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关西新客 1122 志守天下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李泰听到广平公这么说顿时便是一愣,而当其视线落在元赞两手托举过头顶的玉玺时,又不免有片刻的失神。

    西魏的皇帝玉玺传承自北魏,是孝武帝西奔时带入到关中来的,并不是传承自秦朝的传国玉玺。但由于李泰本身也并没有见过传国玉玺,倒是不怎么能够体会眼前这玉玺所欠缺的那种浓厚的历史传承意味,真正给他带来失神与震撼的,还是这玉玺本身所代表的在西魏政权中那至高无上的权位。

    在经过片刻的失神之后,李泰连忙闪身避开,从一侧将元赞搀扶起来并且开口说道:“广平公切勿如此,快快请起。我今奉命讨贼罚罪,本就是顺应天人的份内之事,陛下授我以节钺,我自当报之以大捷。然而如今大功未竟、顽贼仍存,公今奉玺来迎,实在愧不敢当。”

    元赞自知这样的事情总是免不了要推辞一番,因此仍然跪地不起,再作进献与劝告,然而李泰却并非故意的推脱作态,眼见元赞只是不起,只能两手接过玉玺又将之重新放入锦盒中封存起来。

    “公等既然需要奉行使命,玉玺便且收于此,来日我再奉还陛下。事止于此,勿作外泄!”

    在将玉玺重新封存起来之后,李泰又望着帐内几人正色说道。

    元赞等人看到这一幕,也才确定唐公的确是没有挟此大胜之势归来操作禅代的打算,起码现在并没有,于是也都连忙恭声应是,表示一定会对此事进行保密。

    李泰奋斗多年,当然不是为了中兴大魏,今次皇帝派遣广平公奉玺来迎,也说明其人早已经认清并接受元魏天命已经不复存在的事实,如今所希望的仅仅只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完成政权的和平更替过渡,也给自己争取一个好一点的结局。

    但是现在对李泰而言却并不是什么好时机,倒不是因为他执着于灭国之功、非要营造一个众望所归的氛围,而是因为现在有着更加重要的事情。

    禅让登基可不仅只是披上黄袍、登基称帝那么简单,还有许多配套的事情要同时进行。他自己进步了,部下们当然也要鸡犬升天,一些前朝遗老也需要加以安抚,各种政治势力都要再次进行磨合与调整,更不要说还有新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

    这一系列的事情进行下来,没有一两年的时间很难理顺,即便是每件事都有专人去进行处理,但诸多事情同时运行起来,势必会影响到在军事方面的各种投入,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外的扩张能力与战事节奏。

    须知眼下北齐内部正处于一个高度敏感紧张的状态,随时都有可能爆雷,李泰正需要集中精神与力量,随时准备应对突然所涌现出来的机会。他甚至连主力人马都没有撤回,只是放在河东休整,就是准备随时再重新开始军事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不可能分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搞禅让,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半场开香槟,一旦因此错过了针对北齐内乱的干涉,使得北齐缓过来,接下来再想攻灭北齐无疑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成本。

    不过李泰倒也能够理解皇帝的急迫心情,无论彼此间存在着多高的默契度都好,每天都在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这种滋味实在不好。

    尤其是自南北朝以来,凡所改朝换代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完成,前朝的皇帝都鲜有得到善终者,皇帝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表现的顺从一些,从而让李泰没有要对他痛下杀手、斩草除根的理由。

    为免这一次的奉玺来迎给外界传递出什么有悖时宜的信息,李泰并不打算对外宣扬,接下来一行人便离开龙门渡口,直向同州上阳宫而去。

    返回上阳宫之后,李泰当即便安排舅舅卢叔虎带着玉玺前往长安入朝觐见皇帝、归还玉玺,稍慰其怀并进奏皇帝自己数日后便入朝详细奏告此番出征的战果。

    交待完这些事情之后,李泰才又连忙返回内府、换了一身居家时服然后便入拜父母。

    因为要留守照顾父亲,李泰的两个弟弟都没有来得及前往龙门渡口相迎,此时见到他匆匆入府,便都连忙迎上前去:“阿兄总算回来了,阿耶、阿耶的情况很是不好……”

    李泰听到这话后,脸色更是一沉,直接迈步走入堂中,见到姚僧垣等几位当世名医都在堂中,或是翻看医书、或是制弄汤剂,各自神情都有些疲惫,可见这段时间为了给李晓治病续命也是消耗了不小的精力。

    李泰摆手示意起身见礼的众人不必多礼,先悄悄走入内室中,见到帷内父亲身形瘦削、神情憔悴的正自于榻上昏睡,他鼻中不由得一酸,床前侍立片刻不见父亲醒来,这才又慢慢退了出来。

    “这些日子,有劳诸位照顾家父病体。”

    回到外堂之后,李泰先向众人欠身致意,然后又望着姚僧垣说道:“家父如今状况,真的是已经药石无功了吗?”

