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讲学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真是太可怕了,为什么古人任何事情都要说得这么隐晦,死的说法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用走这个字眼?

    贾珠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躬身道歉道:“学生一时愚钝,还请先生见谅。学生还有一问,既然书院没有山长,您老为何不就任书院的山长呢?”

    “老朽无才,因为无依无靠,才暂代打理着书院。”老先生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没有山长开堂讲学,怪不得书院都见不到一个书生。可是堂堂岳麓书院怎么能没有山长呢?贾珠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追问道:

    “老先生,竟然前任山长已经过世几年了,那为什么不聘任一位新的山长呢?没有山长讲学,又如何吸引学生来书院读书?”

    “就算聘请了山长,恐怕也没什么两样哟!书院讲的是人性哲理之道,学生的心却在科举和名利场,都热衷求学于长沙府学和县学呢!”老先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出了另一个事实。

    虽然贾珠也知道,书院的功能有讲学、藏书和祭祀,但如果书院里没有了讲学,仅仅只是用于藏书,和偶尔几天开展祭祀圣贤的活动,那岂不是形同荒废?

    这么说也许有些失礼,但贾珠还是忍不住问道:“老先生,那书院不讲学,就这样荒废着,岂不是可惜了?”

    “老朽岂会不知惋惜!可是官府没有拨款,我一个老头子还能怎么折腾!”老先生言辞激烈,语气中对书院的情义显然不比贾珠少。

    贾珠连忙赔礼道:“老先生息怒,是学生斗胆了,还请先生怪罪!”

    老先生似乎看出了贾珠的诚意,胸中的怒火顿时平息了下来,转而建议道:

    “公子要是想听讲学,可以去河东城南门外的灵官渡,那里有个惜阴书院,再说南安王府不是也有一个旸谷书院嘛!”

    “老先生,我之所以来这里,并不是来听讲学的,我是受了礼部的差遣,来此历事的。难道老先生没有接到相关的公文?”贾珠其实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公文,蛮问一下吧!

    “没有!官府早就不管书院了,还哪来的什么公文!”老先生愤愤地说道。

    说着,突然想起了一个主意,说道:

    “如果我帮书院申请到了官府的拨款,老先生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个请求?”

    “公子是南安郡王府的贵客,老朽何德何能让公子有求。”

    “先生,我想在书院开堂讲学,不知是否可行?”

    “罢了!老朽已经年老体衰,随时都有可能去了。想当年,这里也是宾客满堂、座无虚席的。希望你可以致力于重振书院学风。”

    ……

    来到河西渡口,搭上渡船,回到河西,坐上马车,临安一路护送贾珠打道回府。马车绕着王府转圈,这一次,贾珠看清了南安王府的规模之大。

    南安王府原是前朝吉王府,广袤数十里,有城门四座,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门外有一座五楹石坊,其上端正中刻着四个赫然人目的大宇:藩屏王城。

    王府内有王殿承运殿和书院、祠庙、仓库,其宫阙台阁、亭榭池塘布满了长沙府城东北和北部的大片地方,以至城内地方半属王府。

    南安郡王就藩伊始,就对前朝的吉王府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建,工役浩繁,财费巨万,修建起一座宏大的南安王府。南安王府一时成了长沙的城中之城。

    “若是公子有办法让这里恢复生机,老朽愿为公子差遣。”

    “贾珠不敢,还得由老先生为学生引路啊!”

    说着,贾珠便和老先生一起漫步于岳麓书院。在老先生的引领下,贾珠分别参观了书院的讲堂、藏书阁和文庙。

    贾珠随老先生一起漫步于岳麓书院,临安紧随其后,寸步不离公子贾珠。

    经过讲堂,便来到了藏书阁。藏书阁里藏书万卷,阵阵书香扑鼻而来,贾珠不禁问道:

    “书院里藏书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学生想着来此翻阅呢?”

    “这些藏书不过是古籍和旧书,大多是程朱一派的理学,与当下流行的王阳明心学相抵触,因此很少有人前来翻阅,何况哪个书院会没有一些藏书呢,恐怕公子王府上的藏书比这些还多吧!”

    从藏书阁出来,贾珠跟随老先生来到了文庙,这里是祭祀孔圣人和其他诸位先哲的地方。

    “全城的文庙就属岳麓书院的规模最大,每到祭祀的日子,全城的师生都会聚在这里祭拜圣哲,就算书院平时再怎么无人问津,但祭祀那天这里却是热闹的。这也是老朽一心留下来打理书院的原因。”老先生感叹道。

    说起书院的无人问津,贾珠趁机向老先生请教了向官府申请拨款的难处。原来官府之所以没有批准拨款,是因为长沙城学生们的反应不强烈。而学生们之所以不愿到岳麓书院来,无非是因为这里没有吸引他们前来的理由。

    学生到书院主要就是想听大师的讲学,岳麓书院没有大师,学生们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从河东跨越湘江来到河西。然而,要想吸引到学生,就必须聘请一位大师任书院的山长。

    这样一来,势必就造成了一个死循环,官府不拨款就聘请不到大师,没有大师的书院就吸引不到学生,吸引不到学生,官府就更不愿拨款了。

    贾珠心想,官府之所有不拨款是因为没有学生肯来书院,若是聘请一位大师把学生吸引过来,那不就可以倒逼官府主动给书院拨款了。

    贾珠又想,何必去聘请什么大师呢,他在这个时代虽然文学不行,但不就是理学和工学的大师吗?于是贾珠坚定地说道:

    “先生请放心,就算拿不到官府的拨款,我贾珠也会想办法让书院重现生机的。”

    日暮西边,岳麓山头。

    临安提醒时辰不早了,贾珠这才想起是该打道回府了。于是告别老先生,约定明日再会,让先生静候佳音。

    临行前,老先生见天色已晚,于是递给了临安一个火把。临安谢过之后,护送贾珠匆匆离开岳麓书院,趁着渡口的渡船还没有收工,长沙城的城门还没有关闭。

    “今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贾珠对临安说道。

    原来,贾珠是要临安去请人抄写几份告示,明日一大早就粘贴在各书院、府学、州学以及县学的门口。

    随后,贾珠起草了一份告示,上面这么写着:恰逢国子监监生贾珠莅临书院差遣历事,书院特此开堂讲学,欢迎各位学子莅临河西岳麓书院听讲。

    贾珠让临安快去准备告示,务必在明早辰时之前把告示都贴出去。临安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便匆忙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