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占领区的抵抗(二)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时间进入5月,大兴安岭山脉随纬度递减已陆续返青。

    三架大型双翼飞机掠过了树梢,在飞过林中的空地时,投下一串的降落伞,伞下坠着的便是戚文远所领导的大明黑河抗联义勇军的补给。

    这次降下了十来个伞包,其中有药品、食品和需要补充的武器弹药。戚文远一见飞机离去,便带人快速的向着伞包降落的地点冲去。

    大明帝国在1907年12月俄清联军开始入侵开始,便通过电台广播对黑龙江地区被敌战领地区进了广播,号召地方百姓组织各被占领地方组建地方义勇队进行抵抗。戚文远所在的黑河抗联义勇军便是这样组建的。其主体还是原边防军第十师第三团第一大队的剩余人马,他们大队在逊克阻击俄军一天后,由于自身伤亡惨重,所以在撤出逊克县城后,进入了山林。还好部队的电台还能使用,在接到黑龙江军区让被占领区的残余部队组建抗联义勇军的信息后,大队长便决定以第一大队为主体,召集被占领区的百姓,组建成黑河地区的抗联卫国军。并根据地区划分成黑河、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孙吴县、逊克县等等各分队,如今人数已达万余人,而大队长的中校军衔也以顺理成章的升到了准将军衔。

    这段时间,戚文远由于作战勇敢,很是干了一些事情,现在已经是分队长的身份了。

    这次戚文远便是接到大队长的通知,来这处山林接收补给物资的,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接收物资了。但他还是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每次接收物资,他都会发现帝国又制出了新式的武器,这些日子,他已见识了帝国新式的05式轻机枪、智式冲锋枪、02式半自动步枪和帝国新式霰弹枪,及被义勇军战士戏称为“大镜面匣子”的驳壳枪(改装式样)。而且帝国还送来了几十人的补充战士,都是真正的杀人高手,因为据这些战士讲,他们原先都是帝国海军陆战突击队的,以前就是在海外杀人的。

    在戚文远他们在敌后方据守的这段时间内,哈尔滨保卫战也已进行了将进三个月,据说俄清联军曾一度接近哈尔滨市区,但又都被赶了出去,而且根据电台里面的帝国总部的说法,帝国的反击正在酝酿之中,很快便要发动了。

    “文远哥,文远哥。你看看这次帝国又给我们送来了什么新式武器,怎么没见过啊!”突然一声呼唤传来,戚文远忙循着声音赶过去,却发现原来是跟着来的队员已经打开了一个包装。只见降落伞包里是一个造型古怪的枪械,这款枪的样式便是连戚文远也没见过。也是啊,如果不是这次俄清入侵事件的发生,戚文远也见不到现在所使用的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等高精端武器。

    戚文远见在枪的旁边发现一本小册子,他捡起一翻,却原来是这款枪械的说明文书。原来这款枪械便是帝国刚列装部队的07式重机枪。这次是因为大队长去电说重武器缺乏,因而帝国远东军总部特批过来一批,各地区分队每队一挺,并配弹30000发。

    戚文远抬头向着飞机离去的方向看去,心中不禁感叹到帝国科技的发达。这才是俄清联军入侵5个多月,武器装备便发展的这么快,虽然他听大队长讲过,如果不是俄清入侵的话,这些装备也会很快的便要装备到他们的大队,但俄清入侵却加快了部队换装的速度。

