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领导之艺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间”是有危害的。领导者要善于识“间”,善于防“间”,善于用“间”。防“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危害;用“间”的目的是找到对方的弱点,以便为己所用。

    俗话说得好,“洞悉其间”。领导者只有认真研究“间”,防“间”,用“间”,才能趋利避害。

    □闲棋冷子熊向晖秘密作战

    如果领导者身边有“间”,领导者必身受其害;如果善于运用领导者身边的“间”,必将受益无穷。

    熊向晖原名熊汇荃,祖籍安徽风阳。1935年熊向晖16岁时,就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解放先锋队”,几个月后,他秘密加入共产党。

    淞沪会战后,胡宗南急于招兵买马,招贤纳士。虽然当时国合作的形势还算好,但周恩来料定将来蒋介石和胡宗南会掉枪口重新指向共产党,于是他决定提前做好准备,便萌发了一派自己人打入胡部的念头。目前此人可能是“闲棋冷子”,但许有一天会成为“忙棋热子”。

    经过权衡比较,熊向晖最后被选中。几经“考验”,熊向晖终成为胡宗南最信赖的人。

    1938年,周恩来的预言终于得到证实,胡宗南彻底倒向蒋石,配合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蒋介石出于“报答”,提升宗南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周恩来早已布置好的“闲棋冷”熊向晖开始活动了。

    熊向晖猎取到的第一份情报是胡宗南为进攻陕北地区而作战略部署,3个月后熊向晖又截获蒋介石给胡宗南发来的“闪进攻延安”的电报,并将这份重要情报转给了中共中央。

    当时延安的毛**、周恩来收到情报时,胡宗南部所有将要战部队的军、师、旅长等都还不知道,因为胡宗南要求绝对保,他要等部队全部拉往集结地时再下达作战命令。

    不久,由于蒋介石获悉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尚待撤离,因,他密电胡宗南行动推迟3天,熊向晖又将这一情况通知了延。

    正是这几份情报,使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完好无损,使胡宗“拿下”的延安不过是个空壳,这不能不使胡宗南目瞪口呆。

    1947年5月20日,熊向晖离开了曾提拔、重用、信任他的胡南而去了美国。

    胡宗南惨遭失败,更加怀疑自己的部队里有共产党的情报员。他曾经怀疑手下的一个军官有“问题”,一直不重用他,此后来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多年以后,他重返祖国大陆见到熊晖后说:“你忠于共产党,胡送你赴美读书,我忠于国民党,胡说我是共产党。”

    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勤政。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到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国民党“元”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亲切地问:“这不是熊老吗?你也起义了?”熊向晖笑着作了解释。

    顿时,熊向晖看到的是一双双瞪大的眼睛。

    张治中接口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军事上、政治上都远远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对手。”

    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如果说战争是力量的较量,那么政治上就应该首脑们谋略与智慧的较量。周恩来预见国民党会和共产党“翻”,便抢先一步,安插了一个棋子在胡宗南身边,毛**后来评说:“熊向晖的作用抵几个师。”

    政治中的权衡与周旋更加离不开间谍,各国的情报组织也此展开了“用间”与“反间”大战。”

    作为周恩来的“闲棋冷子”,熊向晖秘密作战于敌人心脏多年,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巧用反“间”岳飞大战金人

    有效地反“间”,用“间”,必将受益无穷。

    南宋时候,曹成聚合十余万乌合之众由江西至湖湘,占据、贺二州。皇上命令岳飞代理潭州行政长官,并兼任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交给他金字牌和黄旗,招降曹成。曹成得知岳飞至,便把军队化整为零,分成几路逃走。岳飞来到茶陵,以皇的诏书招降曹成,曹成不肯从命,不得已,改抚为剿。

    岳飞率军进入贺州境内,抓到了一个曹成派出的间谍,岳飞机一动,便把间谍捆绑在自己的军帐之外。岳飞在帐中调遣粮,管事的官吏有意大声说:“军粮已经用尽,怎么办?”岳飞则:“暂时先到茶陵去。”说完装作刚刚看到那个绑着的间谍,便出因泄露军机而后悔莫及的样子,跺着脚走进帐内,暗地里放对间谍的警戒让他逃跑。间谍回去向曹成报告,岳飞将撤军,曹成大喜,决定第二天追击岳飞的军队,岳飞趁曹成无备,率军悄地绕岭而去,天还没亮,就赶到曹成驻军的太平场,攻破曹的兵寨。曹成无奈,只得向岳飞投降。

