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田庄出手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等在门口的苏妈妈看到青舒今日的打扮,满面笑容地道:“小姑娘家家的,就该这样打扮,这样多好看。”

    青舒自然知道苏妈妈在说什么,这是在埋怨她最近总是将头发随便梳一梳对付了事,穿衣也是简单舒服就行,将生病前的好衣裳全部拿去当了压箱底。今日穿的这件鹅黄色的夏衫,料子却是上等的织有暗纹的楚锦,穿出去,既漂亮,又显身份。

    其实青舒本人是不想穿它出去的,但苏妈妈从昨晚开始就念叨,让她今日一定要穿了最好的衣裳出去,省得被人小瞧了古府去。这么一来,青舒便随了苏妈妈一回,将这件对如今的古府现状而言过于招摇的衣裳穿在了身上。

    天空飘着细雨,青舒和青阳坐着马车从古府后门出去,直奔位于东市的如意酒楼。

    雨天的关系,再加上还没到上客人的时间,如意酒楼内清清冷冷的,除了跑堂的伙计和坐堂的掌柜,一楼大厅没有一个客人。

    青舒一行人上门,伙计自是热情地迎上。青舒脸上蒙着轻纱,带着青阳走在正中间,前头有古强,后头有小娟、小鱼和元宝跟随。

    古强对伙计低声说了句什么,伙计忙跑去对掌柜耳语了几句。那掌柜微胖,立刻起身上前,亲自带着青舒一行人来到如意酒楼的二楼最靠里的一个包间,指挥伙计上了茶水和点心,便退了出去。

    须臾,有人来敲他们包间的门,古强出去应付,很快反身回来,“小姐,对方到了,正在拟契约。”

    青舒点头,“你去守着,拟好了你过过目,觉得没什么问题,再拿过来给我过目。”

    古强依言出去,同买家的管家一起在包间门外守着。片刻后,他回来了,递了对方拟出的契约。

    青舒接过,看了看,和先前口头商定的一般无二。

    一万五千两白银买走古家一百五十亩的大田庄和一百亩的小田庄。地里未成熟的庄稼、蔬菜;庄子上的房舍,养的鸡鸭、黄牛及一应农具,全部归买家。两方到衙门过户完毕,买方先去接收一百亩的小田庄,而一百五十亩的大田庄,则在七月十五日接收。大田庄与其佃农的关系今年必须履行完毕,明年的事情自然由买家自己说了算。

    青舒看完,递给青阳看。她觉得,弟弟虽小,却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将来是要支撑起整个古家的人,家里的大事,他有权知道,也应该知道。

    青阳看完,抬头看青舒,“姐姐,大伯会不会生气?”他只知道姐姐这是要和大伯对着干,其中的弯弯绕绕自是不懂。

    青舒将拟出的契约铺在桌面上,“这是爹留给我们的,不是给大伯的。大伯欺负我们,占了我们这些年的便宜,该生气的是我们。从今日起,小阳要记得,见了面可以称他为大伯,但心里要清楚,他只是陌生人,不是我们真正的亲人,以后再不能让他欺负了我们去,同样的,也不能再让他占了我们半个铜板的便宜去。”

    青阳乖巧地答应,“小阳记住了。”

    青舒提起手边准备好的毛笔,沾了沾墨汁,一边慢慢写着名字,一边说,“今日不得已卖田庄,由姐姐签字。他日我们有机会购置田产时,就由小阳签字,小阳就有自己的田产了。”

    青阳认真的听着,看姐姐收了笔,怀着帮姐姐做事的心理,小嘴凑过去呼呼地吹着墨迹。

    青舒眼眶一热,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连她这个后来者都忍不住要疼惜,古叶氏这个亲娘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居然可以视而不见到现在?自古重男轻女,古叶氏不管她可以这么解释,可青阳是男孩子,更是古家唯一可以传香火的男丁,古叶氏同样不管不顾,这个娘,实在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待墨迹干了,青阳很有成就感地抬头,“姐姐,它干了。”