    直到战后,戚文远才知道,每次向他们运送补给的运输飞机,是帝国在俄清入侵后才研制生产的“鸢”式运输飞机,这款飞机是朱启睿根据美国RS-3双翼通用飞机的图纸,通过自已的人体电脑运算修改而成的。在帝国制造后,被命名“鸢”式。飞机乘员为4人,机长14.28米,翼展8.88米,机高3.99米;空重3157千克。安装四台大明普康IS航空风冷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683千克;最大飞行速度298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1950千米。这是朱启瑞在得知俄清入侵后,心知明国的后勤运输还在依靠火车,这会大大削弱大明的即时战力,所以他画出了美国RS-3双翼通用飞机的图纸,而帝国新成立的航天司设计人员又根据图纸修改了一下,造出了“鸢”式运输飞机。这款飞机设有内置武器,机头的活动底座上安装一挺根据朱启瑞改装设计过的加特林”火神“机枪,机翼后的背部机枪舱口也安装一挺。这样便可以应对俄国从法国引进的斯帕德VII战斗机的拦截,而大明的“鸢”式运输飞机飞行速度达到了298公里每小时,远大于斯帕德的212公里每小时,这使得“鸢”式只要穿过斯帕德的拦截,便会远远的将斯帕德抛在后面。而且“鸢”式的最大升限也比斯帕德高了约500米,所以“鸢”式每次飞行,根本就不需要战斗机的护航。

    戚文远分队刚将物资搬运走,便有一队清兵来到了这片树林之外,他们包围了林子,小心的一步步搜到了林中空地处,却只发现了几个点过了的火堆遗弃物在那里,而明国人却已经不见了。

    戚文远领着分队成员刚回到密营所在,便有留守的通信兵将刚收到的一封电报送到了他的面前。戚文远打开一看,原来是大队长发来的让他明天去母鹿沟抢劫俄清联军运输队的电文。

    戚文远一看地点,不由的乐了。原来这个叫母鹿沟的地方,正是他原先所在小队经常巡逻的地方,是个打伏击的好地点。这个地方是一群山地夹着一条小河,两山之间距离不是很远,大概只有100多米。

    戚文远让分队成员立刻吃饭,吃完饭后立即向母鹿沟进发。等到了地方,他让各班的班长分块负责,因他的分队基本上都是黑河地区本地百姓组成,所以各班的班长也都用的是自已在队伍成长中所起的外号,如“滚地雷”、“九枪八”、“老山东”、等等。这些个浑名各有各的意思,如“滚地雷”的意思就是他最擅长使用地雷,而“九枪八”则是形容他的枪法很好,打九枪只有一枪会打飞,而“老山东”则是说明他的家乡原是山东的。

    戚文远看了一眼天色,说道:“老山东,你把你刚得的那个玩意儿在那个山梁上架起来。滚地雷,去,到道上埋几颗雷,别在象上次是的再把地雷当滚雷了。九枪八,带上几个好的炮手,去找个地方猫好了,等打起来时把鞑子或毛子的机枪手给我招呼好了。”

    “嘿,行嘞,文远哥,你瞧儿好吧。”滚地雷兴奋的答应了一声,便跑下山的埋雷了。而老山东闷声不响的扛起沉重的机枪慢慢地向着山上拿去。九枪八打手势,几个跟着他的阻击手便跟着他走了。

    “大伙整好了就眯一会儿,时间有的是。”戚文远跟着在众人后面喊道。

    喊完后的戚文远,趴在了刚挖好的单兵掩体内,打了个哈欠,搓了搓双手,然后又随手抹了一把脸,便躺下身来,开始打盹。

    就在戚文远刚睡了一觉,天色刚明的时候,在山边放哨的一个战士找到了戚文远,他报告戚文远说有一队俄国兵悄悄来到了沟外,并正在部设包围阵形,显得很是可疑。

    戚文远听了后,忙到沟口咱看了一下,他意识到这次的劫粮活动很可能是一个圈套。这是俄清联军步置的一个个钓鱼计划,目的便是将抗联义勇军引出来,好一一歼灭。

    他回到埋伏的阵地,召呼兄弟们收拾好装备,悄悄潜出了母鹿沟,并没有惊动正在对他们进行包围的俄军。

    戚文远回到密营后,忙发电报向大队长报告了这次行动的发现,大队长指示他先静下一段时间,并会通知各义勇分队都注意俄清联军对自己的伏击。

    就这样,戚文远分队在密林中安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有一天,从收音机里传出了京城正在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消息。他知道,帝国的反击就要开始了。因为自圣帝崇祯开始,每逢帝国有重大的军事行动,都会在帝阙之下,举行一个盛大的阅兵仪式。