    公元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河北大名南)封宋朝的投降官刘豫做大齐皇帝,以后刘豫多次配合金人攻打宋军,成为宋军伐的最大障碍。宋将岳飞认为,要想驱逐金兵必须先除去刘。他了解刘豫与金将粘罕狼狈为奸,金国元帅对此十分忌恨,于是就想利用敌人的矛盾铲除刘豫。恰好宋军捉到一个金兀术来的间谍,岳飞便故意将他认作是自己派出去的人员,责问他:“你不是张斌吗?前些日子派你送信给刘豫,要他设法把金兀引诱出来,不料你竟一去不复返。以后我又派人去联系,刘豫经答应到冬天把金兀术引诱到清河,和我共同夹击。你为什不把信送到呢?”间谍怕岳飞杀死他,也就顺水推舟,冒认张。岳飞要他再给刘豫送信,信中叙述谋杀金兀术的事,封成蜡。然后嘱咐间谍说:“我饶恕了你,这回你一定要保守秘密,把送到。”这个间谍以为既保住了性命,又窃得重要情报,好不喜,回到金国,马上把信献给金兀术。金兀术一看,勃然大怒,立即撤消了刘豫的皇帝名号,并把他充军到临潢(今内蒙古自治西林县),宋朝的一个逆敌就这样被除掉了。

    岳飞巧妙用“间”,多次给金人以致命的打击。

    □挑拨离间周瑜智杀曹将

    挑拨离间,是一种用“间”的方法。

    话说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虽然在兵力数量上孙刘两家合来,还是大大少于曹操,但孙刘联军发挥善于水战的特长,在长江水域初战告捷,挫了曹军锐气。

    曹操的北方军队本来不懂水战,为其军事上的短处,便令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在长江中建立水寨,训练水。而张、蔡二人因久居荆州,深知水战奥妙。所以这两个人然成为东吴的心腹之患。当时,在东吴主管军事的是周瑜。

    周瑜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在曹操眼里,他是灭吴的一大障。一天,曹操派部下蒋干,利用与周瑜旧时的交情,以访友名,前往长江对岸敌营,试图劝说周瑜投降,顺便刺探军。

    周瑜正为蔡瑁、张允在提高曹军水战能力而犯愁,得知蒋来访,立即识破来意,顿时计上心来。

    在款待蒋干的宴席上,周瑜解下佩剑说道:“蒋兄是我的同学、好朋友,我们今天只叙友情,不谈打仗,如果有谁敢论与交战有关的事,就用此剑杀了他。”这一来,也堵住了干的嘴,只字不敢提劝降一事。大家只管尽情欢笑饮酒,周也喝得醉意朦胧。

    晚上,蒋干与周瑜同床共寝,蒋干翻来复去睡不着,坐起来,借着灯光看见案头上放着一封信,是蔡瑁、张允写的有反叛曹、投降东吴之心的密信。蒋干回头看时,周瑜正大醉睡,蒋干赶忙把信揣起来,连夜跑回荆州,把信交给曹操。

    曹操看了蒋干带来的信,顿时火起,斩杀了蔡瑁、张允。

    随即,他又发现信是伪造的,他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了。但为时晚。杀了张允、蔡瑁之后,曹军中失去了熟知水战的得力战。这也成了后来曹军赤壁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瑜挑拨离间,终于拔掉了“眼中钉”,为火烧曹营做了准备。

    □以假乱真王允激吕布

    施展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只有造假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会使敌人上当受骗,出现错误。

    东汉末年,宫廷发生宦官与外戚大火并,西京太守董卓乘率领士兵闯进京来,废掉了少帝刘辩,另立九岁的刘协为汉帝。

    自此,董卓就在长安自称太师,汉献帝还要称他“尚父”,其权势之大,不言而知。朝中文武官员谁要是说话不小心,触了他,就要丢了脑袋。朝臣们由于自己的生命朝不保夕,无对董卓恨之入骨,不少人恨不得暗暗地杀掉他。

