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因为保定府所起的波澜, 让整个大齐都处在了动荡之中,不过其他这些地方都有专门官员管理,倒是不干顾启珪什么事儿的, 单是保定府一案陆陆续续的就占了他三个月的时间, 因为这些顾启珪连他儿子的满月酒都没来得及赶回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这其中产生的一个对顾启珪来说并不太美丽的后遗症, 那就是顾启珪遭到了报应,他从他二姐夫那里抢来了给外甥取名权, 嗯, 他这边的却被自家亲爹抢走了,你说这往哪说理去,果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顾启珪他们一直忙了三个多月,保定府这边才算是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清算,最后保定府这边儿几乎每个官位都是空缺, 为此, 顾启珪又奉命在保定处理地方日常事务, 回京的日期又一次延迟。

    其实不仅顾启珪,为了解决保定府官职空缺的情况, 沐澈还把京城那边闲职官员派来了不少,分散到各个职位上,不管怎么说都得让保定府正常运行不是,之中就包括顾启珪之前看不大惯的刘坤, 嗯, 虽然别的不说, 但是刘坤的做事态度和能力还是没话说的, 反正表面上看起来是积极上进的很。

    彼时,顾启珪已经来了保定近半年,可以说在这一溜儿的京官中,他对保定是熟悉的紧,其他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作为顾启珪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处在刚刚经过动荡的府郡,想做的能操作的事不少,能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身手,主要上面没人管着,下面无人不听令,说一句算一句,效率上自然是没话说。

    总之,在顾启珪他们的努力之下,保定府恢复的足够快就是了。

    保定府的复兴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他府郡就没有保定府这样的情况了,就是有也没有这边闹的大,起码整个府郡的官员被连根拔起的情况再没有了。

    在这之前,北境那边是捷报频传,虽说之间有过一段相持的阶段,但是北境军后劲十足,最后结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果然保定府一案结案不久,北境那里传来捷报,大将军安珏然率北境军深入敌军内部,手刃敌将扎布耶的首级,罗国正式投降,北境战事正式告一段落。

    此战报传到京城,圣心大悦,下令大赦天下,择日免赋税三年,休养生息。

    这旨意一出,天下百姓直呼‘吾皇万岁’,纷纷跪倒谢恩,场面甚是惊人。

    不过北境军却没有立刻班师回朝,为了绝后患,安珏然现在正在和罗国洽谈,总之就是让他们割地赔款,为他们这次冲动的挑衅付出代价。

    此事已成定局,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沐澈在礼部的再三劝诫之下,正式举行登记大殿,改国号为庆隆,自此开始了大齐新盛世之旅。

    庆隆二年春,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顾启珪终于是回到了京城,保定府一案顾启珪是从头跟到尾,一直到现在保定府情况已经好转很多都没有少他的身影,这其中的功劳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是要重赏的,于是这才不到一年,顾启珪再次晋升,哈un大哥亲自下令着顾启珪升任正四品的户部侍郎,成为顾府第二个入驻户部的成员。

    侍郎一职是尚书的副手,户部尚书主要掌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现在这个职务还是顾国安在任,而户部侍郎则掌管稽核版籍、赋役征收征等会计、统计工作,现在这些就要由顾启珪接任了。

    朝中官员,自然纷纷上表此行为不合规矩,哪有两父子同时户部任职的道理,而且顾启珪说到底现在才及冠三年不到,也太年轻了,处在这样位置之上能行吗,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打压顾府的意向。

    “臣以为顾子玠太过年轻,身居高位恐怕不妥,还望圣上三思。”有官员上表。

    “臣附议。”“臣亦附议。”

    一时间,朝臣中出现了一批附议官员。

    “朕听圣人□□,‘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却从来没听过那个皇帝因为臣子年纪小就忽略他的功劳的,按照顾子玠这段时间的作为,朕觉得就是连升三级也是使得的,”沐澈说的很慢,言下之意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是他悠着的结果了。

    “圣上,自古英雄出少年,微臣们自然知道顾大人少年英才,但是现在父子两人皆在户部,恐怕与礼不合。”有官员从礼法角度上表,想请沐澈收回成命。

    沐澈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淡淡看了一眼底下的朝臣,“众位卿家都是这样想的?还有多少附议此事的?”

