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心只读圣贤书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阿峰敬佩的说道:“这般用功,日后一定能成材。二少你看他穿着太学的衣服,是太学的学生郑云飞。”

    冯昭昭听见青柠二人也夸这人读书用心,无语片刻说道:“你们难道不觉得,姓郑的是书呆子吗?再热爱学习,也得看路呀,万一下次走进河里怎么办,读书人不会游泳。”

    阿峰挠挠头傻笑,他不敢说读书人的不是,郑云飞的举止是有点儿呆。

    守城的士兵乐的哈哈大笑,周立新看着郑云飞,好笑的说道:“郑秀才你买的鸡蛋呢,你出城不是去王家庄买鸡蛋,怎么空着手回来,你的篮子呢?”

    郑云飞看看左右,懊恼的说道:“糟了,我把篮子丢了,忘了买鸡蛋的事。”

    周立新摇摇头说道:“你在街上记得买鸡蛋再回家,要不然你爹又该训斥你。”

    想到郑云飞那位满脸横肉,一身彪悍气质的屠夫老爹,周立新忍不住怀疑郑云飞,是不是郑屠夫的儿子。父子俩的脾气性格相差十万八千里,不像一家人。

    听到二人对话的冯昭昭,摇头上了马车,还是秀才公呢,光会考试有什么用,买篮子鸡蛋都做不到。这种书呆子,日后有幸做官也走不远,脑子不灵活很难融入官场。

    没空找周立新辩论,冯昭昭坐在马车里打哈欠,天不亮起来真让人发困,打算回到国公府好好睡一觉。

    赶车的阿峰,停下马车无语的看着,撞马身上的郑秀才,和气的劝说道:“郑秀才你怎么还捧着书看,没有买到鸡蛋,你娘会生气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你别一直看书。”

    郑秀才回过神,拱手行礼说抱歉,不好意思的说道:“敢问这位兄台,可知卖鸡蛋的摊位在哪里?”

    阿峰不敢相信的说道:“不会吧,你爹不是在东街开肉摊,附近就有卖鸡蛋的小贩。你不会没有去过东街吧,莫非不知道自家的摊位在哪里。”

    郑云飞点点头,他平时很少出门,爹娘也惯着他由他的性子来。这次若不是爷爷要求他出城买鸡蛋,他不乐意出门。

    阿峰看看郑云飞一身书生气,不想夸他读书用功,指指路口说道:“东街在那边,郑秀才你走路当心点儿。”

    车内的冯昭昭,好笑的说道:“你们看什么,是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中秀才证明他有学识,可惜生活呀光有学识还不够。日后谁嫁给郑秀才,一定会很辛苦。”

    青柠好奇的说道:“小姐为什么这般看低郑秀才,他有小神童的名号,十几岁考中秀才当时很轰动。他在太学府深的先生们器重,都在传他是未来的大学者。”

    冯昭昭笑着说道:“你们看他的举止,心思都在读书上,日后有了妻子,只怕妻子在他眼中,也没看书重要。家务事丢给妻子操劳,亲友来往也丢给妻子,孩子父母全丢给妻子照顾。他呢,握着一卷书慢悠悠的看,生活上的事情一概不懂,怎么能体恤妻子的苦。”

    青柠搓搓胳膊,开口说道:“我是不愿嫁给这样的书呆子,天天抱着书,瞧着还没马少爷机灵。”

    冯昭昭笑着说道:“马明辉不傻很聪明,就是话少了点儿。劈材挑水的粗活马明辉都会做,有挣钱的心思,知道柴米油盐什么价。你们俩日后找相公,别找不懂俗事的读书人,什么都不会光会读书,养不起妻儿老小。”

    死读书的读书人,冯昭昭不喜这类人,觉得他们还不如做苦力的糙汉。糙汉知道体谅妻子,知道疼孩子。

    青屏认同二小姐的话,听说郑秀才分不清韭菜和麦苗,一看就是书呆子的典型代表。

    郑屠夫家在东街附近的胡同里,今天没出摊,坐在院中等儿子回来。

    不知老爹为什么出主意让云飞出城,对待秀才儿子,郑屠夫心里很满意,儿子是读书人他脸上也有光。

    郑孔氏是位秀丽的妇人,坐在丈夫身边,不安的说道:“云飞很少出城,能找到王家庄吗?”

    郑屠夫安慰妻子说道:“你别把儿子当作三岁小儿,咱儿子聪明着呢,不聪明怎么考中秀才。王家庄不远,不认路可以问路人。”

    郑老头握着酒葫芦喝酒,看着儿子说道:“若是云飞,买不来鸡蛋呢?”