    有个大臣叫王允,见董卓如此的骄横跋扈,滥施杀戮,而还有篡位之野心,日夜忧心如焚。

    有一晚,王允策杖入后园,想起国事,不禁仰天叹息,暗老泪。忽闻牡丹亭畔有人长叹,其声如莺之戚鸣,便前去看究竟,原来是府中的一名叫貂蝉的歌妓。她从小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纪刚满十六岁,色艺俱佳,王允以亲女看待。今她如此对月嗟叹,以为少女怀春,喝道:“小贱人,是不是私情?为何深夜长叹?”

    貂蝉即跪下答:“贱妾怎敢有私情,不过近来见大人终日眉不展,忧心忡忡,不知所为何事,又不敢动问。刚才又见人仰天长叹,故妾亦因大人嗟叹而嗟叹!”

    王允看立在他跟前的貂蝉貌若天仙,忽地灵机一动,计上来,手中杖子击地脱口而说:“汉家天下成败,全在你手中!”

    貂蝉听了不由一愣,说:“大人何出此言?

    王允试探地问:“有个重任想授与你,不知你肯不肯去完?”

    貂蝉不假思索答道:“妾蒙大人提携,以亲女相待,此虽粉身碎骨亦难报于万一,若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好,不愧为奇女子!跟我到阁中去。”王允说着就急先走花阁中来。

    貂蝉跟王允到了阁中,王允把闲人一概遣出门外,扶貂蝉坐,叩头便拜。貂蝉大惊,急伏地恳问:“大人怎样这般!”

    王允泪流满面说:“你要可怜汉朝江山和老百姓!”

    “我不是说过吗?如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貂蝉重复说遍,跟着亦掉下泪来。

    王允说:“今百姓有倒悬之苦,君臣有垒卵之虞,非你则法拯救。想你亦清楚,贼臣董卓,把持朝政,将欲篡位,朝文武,无计可施。董贼有一义子吕布,骁勇非常,我看此二皆是好色之徒,今欲使用美人计,以你为饵,好从中行事,务要使他们翻脸,叫吕布杀了董卓,这样便可以挽救江山,未你意下如何?”

    貂蝉答:“妾既许大人万死不辞了,永不后悔,若不达成务,即大义不报,愿死于万刀之下!”

    王允大喜,再深深向貂蝉一拜。

    此后,王允便有意识拉拢董卓身边的吕布,常常请吕布到中饮酒聊天,日子久了,吕布觉得王允待他好,感情就渐渐近了。有一天,吕布又在王府饮宴,酒至半酣,王允命叫“女儿”出来敬酒。

    侍婢扶貂蝉出来,吕布色眼一见,惊为天人,问是谁?王答是小女貂蝉,如今将军与我相处如一家人,故教与将军相。貂蝉此时打扮得如天仙一样,分外娇艳,并使出浑身解,献酒献媚,与吕布眉目传情。弄得吕布心飞神荡,很想一把她搂进怀中。

    此时王允诈醉指着貂蝉说:“女儿,将军是当世英雄,你再与将军把盏,多敬将军几杯吧!”

    貂蝉乃坐在王允旁边,与吕布打照面,吕布目不转睛地,入口的是酒,下肚的是醋,此时恨不得把貂蝉整个吞下。

    一会,王允瞪着醉眼,又指着貂蝉对吕布说:“将军,你我最崇拜的英雄,也是最好的朋友。今有一言,冒昧说出,我想将小女送与将军,来个亲上加亲,不如将军肯赏脸否?”

