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 40 章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三轮车摇摇晃晃走在山道上, 发出刺耳的声音。

    柴溪坐在后面,一路颠簸,弄得她极为不适, 几欲作呕。

    这一刻, 她倒是宁肯下来走路了。

    这种摇晃,便是法器也是帮不了忙的。

    大约是拿了好处,看着她这么难受也觉得不好, 车主坐前面, 大嗓门的和柴溪聊起了天。在三轮车发出的堪称巨大的噪音中,他的嗓门依然很清晰,显然对这习以为常了。

    他是本地人,常年往返于东佛县内, 依靠卖水果为生,这些不是家里种的,他只是倒个二手, 但也有一定利益。这么多年下来, 有些东西不敢夸口, 但这县内风土人情,那是可以吹一吹的。忽悠柴溪这么个千年前的“老古董”,那是足够了。

    柴溪对这些确有兴趣, 勉强提起精神来听。

    她背上垫着块硬纸板, 靠在车内壁边,闭上眼睛听着,时不时问上一两句, 倒也渐渐习惯了。

    那车主也是个话唠,他唾沫横飞,说了半天竟然也不觉得累,硬是一件事儿扯完了,还能接上另一件。先回答了柴溪的问题,东佛县的车站在那里,接着又抱怨了几句最近水果卖的不好,后面又说起了灵异故事。

    这话题跳跃度也是挺大的。

    不过晕着晕着,柴溪倒也有点习惯了。她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只觉得没那么难受了。

    此时已经过了最颠簸的那一段路,山道、河水双双并排着前行,景色虽算不上多美,却也当得一句开阔。

    虽然依然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但总算没那么折腾了。

    柴溪终于坐起身来,欣赏起景色来。

    过了许久,几乎一成不变的景色让她感到乏味时,柴溪终于看到了东佛县县城。

    大概距离县城一千米左右,终于不再是土路了,而是平整的水泥路。

    和游仙镇那种带着古韵,现代文明的痕迹极淡的地方不同,东佛县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县城。两边多是自行修建的二层房,门口多留有摆桌、晒谷的坝子,此时就有人正在屋门前搓麻将。原本在游仙镇看不到的汽车,这里也停了不少。

    向与来时相反的方向望去,柴溪隐隐约约已经可以看到东边那一尊“巨佛”。

    看着含着淡淡灰蒙的天空,她不免心生感慨。

    千年时光的改变,在这一刻才真正的体现了出来。

    如果不是得到了一些记忆,柴溪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和这些人,竟然身处同一片天空下。

    车主指着旁边的岔道说:“那条路过去是市场,买东西就走那里,车站在另一头,要不要我送你过去?”

    收了柴溪的钱,只送这么一段路,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就主动提出来。

    柴溪欣然同意。

    她在游仙镇耽搁太久了,不该再浪费时间。而且相比游仙镇,她还能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痕迹,这东佛县实在是太陌生了,没有什么能吸引她,柴溪不打算再停留。

    又过了几十分钟,到了车站。

    这里停着一辆中巴车,车上坐着寥寥两三个人,司机不在车上,车边上放了个板凳,有个大婶正在嗑瓜子。

    柴溪过去问话。

    “去城里啊?十五块。”她说着,从怀里拿出来一叠票来,扯了一张给柴溪。

    这价钱很便宜。

    柴溪给了钱,问:“大概要多久出发?”

    “看人多久齐,”大婶回答说,“我们跑一趟,总不能做亏本生意吧?不想搁这儿等着,可以去外面晃一晃,一般这人都齐不了的,跑市里面的,我就没见过三十个人坐满的时候。我们在市里面也有载人回来的任务,最迟下午两点肯定会走。”

    现在才上午十点。

    这大婶说是最迟两点,但她言下之意,想来不拖到最后,应该是不肯走的。

    那就得等四个小时。

    柴溪想走也走不了,只好点了点头,说:“好吧。”

    她这会没什么精神,不大想逛街,犹豫了一下,顿时神色一顿。

    说起来,柴溪确实有一件事儿还没做。

    找到旁边了一个副食品店,拿起了电话拨号。

    原主心中,有一串记得很深很深的数字,她现在念起来,依然有种刻骨铭心之感。

    之前没有想到,但一想到,这股意念就如野草一般疯狂的蔓延,根本无法抑制。

    那是原主妈妈家中的电话。

    柴溪的手不自觉抖了一下。

    她上辈子没亲人,这辈子的亲人,也只是这具身体的亲人,而非她的,可是她和这些人,又有着先天的亲近感。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纯正的“古代玄学大师”,面对这种可以千里传音的“法宝”,一方面意识告诉她这些不足为奇,另一方面,也让她感到惊叹。

