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谁的青春不荒唐 谁的青春不流芳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樊姐生活在四川一个遥远的小山村。家里兄弟姊妹四个,自己排行最小。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但是颇有几分姿色,断断续续读到初中。哥哥姐姐们大都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自己小一些,也就比较任性点。初中混完,又不想工作,才又找了一个中职学校去读,学的是财会专业,当然,几乎是什么都没有学到的。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学着电视剧里的人物跟高年级的男生谈恋爱。到了初中,成绩没有起色,恋爱倒是没断过,有了好几位前任男友。当然,实际上,在他们村,到了初中谈恋爱,父母是不怎么反对的了,首先,父母一年到头几乎只外打工,没有时间在家管他们;第二,农村里的孩子,读到初中,年龄上很多已经十五六岁了;第三,农村女孩早婚早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十七八岁当妈妈的很正常。所以,当她出去读中职学校而不是像村里女孩那样,打工、结婚、生娃,她的父母其实已经有些着急了。

    话还是说回来,她初中时,总是跟大一些的男孩子们混。有在读高中的,有打工的,也有就在家务农的。樊姐当时还没有那么内向,再加上逆反期,本身有几分姿色,最重要的是身边的人随时都在夸她长得漂亮,她自己也就产生了错觉,以为可以靠这张脸可以混饭吃。所以,不停地换男友。然而,恋爱谈得越多,樊姐越不想结婚了。因为她遇到的不是贪图享受的,就是不够体贴的,多数都是没有多少责任心的男生,就是图个一时痛快而已。这其中,有长得高大阳光自己喜欢的,但却是银样镴枪头;有喜欢自己的,当时对自己好,过后就流露出劣根性,不闻不问的。所以,当初中快要毕业时,樊姐的恋爱经历已经多得比别人一辈子要经历的都还要多,但最终,她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在这期间,她身边始终有一个男孩,默默地陪伴着自己,无论自己是谈恋爱还是单身。那个人就是离他家不远的松娃。松娃跟樊姐同一年生的,比樊姐大几个月。长得黑黑的,也算身强力壮。从小就护着樊姐,一起长大,一起读小学、一起读初中。但自从长大些之后反而不好意思在一起玩了。只是,他的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她。无论她谈恋爱、失恋还是单身。她很清楚,只要她需要,他随时就会出现。她把他对自己的好当作理所当然,当作永远不会过期的。她甚至有时候都想:这傻小子,如果对自己示爱,自己也许是不会拒绝的,但,松娃从来没有!她恋爱时,他的眼神是压抑而痛苦的;她失恋时,他又会心疼地欲言又止;而当她终于走出失恋的阴影时,他的疼爱又总是写满了脸上,露出希翼的表情。这一切,樊姐都领会得到。但她无暇顾及。她只有在需要他的时候,才会坦然地去找他,然后,他默默地听自己倾诉,或者帮自己做任何能够做的事。只是,他从不擅长言谈,从不会逗自己笑,从不会浪漫,从不懂女孩的心事。当她终于出去读中职时,他也出去打工了。从此,联系甚少。他也只是自己年幼时的一个依靠和温暖的回忆。

    直到很多年后,身边的同龄人大都为人父为人母之后的很多年之后,她仍然在外打工,很少回到家乡。其实,她比那些很早就出去打工的好不了多少。最终都逃不了到处打工、居无定所、常常换工作的境地。只不过,她的那些初中同学打的工是洗碗、当保姆之类的,而她稍微好些,可以在公司里当一当打字员,或者商店里的服务员。但是,她的心性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她早已不是那个单纯的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村女孩了。她又谈了几段恋爱,然后,又是单身,这一年春节,她回到家乡。不管怎样,年还是要回来过的。

    突然有一天黄昏,松娃主动上门来找她。她恍然觉得应该已经是好几个年头没有见过他了,他又长高了些,黑壮了些,只不过脸上多了些沧桑。他还是那么木讷,来了也不说有什么事,手里提了些礼物顺手放在门边,然后只是羞涩地笑笑,说:“没事,就是来看看你。”樊姐想到家里人多,不方便说话,就带着松娃出去转悠去了,尽管外面天寒地冻。良久,松娃才说:“听说,你又是一个人了?”樊姐无奈地笑笑,这是自己认识松娃以来,松娃最大胆最直接最主动的一句问话了。他们之间,哪怕很久没有联络,再次见面也都不会有陌生感。而这一问,樊姐也知道他来是为了什么。她也听说,松娃这些年靠在工地拼命打工,攒了些钱,回来修了三层楼的房子。但一直没有恋爱结婚。她也知道其实松娃在旁人面前也并不是这么木讷的。樊姐叹了口气,眼神空洞地看着这个村子,依然落后的偏僻的村子,答非所问地回答到:“你也该找个人了!”她感到松娃愣了一下,然后鼓足勇气说:“但是,你......”樊姐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指着不远处:“唉,你看看那里,我们读书的小学校还没有变呢!”