    刚刚沐澈的迟疑让另外一部分官员以为这是抓着软肋了,又出现了几个应声的,“臣附议。”

    有一就有二,一个‘臣附议’出来,很多‘臣附议’就要都出来了。

    沐澈看着他们表演情景剧,现在整个朝堂之上最安静的就是他们讨论的主人公了,顾国安和顾启珪安静如斯站在那里,不管其他官员说什么,都不搭话。

    看众位朝臣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沐澈整以暇接的说道:“顾阁老之前上表请求辞官,朕压下来了,毕竟当时诸事待兴,朝中正是用人的时候,朕自然不能让栋梁之臣躲清闲。现在诸事已经告一段落,日前顾阁老重新上表,朕已经允了,圣旨已经拟好。自此,顾阁老保留爵位称伯,朝中事务做好交接之后,就正式离朝。”

    此话一出,满朝安静,之前顾国安说起过这个事情但是新皇没有受理,他们以为这事儿已经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们呢。这下子他们是想说什么也没得说来了,现在礼法这边没有破绽,其他方面又被堵回来了,自然只能忍着接受这个事实,总之,顾启珪的事情终究是尘埃落定了。

    这事儿一出,整个朝堂再也不能忽视顾府,照这样的速度,等顾启珪而立之年的时候,仕途上指定是已经不可估量的,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

    庆隆二年秋,北境战事正式告一段落,罗国与大齐握手言和,割地赔款是一样不落的应了。现在的情况是,就是罗国自现在安稳下来,开始奋发上进,要想养出一支能与大齐对战的军队也得用上几十年了,更不用说现在罗国内部现在是一团乱,这期限还有的说呢。

    接下来,安珏然率旧部正式班师回朝,为感念他为护国做出的贡献,皇帝沐澈亲迎至城门口,尽显恩宠。对于此举,世人皆说沐澈这是关怀有功将领,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知情人知道沐澈真的是感谢,他终于能放下心里的石头,那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扎布耶,终究是倒下了,而且是再也起不来了。

    对安珏然,当然是重赏,皇帝以安珏然从龙有功,守护北境边防为由,特封安珏然为禁卫统领,并协理京城城防,这两股互不干扰的势力,终于合流。一时间,安珏然在京城的地位是水涨船高,家里的门槛,隔不了几日就得换上一次。

    庆隆二年冬,顾国安顾阁老正式辞官,自此顾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顾启珪的身上。此后,顾国安为了不留遗憾,开始带着自家夫人满处走走,时常还去京郊和陈恪曲氏聚聚,小酌几杯,比起在朝期间,他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更多了一份闲适。

    也是同年,顾雍和顾国安同时上表,请封传承人,自此顾家大房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分成了两房,长子承祖传爵位,幼子承新爵位。自此,虽然顾启陵父母具在,但是因为他以后要直接从祖父那里接手他们家传爵位,也算是承重孙了。

    庆隆八年春,经过这几年,整个大齐在新皇沐澈的带领之下,铮铮向荣,百姓富足,边关安定,总之比之前的慌乱,这时候的大齐算是歌舞升平了。

    这一年,顾启珪正值而立年,也是在这一年顾启珪升任户部尚书,成功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位高权重,他夫人陆呦被封一品诰命,这个以庶出身份爬到这个位子上的女人,成为女子中的传奇人物。

    而安珏然因为又在南靖立功,被封一等骠骑大将军,成为了大齐最年轻的统领,手握大齐十万大军,威震周边。

    时值春夏交接时分,慈恩山后山,两个男子正站在那里,一个身着灰蓝外衫,风姿卓越,一个身着淡黄袍衫,气质高贵。

    “四爷不准备把二爷迁往皇陵?”灰蓝外衫男子问道。

    “他不会喜欢那里的,那边都是些他不喜欢的人,就算是他已经放下成见,朕也不能,在这边就很好。”

    “圣上明见。”

    没错,现在现在这里的就是沐澈和顾启珪。之后他们就没有话说了,春风袭来,两人衣衫飘飘,自有一番风流飘逸。

    离开的时候,两人各分两路,顾启珪看了看沐澈坐着的马车笑了笑。沐澈登基之后,尤其是在心愿达成的那年,在这里狠狠的发了一次酒疯,回到宫中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之后的几年来这里就是说说话,再也没有酗过酒水了,这让顾启珪觉得自己来这边已经没有了作用,他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就过来看看,但是尽量不会和沐澈碰头了。君臣君臣,实在是微妙的关系。

    顾启珪回到府里的时候,陆呦已经起身,对于自家夫君每年这天都会出去她已然习惯,所以已经准备好了早膳等着。

    “回来了?”听见动静,陆呦回头笑着说。

    顾启珪点了点头,“嗯。”不自觉间唇角也勾了起来。

    短短两句话,温情自在其中。

    ===正文完===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