    柴溪播完了号码,深吸了一口气。

    “尊敬的用户,您所拨打的号码未开通。”

    这实在是出乎柴溪的意料,她顿了顿,又拨了一次。

    依然是同样的结果。

    柴溪确定没有记错,不过可能是十几年过去,原本的家庭搬迁,或者有别的原因吧,也不足为怪。

    她对老板笑了笑,说:“大概是我记错了,没打通。”

    这样是不需要电话费的,但柴溪不太好意思,还是买了一瓶水再走。

    柴溪并不知道,打跨省市的电话,是需要加区号的。

    这件事情或许原主妈妈提过,或许没提过,柴溪反正记忆里是没有的,她穿过来,有些记忆不深或者已经被遗忘的小事,也不大想的起来。

    总之,结果就是她并没有能够联系上原主的外公、外婆一家。

    接下来,她找了一家店吃饭。

    东佛县没有什么景色可看,不过特色的美食还是有的。

    到了中午,柴溪选了一家热闹的店进去。

    这是个二层的自建房,一楼作为饭馆,二楼自住,厅中摆了七八张方木桌,就这样都还不够,门口的坝子里又放了两排,这才让人没有排队。

    一般这种小地方,人这么多,味道都差不了。

    柴溪坐下之后,老板娘来不及招呼,正好让她瞧了瞧众人的点菜。

    这家的招牌菜叫做蒸笼肉。

    具体做法,大概是以牛肉搅成馅,然后和面粉混合,掐成条状,然后蒸好了之后,加上一些调味料搅拌,就可以吃了。

    麻辣鲜香,可以说是占全了,加上蒸笼是竹制的,还会带上点竹子的清香,每一桌几乎都点了这个,所有人赞不绝口,没有不喜欢的。

    至于具体的配料,那就是人家的机密了,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另外这里的辣萝卜丝是一绝,又香又脆,最重要的是,因为这是泡菜,因此一桌免费一碟,是不要钱的。

    柴溪便点了一份蒸笼肉,要了一份辣萝卜丝,以及一份炒饭,并且得了一碗赠汤。

    这次她吃的极满意。

    如果不是不太能吃辣,被辣的出了一身汗,她对这家店的评价,恐怕还要上两分。

    接下来,柴溪也没去乱晃,干脆回到了车边,找了个凳子坐着等。

    车上太闷,她有些难受。

    接近两点的时候,车上一共坐了十一个人。

    距离三十人满载的要求,还差了一半多。

    柴溪闲来无事,数了数座位,一共只有二十三个,所谓的三十个,那得是把走道上都算上凳子才做得到。

    大娘倒也没乱说,两点的时候,上车看了一眼人,发现都是交了钱的,没有谁混上来,就让司机开车了。

    东佛县到市里面,似乎有近道可以走。

    但显然,这种“小本生意”肯定是不愿意的,他们车上人没坐满一半,若是绕到乡间,各处转一圈,说不定就能多载上两个人,乘客不满意也没办法,独家生意,就这么一趟车。相反从市里面回来的时候,因为不用再到处揽生意,倒是走的比较快。

    今天不知道怎么的,上车没多久,天色就晦暗下来,下起了瓢泼的大雨。

    离了东佛县,放着好好地正道不走,在那乡间泥泞的道路上行车,绝对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儿。

    有人经不住折腾,让司机走大路算了。

    司机没说话,倒是那收钱的大婶冷眼瞥了过来,说:“不愿意坐就下去。”

    这么一来,人群也就沉默了下来。

    柴溪之前晃得狠了,这会相比以前,倒是小巫见大巫,她坐在后排,开了一条窗户缝隙透气。

    只是这大雨下着,一阵凉意,旁边的人喊冷,柴溪就把窗户关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结束。

    旁边那个人打了个哆嗦,说:“我说美女啊,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了,冷死了。”

    柴溪说:“我关了啊。”

    对方凑近过来,发现确实关了,才讪讪一笑,说:“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冷了,我以为你没关。”

    这话引发了车中之人的共鸣。

    他们纷纷抱怨起来。

    “没想到下这么大的雨。”

    “早知道出门就加件衣服了。”

    “确实好冷啊,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也是,你们冷吗?”

    柴溪没有感觉到冷意。

    作为法器,随身的葫芦一直保护着她。

    柴溪看向腰间,猛然惊醒。

    “有古怪!”

    伴着大雨,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竟然没有引起她的察觉。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