    吕布喜出望外,即刻离座作揖多谢,“若得如此,布当效马之劳”。随即叭嗒一声跪下。“岳父大人在上,请受愚婿一。”

    王允答礼,亲自扶起吕布拜道:“待我选个吉日良辰,便小女到府上。”吕布欢喜无限,偷眼看看未婚妻,貂蝉亦秋送情,把吕布撩拨得如醉如痴。

    席散了,王允对吕布说,本欲留将军住宿,又怕董太师见,亦不敢强留了,吕布才拜谢回去。

    过了几天,王允在朝堂上见了董卓,趁吕布不在,伏地拜:“允欲请太师明天到舍下饮杯酒,未知意下如何?”董卓见徒相请,慨然允诺。

    次日中午,董卓带了百多名侍卫到了王府,簇拥入堂。王让侍卫在堂下分立两旁,然后对董卓极尽巴结,把董卓请入堂。后堂又另一番风光,侍酒的全是美女,或唱或舞,董卓是个见“色”眼开的老色鬼,两眼盯在美人群中,目不暇。

    忽然珠帘一启,众女簇拥出一位绝色美人来,向董卓深深拜,嫣然一笑悄悄送来一个媚眼,逗得董卓如中风一样浑身能动弹,急问:“此女是何人?”王允答:“歌妓貂蝉。”说罢叫貂蝉展玉喉,歌唱一曲,董卓听后连声称妙。

    貂蝉唱罢歌儿向董卓敬酒时,董卓细声问:“你今年几岁?”貂蝉答:“贱妾年正十六岁。”卓抚须大笑,“如此美艳,真神仙中人也。”王允乘机说:“允欲将此女献与太师,未知肯否?”董卓恨不得如此,即答:“如此见惠,何以报答?”王说:“说什么报答。太师肯接纳此女,就是给老夫的脸子!”王允立即命人备车,先将貂蝉送到太师府去,董卓哪里坐得住?吃得下?连忙起身告辞,王允又亲送董卓直到相府辞回。

    王允乘马走到半路,正碰着吕布迎面而来,怒冲冲的一把住王允,厉声问:“司徒既以貂蝉许配于我,今天又为何送太师,是否拿我开玩笑?”王允急止住他说:“这不是说话的方,请到寒舍去。”

    吕布跟王允到家,进入后堂。王允问:“将军何故怪责老?”吕布说:“有人报告说你把貂蝉送入了相府,究竟是何缘?”王允答:“将军,你错怪老夫了,今日太师到来,他对我,听说我把貂蝉许给你,要我趁良辰吉日把小女送去与你成。太师之命老夫怎敢违之。”

    吕布听了,登时谢罪,说一时卤莽,错怪了丈人,改天登门请罪,便匆匆回府去了。

    次日,吕布正准备小登科了,但打听了一下,全无消息,走进中堂去问诸侍妾,侍妾却说:“昨夜太师与新人貂蝉共寝,至今尚未起床呢!”

    吕布大怒,潜入后房窥探。见貂蝉正起身在窗下梳头,她了吕布正在张望,便故意把眉头一锁,装出忧愁样子,且掏手帕抹眼泪。一会,吕布出去了,顷刻又入,那时董卓已坐中堂吃早餐了,见了吕布就问:“外面没发生什么事?”吕布便答道:“没有!”即侍立董卓旁边,偷眼向帘内张望,见貂在帘内若隐若现的,露出半脸,向吕布媚目送情,弄得他魂守舍。董卓见此情景,心中疑惑,挥手叫吕布出去。

    董卓自从宠爱貂蝉之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董卓得小病,貂蝉衣不解带的服侍左右,董卓更加欢喜。

    有一天,吕布入内向董卓问安,董卓正在午睡,貂蝉在床探出头来望吕布,以心指心,又指指董卓,不停地抹眼泪。

    吕布见状,正满怀悲恨难言,适董卓睁开双眼,见床前站着吕,目不转眼的望着床后的貂蝉,即叱骂曰:“畜生!你想调我爱姬!”唤左右将吕布赶出,今后不准入堂,吕布怒恨而。

    后董卓后悔,急赏赐吕布金帛并好言安慰。此时吕布虽身董卓左右,心实贴在貂蝉身上了。

    当董卓上朝议事,吕布执戟相随。董卓在与汉献帝谈话的候,吕布乘机出门,上马回相府,寻着貂蝉,貂蝉说此地谈不便,叫他先到后园的风仪亭去等待。

    吕布等了一会,方见貂蝉翩翩而来,一见面,貂蝉即泣告布:“我虽非王司徒亲女,但自许配将军,觉已偿平生之愿,谁知太师存心不良,将我奸污了,我恨不早死,只因未见将军面,故含垢忍辱,今幸见了将军,死亦无憾了,我身已被,不得再事奉英雄,愿死在君前,以明我志。”说罢即手攀栏,向荷池便跳。吕布慌忙将她抱住,亦泣曰:“我知你心久了,只恨没有机会接近。”貂蝉挣扎,扯住吕布的衣袖说:

