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夜探皇宫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待二少交了人参后,可以大肆帮我的好侄儿宣传,本王想晓得,有没有俊杰敢夜探皇宫。”

    阿七一听换上笑脸,赞赏的说道:“王爷你的主见妙啊,这株人参是属下见过最接近人形的老参,定然可以引得有数俊杰来京城。”

    冯召召怕耽搁了闲事夜长梦多,不晓得临沂王的小算计,带着护卫下山直奔皇宫。

    白腾目击了二少高风亮节的豪气,气呼呼的去找师兄,告状说道:“二少不把我们当做本人人,那个王老头在山上发现老参,该把人参交给白玉观。”

    弯腰搬砖的五味一听人参有小儿胳膊那么大,瞪大眼睛说道:“如此好东西,二少要献给皇上,真是个聪明又胆怯的人。师弟莫要给二少惹麻烦,你想要人参,日后本人去取,宫里的东西你拿的还少吗。”

    白腾一听消了气,笑着说道:“师兄说的对,我不会处置人参,糟蹋人参多不好,交给太医院的那帮老头处置。二少好意献人参,我倒要看看皇上会恩赐什么。”

    冯召召提着竹篮,外面放着人参,急匆匆的奔到皇宫。

    一路晒太阳终于进了御书房,冯召召热的满头大汗,擦擦汗行礼说道:“皇上请赎小民无礼,大热天秦某来献宝,心里焦急呢,生怕半路有刺客跳出来抢我的宝贝。”

    戚宣丢下手中修改奏折的朱笔,擦擦手看向小脸通红的秦二少,和气的说道:“爱卿快起身,来人赐座。听说二少大清早去青风山帮助,可是在山上遇见了什么宝贝。方才朕的锦衣卫回来,给朕讲了个小故事。”

    冯召召傻笑,装傻说道:“皇上莫怪,当我是随口一说。篮子里装着的东西,才是我这次进宫的目的,失掉它,我第一个想到的人是皇上你呀。”

    冯召召真实的想法是,小人参可以炖鸡汤,年份超乎想象的老人参,放在府上宛如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她得顾全大局,不能为了人参让国公府倒运。

    夏公公看向皇上,见皇上摇头得志,走上前接过篮子,掀开蓝布一看诧异的叫出声。

    “天呢,咱家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参,真像人。”

    夏公公这种孤陋寡闻的人物,都被篮子里的人参惊到,这让戚宣心里很猎奇。

    篮子放在书桌上,戚宣细心端详这株人参,觉得话本里关于人参的传言有能够是真的。他身为帝王对人参不生疏,眼前的这株人参从未见过。

    想到道人手腕多,戚宣随手撇下一小截参须,放在口中细细咀嚼,不一会儿鼻尖下冒出鼻血。

    夏公公吓一跳,被皇上的大胆举动震惊到,回过神赶忙把手绢递上。

    冯召召看见皇上狼狈的容貌,在心里偷着乐,外表上装作惊喜的容貌,开心的说道:“老参的药性果真霸道,皇上身强力壮嚼几口人参受不住,当真是好东西。小民一路提着篮子来,人参什么味都不晓得。”

    好在御书房内没有外人,皇上的老练举动无外人看到,戚宣擦洁净鼻血,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可以一定这株人参是真的,二少来献宝献的是瑰宝。

    “二少可是懊悔了?进了皇宫的东西,想拿出去可不容易。”

    冯召召挠挠头一副憨憨的容貌,讨好的说道:“人参是王家庄的赤脚大夫寻得,皇上你该恩赐他。秦某当个中间人献人参,求皇上大发慈悲,赏小民几根人参须吧。”

    冯召召苦着脸诉苦,启齿就说秦扶柳体弱多病,需求药材的滋养。人参药性平和是大自然的恩赐,用来滋补身体最合适不过。

    戚宣心境不错,瞧二少顺眼了几分,多么难得有人得了人参献给他。

    “二少过去说话,比起那爱板着脸的秦术,朕乐意与你说话。发现人参的大夫朕会恩赐,二少你的要求复杂,朕会满足你。”

    冯召召胆子大,走到书桌前,瞧见夏公公提着篮子分开,眼巴巴的瞅着。

    戚宣敲敲桌面让二少回神,抽出一本奏折笑着说道:“二少你看看,这是弹劾你的奏折,出自史部冯尚书之手。不愧是作文章的大才,奏折写的引人入胜。”

    冯召召翻开奏折随意瞄了几眼,一脸为难的说道:“皇上这下面写了什么?这个冯尚书太过分,我没吃他家一粒米,真会多管闲事。他定是妒忌秦将军多了我这个好儿子,心里羡慕的紧,才多次弹劾我。”