    戚文远听完了广播,觉得自已也应该动一动了。经过他们这一个月的蛰伏,俄清联军的警惕性已经放松下来了,最近几次的运输队伍有扩大的趋势,每次运送的物资都够一个团以上的部队进行一次战斗的消耗。他认为可以打一打了。他立刻给大队长发报,建议用几次大的袭击行动,庆祝帝国在京城举行的阅兵式。大队长同意了他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战机,打掉俄清联军的器张气焰。

    戚文远又一次率领自己的分队来到了母鹿沟,并在沟口部置好观察哨,然后在山梁上架好了重机枪,埋好了地雷,等待着联军运输队的通行。

    正午时分,观察哨来报,有约一个营的清军队伍正在向母鹿沟前来。但看样子不是运输队,而是一个护送队伍,因为观察哨用望远镜看见的只是这个营队的清军正簇拥着一顶八个人抬的轿子正缓缓而行。而且清军警戒的很严密,显示轿中人的身份很高。

    戚文远听了,仔细思量了一下,决定就打他了。因为居他所知,在清国只有一品大员才会乘坐八抬大轿。而根据清军警戒的程度,他让定,这肯定是清国的要员。而打掉一个清国的要员,则会狠狠地的打击清国的气焰,为大明被占领区的反抗军提振士气。

    他命令重机枪一会射击时,先照准轿子打,然后再扫射四周。而其它的步枪手们,一定要压制住清军的反扑,因为他们都已换用了帝国的制式02式半自动步枪,而清军的毛瑟步枪在射速上肯定不是自已的对手。

    过了约有半个小时,清军陆陆续续的进了母鹿沟。而且他们的装备都很不错,居然有两挺俄制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枪安有一个轮架,可以很方便的拴在马后,跟着马一起前进。这种枪是发射7.62毫米子弹的,弹链供弹,弹链容量为250发。

    这个负责警戒的清军队伍,一进山沟,便将轿子停在了沟口,派出了一小队的士兵上到山坡上,仔细搜查起来。

    戚文远让分队的弟兄们隐蔽好,静待那一小队的清兵搜过去,直到这一小队的清兵搜到山口处,派了一个士兵返回到大队处通报安全后,这一连的清兵才又继续前进。

    直到这一队的清兵进入了重机枪的射界,戚文远才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只听得一声“打”,顿时那乘轿子便被07式重机枪扫断,歪在了道旁,鲜血顺着轿子的断裂处淌了出来。而其他的战士此时的半自动步枪也响了起来,只见清兵一个又一个的倒在地上,而此部的清军头领大声叫喊着,让清兵们向着山坡处冲峰,但每每却都被戚文远部凶猛的枪弹给打了下来。而他们的那两挺俄式机枪,则早已被戚文远分队的阻击手给敲掉了。戚文远分队的阻击手都是原来山里的炮手,也就是猎户,个个百发百中,而且还都经过了帝国补充来的海军陆战突击队阻击手的培训。战斗的时间不是很长,只经过了半个多点的时间,这队清兵便被消灭怠尽。

    之所以时间这么短暂,是因为分队新配的07式重机枪发挥了巨大的功用。而这些清兵不断在他们指挥官的指挥下向着山坡冲锋,而成为了戚文远他们的靶子也是一方面。

    战斗结束后,戚文远只将两挺俄制重机枪带走做为缴获的战利品,而清军所用的毛瑟步枪则都收集起来付之一炬,因为自从他用上了帝国的02式半自动步枪后,老旧的毛瑟已经看不在戚文远的眼里了。

    戚文远带领队伍又在外面转游了几天,又袭击了几个俄清联军的哨所,才回到密营。而刚一回到密营,便得到他受到帝国嘉奖的消息。原来他们在母鹿沟袭击的是一支护送清国官房大臣的队伍,而且击毙了清官房大臣、满州正红旗都统溥伟。由此,他们分队所有人员获得帝国双剑银松纹武士铁太极勋章,而他则获得了帝国一级战功太极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