    “我今生不能嫁你,只愿来世。”吕布答:“我今生不能以你为,非英雄也。”貂蝉又说:“我已度日如年,望你及早把我救去。”

    吕布忽然想起,迟疑一会,对貂蝉说:“我是偷空出来的,来久了老贼见疑,还是赶快回去好。”貂蝉忙把他的衣袍牵住:“你如此怕老贼,我永无重见天日机会了。”吕布答:“慢想办法吧!”说完提戟欲去。

    貂蝉自怨自艾说:“我在深闺就闻你之名,以为是当今英雄,谁知反受人制,胆小如鼠。”

    说得吕布满脸羞惭,欲行又止,即放下戟,回身把貂蝉抱,顿用好言相慰。两人于是偎偎倚倚、喁喁细语,难舍难。

    却说董卓和献帝在殿上谈话时,回头却不见了吕布,心下疑,即辞别献帝,登车回府,见吕布的马系于府前,问门,答温侯入后堂去了。

    董卓心知有异,喝退左右,单独迳入后堂去,寻人不见,唤貂蝉亦不见,急问侍妾,答曰貂蝉在后园看花。

    董卓步入后园,不看犹可,原来见吕布和貂蝉两人肩搭肩并排坐,浅谈低斟,戟却放在一旁。登时无名火起,大喝一,吕布一惊,回身便走,董卓抢到戟,挺着追赶,吕布走得,董卓肥胖赶不上,将戟向吕布一掷,布把戟拨落在地。董抢戟再赶,吕布却已走出后园了。

    董卓一路赶来,忽一人飞奔前来,和董卓一撞,把董卓撞,这莽夫原来是谋士李儒。

    李儒扶起董卓回书院坐下,董卓问他来做什么?李儒说:

    “适至相府,听说太师盛怒入后园,找寻吕布,因赶步入来,正遇吕布奔出,说太师要杀他。故我赶来劝解,不意误撞恩,死罪死罪。”

    董卓气呼呼说:“此小子居然敢调戏我的爱姬,誓必杀死!”

    李儒连忙说:“恩相差矣,从前楚庄王的绝缨会上,不追调戏爱姬的蒋雄,后被秦兵围困时,得蒋雄死力相救,才免难。今貂蝉不外一名歌妓而已,吕布又是太师的心腹猛将,不如乘此机会把貂蝉赐给他,他必知恩报德,死心追随太师,还请太师三思!”

    这番话说得董卓心动,沉思良久,说:“你言亦是,待我虑一下。”

    李儒辞出,董卓即入后堂,责问貂蝉为何与吕布私通?貂半泣诉说:“妾在后园看花,吕布突至,妾方惊避,他竟说是太师之子,何必相避呢?随提戟赶妾至凤仪亭。妾见其居不良,怕为所辱,想投河自尽,却被这厮抱住,正在生死关,幸得太师赶至,才救了性命。”

    董卓才消了气,安慰一番,问貂蝉:“我想将你赐给吕布,你看怎样!”

    貂蝉大惊,哭着说:“妾身已属贵人,奈何要下赐家奴?

    妾宁肯死也不从!”顺手拿了墙上的宝剑要自刎。董卓慌忙夺,把她抱住说:“我和你开个玩笑,何必认真!”貂蝉即倒在卓怀里,掩面大哭起来,骂“此必李儒之计,他与吕布相,故设此计,不顾太师体面和贱妾性命,妾当生啖其肉。”

    董卓徐徐说:“我怎忍舍弃你。”貂蝉说:“虽然太师怜爱,但此处不宜久居,怕早晚为吕布所害。”董卓说:“我明天带你坞去,离开这里就不怕被暗算了。”貂蝉才收泪拜谢。

    次日,李儒入见董卓,说:“今日良辰,可将貂蝉赐与吕。”

    董卓答:“吕布是我儿子,怎可以赐给,你传我意,我不究过去就是了。”

    李儒说:“请太师留意,不可为女人所惑。”

    董卓即变色答:“你肯把老婆送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多言,言则必斩。”李儒于是惶恐出去。

    董卓带貂蝉回坞之时,百官俱来拜送,貂蝉在车中遥吕布站在人群中,呆眼望着自己,她便作掩面哭泣状,令吕如痴如醉,叹息痛恨。

    忽然背后一人问:“温侯为何不跟太师去?还在遥望叹?”