    “仁略公当下体中并非暴疾所摧,而是血气自然的衰竭,虽然补血益气或可延续一时,但病体如此,真能获得的补益也是非常的有限。良药亦是大毒,久聚体中而不得宣引,也只是徒增痛楚罢了。”

    姚僧垣固然医术精明,但能够治疗的也只是尚有的救的病症,如李晓这般自然的衰老,哪怕是有着各种珍贵药材进补、实际能够吸收也已经非常有限,只是吊着一口气躺在病榻上继续忍受衰老的身躯所来带来的病痛折磨。

    李泰听到这话后,眼眶霎时间便是一热,他背过身去深吸了一口气,忍住噙在眼眶中的泪水,接着便摆手几位医师暂时退出休息,同时又望着两个弟弟说道:“这段时间,你两个榻前侍药,想必也辛苦,且先归舍休息吧,今夜我留此侍奉阿耶。”

    “阿兄,我们不累。反倒是阿兄你征途凶险疲惫,如今平安归来,不如小憩片刻,阿耶醒后我再告阿兄。”

    老三李奥听到这话后便摆手说道,老二李超倒是很能体会李泰因为父亲重病而自己又没能在身边侍奉的愧疚感,没有多作劝说,只是着员更换了一下侧堂的铺卧衾被,示意李泰可以暂去休息一下。

    李泰也的确是有些疲惫,于是便转去侧室和衣而眠。不多久,内宅家眷们入此来见,因见李泰已经睡去,也就没有多作打扰。

    之前在征程中身体和精神双重的紧绷疲惫,如今终于回到家来,李泰这一觉足足睡了几个时辰,醒来时已经是深夜时分,走出卧室后便见到两个弟弟并一个孩童坐在一起进食。

    这孩童便是李泰的长子江陵乐,见到父亲行入进来,忙不迭放下碗箸起身相迎,并恭声道:“阿耶,儿日间进学归后,阿母着我留此相待。”

    这孩子出生于李泰当年攻取江陵的时候,如今已达总角之年,样貌上也继承了父母优点、清秀可观,性格则就比较笃静,并不轻躁跳脱。

    李泰入前拍拍他肩膀,示意这小子坐回用餐,问向两个兄弟得知父亲一直昏睡没醒,心情又有些沉重,便也闷声草草用过了晚餐。

    晚饭过后,李泰询问了一下儿子课业进度,然后便打发这小子回去休息,又跟两个弟弟讨论了一下家事。人到中年,无论高官显贵还是闾里走卒,都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支柱,也免不了要为一家老小操心不止。

    待到夜中,李泰自己留了下来,让两个弟弟归舍去休息。他走入内室中,靠在父亲榻前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儿耳边突然听到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待到睁开眼,便见父亲正眼神灼灼有光的望着他。

    李晓眼神中还透出一丝茫然,望着榻前的儿子口中则喃喃道:“又是做梦?”

    “不、阿耶,是真的,儿子回来了,大胜而归!”

    李泰忙不迭凑到前方,在侍员的帮助下将软衾垫在父亲身侧并轻声说道。

    “当真、当真是阿磐回来了!我还道又是做梦呢,方才迷迷糊糊,看到许多光影幻觉,有先人折琼枝来贺我,果然我儿凯旋……”

    李晓听到这话,瘦削的脸庞上顿时流露出欣慰的笑容,抓着李泰的胳膊便要向他打听此番征事种种,当听到李泰所讲述的种种战果,他脸上笑容便越发的开朗浓厚。

    只是当听到李泰暂时拒绝了皇帝使人奉玺相迎的用心后,李晓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耶知我儿处事有度,既然这么做必然有你的考量。只是我这一副病体,怕是难能看到我儿身履至尊的风光时刻了。虽然有些遗憾,但家祭来告,也能含笑九泉了……”

    李泰听到这话后,鼻头又是一酸,低下头将前额紧贴在父亲手背上,口中则沉声说道:“阿耶能有此豁达之想,儿亦深感欣慰。人力终究有穷,儿今虽然声振寰宇、执掌大权,但却仍然难能为我父祛病延寿。此事诚可为诫,告诫儿子切勿妄自尊大,需时刻谨记为天下人守财护命!”

    “近世霸府名臣多不善终,大半都因骄狂所致。我儿至今仍能受此谨慎,不只家势当兴,汉家运势亦当兴盛,我更无所忧虑、死而无憾了!”

    听到李泰这么说,李晓又是一脸欣慰的感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