    郑屠夫肯定的说道:“怎么可能?小石头他们都能做到的事情,云飞怎么做不到。”

    郑云飞慢悠悠的回家,看到家人都在,走上前放下篮子,乖巧的说道:“爷爷我把鸡蛋买来了,比你说的价钱便宜。”

    郑老头苦恼的揉揉太阳穴,看着傻眼的儿子儿媳,冷哼一声说道:“瞧瞧你们教的好儿子,连鸡蛋都不认识,说出去要让街坊四邻笑掉大牙。”

    郑屠夫看看竹筐中的鹌鹑蛋,跟妻子对视一眼,此刻不再为儿子喜欢读书感到高兴,怎么感觉孩子读书读傻了。

    冯昭昭在国公府补完觉,听来福说八卦事,听完笑着说道:“让我说对了,这个郑秀才呀,就是书呆子。把鹌鹑蛋当做鸡蛋,看来他很少关心周围的事物。鸡蛋都不认识,让人难以想象,郑家该醒悟喽。”

    冯昭昭认为书呆子对社会,家庭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记。知道封建社会对读书人十分器重,普通人家出个读书人,靠全家供着,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来福你消息灵通,你说郑秀才在家是不是啥都不做,还没咱们钱少爷能干。”

    被冯昭昭夸奖的钱富贵,乐呵的挺直腰板,自认为他比郑秀才中用,他现在还会做买卖呢。

    来福点点头,开口说道:“郑屠夫的娘子,瞧着是个有学识的妇人,她教导儿子启蒙。郑秀才长大后专心读书,什么活都不用做,郑屠夫夫妻俩勤快,把一切打理好。”

    冯昭昭感叹的说道:“这对夫妻俩期盼儿子成材是好心,可是孩子没有自立能力,日后如何生存呢。不通人情世故,往后的日子很难,我见过的书呆子,最终都被众人遗忘。”

    钱富贵庆幸的说道:“还好我钱某人不爱读书,我拿起书本翻两页就头疼。”

    冯昭昭吐槽的说道:“郑秀才因为爱读书什么都不会,钱少爷你不爱读书,来国公府借住之前,一样什么都不会,需要下人照顾。这些年都干什么了?继续以往的享福日子,你将一事无成呀。”

    钱富贵心虚的傻笑,富家公子哥消磨时间的方法多,现在回想过去的日子,果真是平淡日子消磨斗志。

    来福抓起一把瓜子,继续八卦说道:“咱们继续说郑秀才一家,你们别看郑屠夫长的凶神恶煞,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呢,为人很有爱心。我见过郑屠夫给街上的小乞儿买糕点,他还会送衣物给乞丐。”

    来福的话冯昭昭信,喝口茶润润嗓子,赞叹不已的说道:“人不可貌相,没想到郑屠夫凶巴巴的外表下,掩盖着一颗善良的心。日后咱们见了郑屠夫客气点儿,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京城的达官贵人多,没几人在意乞丐的死活。”

    乞丐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还不如乡下的贫苦老百姓活的好,冯昭昭对他们抱以同情心。

    青柠接话说道:“二少说得对,之前我去东街买糕点,路过猪肉摊脚步匆匆,不敢看郑屠夫,觉得他面相凶恶。这种想法真不应该,不能以貌取人。”

    冯昭昭递给青柠一把干果,表扬说道:“小柠有觉悟,一个人的善恶,不能靠外貌分辨。”

    戚寒时带着阿七来到小院,瞧见树下坐着几人在闲聊。冯昭昭这个主子没架子,爱跟下人打成一片。

    冯昭昭招招手说道:“兰大哥快来坐下聊天,海味卖完了下午不用摆摊。我们在聊书呆子郑秀才,他呀五谷不分。”

    戚寒时听完郑秀才的搞笑事,哭笑不得的说道:“难道他没吃过水煮蛋,怎么不认识鸡蛋。”

    来福乐呵的说道:“我估计他吃的水煮蛋,是剥了皮切好的。郑家只有他一个独子,自然宠着他。”

    戚寒时端起茶杯喝茶,听见几人谈起好心肠的郑屠夫,勾起嘴角笑着说道:“别的我不知,我倒知道这郑屠夫,运气是十分的好。娶了书香门第的妻子,儿子读书悟性高,没让他操心过。”

    冯昭昭几人很是惊讶,郑屠夫家世平平,职业是不起眼的屠夫,娶书香门第的妻子怎么可能。

    “兰大哥你在开玩笑吧,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嫁给屠夫。”

    来福几人不信戚寒时的话,来福直言说道:“我见过郑孔氏,她比普通妇人模样清秀,会帮丈夫做买卖。书香门第的贵小姐,一个比一个清高。”

    冯昭昭看着来福说道:“等会儿,你说郑屠夫的妻子姓孔?京城姓孔的人家不多,这个姓一听就很有文化。”

    冯昭昭对孔姓不陌生,孔子那可是圣人一般的人物。沾他老人家的光,后人得福泽庇护,成为书香门第的大家族。

    各种中,孔姓是大姓,姓孔的都是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