    樊姐心里清楚,此时此刻,他们之间是再也不可能的了。她出去读中职的时候,她才明白以前自己身边的男孩都是些什么人。她也很庆幸自己能够出来读书,能够多见见世面。能够知道女孩子并不是早早地就应该结婚、生娃。只是她应该再明白,女孩更应该靠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不是不明白松娃的好,她也不是没有设想过,这辈子就和松娃过一辈子。但是,想过之后,她明白,她不会甘心就这么过的。她不想害了松娃,也不想委屈自己。她也常常在外面,跟前任吃肯德基、逛超市时想起松娃的好来。他没有给自己买过像样的礼物,即便后来大家都出去打工以后,偶尔,他也给自己买一些礼物,一如这次这样,但都不是自己期待的、喜欢的东西。但是,他无疑是对自己最好的男人。他能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自己而不图任何回报。她常常在都市生活时,冷不丁地想到松娃,想到以前松娃替自己背书包上学,想到他帮自己写作业,想到他也曾替自己拔起过一双解放鞋的鞋跟。她知道,谁要是嫁给了松娃,应该是一辈子被疼爱的,但是,她偏不要!也许,是因为,他一直在自己身边,也许,是因为他的好,对她来说一直理所当然,所以,她不珍惜,也不需要。她跟揪她小辫子的男孩恋爱,跟逗自己哭自己笑的男孩恋爱,唯独不跟他恋爱。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她总觉得还有更好的在等着自己,也许是风花雪月,也许是霓虹灯下,总之,不是松娃这样的。所以,她弃之不顾地拼命往外挣脱,像是要摆脱自己的命运一般。

    所以,她拒绝了几年之后,终于在自己家乡修起了楼房,想跟她表白的松娃。此时,她已经俨然是一个城里人了,她怎么可能再回到家乡,住到乡下,当一个村妇,劳作、生娃呢,她想想就觉得可怕。哪怕她在外再难,再被人玩弄抛弃,再找不着工作租不到房子,她也铁了心不回去。于是,她越来越内向了,她越来越沉默,不肯向人诉说了。于是,她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像个城里人,终至完全看不出她是个农村女子的模样来。,更为重要的是,她越来越懂得男人的心思,因为,看得太透终至更难找到合适的男人。直到遇到老钟。漂泊够了,被轻易地俘获了。

    自从她结婚生娃之后,松娃是再也没来看望过自己了,也一直单身。对此,她也只是在心里默默惋惜着,但她固执地相信,只要她开口,松娃一定会为自己赴汤蹈火。无论自己是否结婚生娃,无论松娃是否结婚生娃。这是埋藏在自己心里的一个美好的秘密。正是这个美好的秘密,才支撑她过着无味的婚姻生活,而且,哪怕是与任何一个男人过一辈子,她也是不会跟松娃过一辈子的。她固执的坚守的也许只是自己心里的一个幻想,一个曾经的少女要摆脱自己命运的幻想。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只是不能是松娃。

    直到几年前,听到大姐有一次专门打电话给自己说:“你那个对你最好的男同学在工地上出事死了”的时候,她大脑一片空白,她不愿相信,但知道一定是真的。尽管如此,她仍然保持着优雅,连泪水都没有流。她委托大姐替自己随了礼,过了几天,这个人就在这个世上消失了。然而,对于樊姐的痛其实才刚刚开始。她内心的那份依靠一旦倒下,她也快支撑不住了!她时不时地会猛然想起松娃,然后,心里一阵发紧,然后,心里无比地痛。这比任何一种折磨都要来得凶猛。她知道,其实,也许,她真正的依靠就是她从不在意的松娃,她的幸福就应该是松娃给的,但是,因为她太向往外面的世界而给忽视了,等松娃离开世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丢掉了这世上最宝贵的。

    所以,当她在超市看到男孩给女孩拔鞋跟时,她的泪水突如其来。她这是几年前就该流下的泪水,是她永远都无法对松娃说出:“我愿意”的一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