    戚宣失笑,摇摇头好笑的说道:“你呀当真有自信,朕怎样听说貌似秦将军不怎么待见你。可是二少你来京城后没去冯府访问,让尚书不满了。”

    冯召召耷拉着肩膀,认怂的说道:“我在北方就听说,冯尚书是个耿直博学的人,我真才实学惧怕遇见学问深的晚辈。皇上你不晓得呀,六爷和大哥学问高,在府上都不爱搭理我,由于他们说的大道理,我基本听不懂。”

    没见过老实的学渣自白,戚宣被逗的哈哈大笑,同情的说道:“二少这回你知晓读书的益处了吧,六爷跟秦术都是有名的佳人,你也该努力求学,不如朕下旨让你入太学。”

    冯召召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心惊胆战的说道:“皇上饶了小民吧,礼记上的字我都认不全,怎样敢入太学。”

    该学的知识,冯召召前世都曾经学够了。说实话圣贤书她不爱看,深邃的学问不想探究,只想在人世潇洒走一回。

    秦二少对太学避之不及的态度,让戚宣很诧异。多少年郎做梦想进太学,遨游在知识的陆地了,二少的表现很不同。

    “二少你在北方没有先生教诲吗,晚辈应该注重你读书。”

    看六爷和秦术就晓得,秦家越来越注重对子嗣的教导,文武双全的秦术是秦家人的自豪。

    冯召召一瘪嘴,抬头踢踢绣花的地毯,埋怨的说道:“我的身世想必皇上你已知晓,我不是嫡出的小辈,如何能失掉重用。我在北方小镇生长,小中央的读书人没几个。我体弱不能出远门,求学一事就耽误了。”

    冯召召擦擦眼角,一副冤枉的容貌,“唉,都是老国公的错,为何不娶了奶奶,让我早早搬到京城。我若是早启蒙,这会儿说不定曾经中举了。”

    戚宣不多提读书的事,发现二少非常有自信,说话很直白不惹人讨厌。

    合上奏折,戚宣伪装不经意的说道:“史部官员的职责就是督察百官,冯尚书多次上奏,许是看重你。”

    冯召召不孤负皇上的等待,跺跺脚说道:“欺人太甚,我一个不幸来京城认祖归宗的少年郎,又不是官员冯尚书凭什么弹劾我。亏他还是我的姑父呢,我晓得了,他定然称心大哥,瞧不上我真可气。”

    戚宣见二少气呼呼的容貌,觉得二少没说错,冯尚书为人直瞧不起败家子。这样正好,戚宣不希望国公府和尚书府走得近,一文一武两家人,坚持间隔最好。

    “二少莫生气,喝杯茶消消气,尝尝宫里的春茶。”

    冯召召捧起茶杯喝茶,喝一口沉醉在茶叶的芬芳里,厚脸皮的说道:“宫里的茶真好喝,皇上有多余的茶叶,不如赏给小民吧。”

    夏公公回来的快,递给冯召召一个雕花木盒,外面放着几根长长的参须。

    冯召召跟皇上告辞,不想多跟言外之意的帝王打交道,太费脑筋。背着包裹,冯召召乐呵呵的分开。

    戚宣背着手站在御书房门口,想到二少大字不识几个,感慨的说道:“秦家出了很多才俊,为何二少一听见读书吓得腿软。二少献人参有功,朕计划送二少入太学。”

    夏公公笑眯眯的说道:“老奴猜二少的性情随了奶奶,那位女侠胆子大为人不拘小节,明知国私有家室偏偏黏上去,不是什么正经人。”

    戚宣笑着说道:“这样也好,秦家哪里能代代出人才,好事儿总不能全落到秦家。”

    冯召召懒得走路,雇了辆奢华的马车,躺在马车里懒洋洋的回国公府。

    山上的一行人,由于二少进宫献人参,早早的回府。

    瞧见冯召召回家,高衙内小跑到门口,启齿讯问说道:“皇上给了什么恩赐,那么大一株人参人间稀有,皇上有没有赏你一个官职。”

    冯召召挑眉说道:“吾王小气赏我入太学,小爷我是什么人,一口拒绝了,宁可要几根人参须也不想进太学。”

    钱成成跟马明辉凑过去,加上一个学习差的高衙内,三位摸不到太学门槛的少年郎,此刻用妒忌的眼神盯着二少。不必考试进太学,也就皇帝有那么大的面子当推荐人。

    管家不觉得惋惜,二小姐怎样能进太学呢,太学读书幸苦,不如待在家里。

    接过木盒,管家乐呵呵的说道:“我这就去找大夫,把参须处置了,小心的珍藏好。”

    冯召召摆摆手说道:“鲜人参的效果好,不必当藏品摆着,交给胖厨师炖鸡汤吧,让府上的人滋补身体。”

    高衙内一听快乐的拍手,奉承的说道:“二少你做事大气,小弟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