    吕布回头一看,原来是司徒王允,两人相见后,王允就:“老夫近日身体不适,闭门不出,故久未与将军见面,今师归坞,只得抱病来送行,刚好又得见将军,请问将军何在此长嗟短叹呢?”

    吕布答:“还是为了你的女儿貂蝉!”

    王允佯惊起来,问:“这么久未把小女给将军?”

    吕布怒冲冲答:“老贼自己宠幸久了。”

    王允急了,再问:“真有此事?那太过了,太过了!”

    吕布便将前事一一告诉王允,王允半晌不语,过一会才:“想不到太师竟有此**之行,简直禽兽不如,不如禽!”说完拉着吕布的手说:“且到寒舍商量商量。”

    两人进入王允的密室里,置酒相待,吕布再复述一遍风仪之事。王允作出无可奈何样子,徐徐地说:“这样看来,太已淫我之女夺将军之妻,确太丢脸了,人们耻笑的不是太,实笑将军与我老夫。但老夫已年迈了,无足为奇,只可惜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

    话犹未了,吕布即怒气冲天,拍案大叫起来,王允急忙劝!“老夫失言,将军请息怒。”

    吕布更加大声,暴跳起来说:“誓杀此老贼,雪吾心头之。”

    王允急掩吕布口说:“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

    吕布说:“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王允说:“说的也是,以将军之才,诚非董太师所能限制。”

    吕布忽又沉下气来,自言自语说:“我杀此老贼,诚易如掌,无奈我是他的儿子,以子杀父,怕被人议论。”

    王允微笑说:“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掷戟之时,岂父子之情!”

    吕布豁然开怀说:“非司徒提起,几乎自误,吾意已决了。

    不杀此老贼誓不为人!”

    王允见吕布意志坚决了,乃言及董卓夺权篡国阴谋,晓谕功立业大势,说得吕布频频点头。再歃血盟誓,同心协力为除奸。

    一天,恰好汉献帝生了一病刚刚痊愈,在未央宫会见大。董卓上朝时,为了提防人家暗算,他在朝服里穿上铁甲。

    在乘车进宫的大路两旁,派卫兵密密麻麻排成一条夹道。他还吕布带着长矛在他身后保卫着。经过这样安排,他认为万无失了。

    他哪儿知道王允和吕布早已商量好了。吕布约了几个心腹士扮作卫士混在队伍里,专门在宫门口守着。董卓座车一进门就有人拿起戟向董卓的胸口刺去。但是戟扎在董卓胸前铁上,刺不进去。

    董卓用胳膊一挡,被戟刺伤了手臂。他忍着痛跳下车,叫说:“吕布在哪儿?”

    吕布从车后站出来,说:“奉皇上诏书,讨伐贼臣董卓!”

    董卓见他的干儿子背叛了他,就骂着说:“狗奴才,你敢……”

    他的话还没说完,吕布已经举起长矛,一下子戳穿了董卓喉头。兵士们拥上去,把董卓的头砍了下来。

    汉朝文武大臣见董卓被杀,无不欢呼雀跃;长安的百姓受了董卓的残酷压迫,听到除了奸贼,成群结队跑到大街上唱,跳着。许多人还把自己家里的衣服首饰变卖了,换了酒肉回家大吃一顿,庆祝一番。

    王允用“美人计”虽然胜利了,除掉了恶贯满盈的董卓,人心大快!但是百姓的灾难并没有完,王允厄运也由此而生。

    过了不久,董卓的部将打进长安,杀死王允,赶跑了吕布,长百姓又一次遭到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