灵高喊神主永恒不朽的口号。不只是七族,蛮荒其他魔族都对末日有了认可,他们朝圣一般聚齐神城,对末日的神像进行膜拜。冥和噬灵天火看不到,唯有秦阳和末日才可以看到,大量的信仰之力汇聚到神像上,让那尊神像越发有神韵。那些信仰之力,最终通过神像传给末日,秦阳可以察觉到,每时每刻,末日都好像在变强。“这就是你建立国度的目的?”秦阳问末日,他以为末日建立蛮荒国度的目的是吸收这些信仰之力。末日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表示秦阳只说对了一半。接下来,他也没有跟秦阳解释。末日不跟自己解释,一定是这件事牵扯太大,如果告诉他,可能会引来危险。秦阳也不再多问。蛮荒国度正式建立,得到地底世界各族的承认,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格局建立。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