    青舒轻捏一下他的小脸,“小阳最厉害。”并示意古强去办事。

    卖家与买家坐在如意酒楼二楼紧邻的包间内,中间有各自的管家跑腿,很快签好契约。青舒拿到了契约的一份,还有一万五千两银子的银票,然后拿出两个田庄的地契交给古强,让古强跟着对方的人到衙门办理相关事宜。

    待一切办妥,青舒出了包间,带着人匆匆离开如意酒楼。

    紧接着,隔壁的包间走出一高一矮两个中年男子,看穿着打扮都是富贵人。他们两人互相抱了抱拳,矮个儿的下楼去,乘坐马车离开如意酒楼,高个儿的却是上了三楼,敲开酒楼东家歇脚的房门,走了进去。

    门里,是宽敞的会客厅。里面的装饰摆设无一不名贵,却只显大气,并不显奢靡。北墙上挂着一副装裱过的山水画,一名男子正背着单手站在画前,似在专心欣赏画作。

    他穿着宝蓝色的锦袍,腰系同色的丝绦,脚踏棕色软底靴,墨发用宝蓝色的发带高高束起,静静地站在那里,浑身透着一股疏离。

    高个子中年男人不敢言语,安静地站在门里。

    过了片刻,男子没有回头,“办好了?”声音听着很年轻,却清清冷冷的,无形中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

    高个子中年男人忙道:“是,公子。这是地契,小的放到桌子上。”说着,从袖子里拿出地契,上前几步放到桌面上,又退回原地,“与那管家约好,下午过去接收百亩的庄子。”

    “有什么要求,尽管应承下来,全力配合。记得,七月十五前,任何人不得走漏半点风声。”男子说罢,一摆手,让高个子退下。

    朦朦细雨在京城飘了一日,晚间人们入睡前还不曾停歇。第二日晨起,雨倒是停了,但天空还没有完全放晴,阴阴的,空气中含着湿气,还有淡淡的土腥气。

    青舒觉得,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吃汤面。吃着劲道的手擀面,喝着热乎乎的面汤,别提多舒服了。于是,看着外面的天色,顾不上净面,赶紧吩咐小鱼先去厨房看看,若许三娘米没下锅,杂粮面馍馍也未做,那赶紧停手,晚点没关系,今儿早饭大家都要吃上热乎乎的面条,白面做的面条,改善一次伙食。

    小鱼看青舒很急的样子,于是一路小跑到了厨房,又一路小跑着回来。许三娘以为听错,让女儿小丫看着灶火,也跟着跑来了。

    “小姐,呼……呼……没,米没下锅……馍馍没蒸。”小鱼喘着大气报告。

    “小姐,锅中水刚开,奴婢刚要淘米煮粥,小鱼姑娘就说小姐吩咐今早全府上下都吃白面煮的面条。小姐,这是真的?”许三娘问的忐忑,满脸的疑惑。她能不忐忑吗?近些天两位小主子跟下人一起吃的粗粮,如今突然说全府上下都吃白面做的面条,实在不敢相信。

    青舒已经净了面,正坐在内室的梳妆台前给自己编麻花辫儿,听到外间的禀报,对跟前伺候的小娟交待了几句。

    小娟一脸喜色地应声出去,拉了一脸莫名的许三娘便走。

    当穿戴整齐,洗漱完毕的青舒和青阳做完每日一刻钟的晨读时,小鱼前来禀报桌子已经布置好了,请他们去吃饭。

    青舒和青阳从文华院西厢房的小书房转到东厢房的小食厅,净了手,姐弟两个面对面地坐下,相视一笑,埋头对付起各自的早饭,只听整个小食厅里全是姐弟两个吸溜面条的声音。许三娘手巧,面揉的劲道,切的也细,还特意加了切的细细的肉丝、青菜叶子和葱丝。色香味俱全。

    小鱼站在桌边,看主们吃的高兴,却只顾吃面,根本不夹许三娘特意现拌的小菜,于是一边剥着煮鸡蛋壳一边提醒,“小姐、少爷,尝尝这拌菜。”

    青舒唔一声答应,刚伸了筷子出去,却听外边院中传来步小八的咋呼声。她以为自己幻听了,没想到小鱼最先反应过来,将剥好的鸡蛋放入空碟子中,推到青阳手边,出去看情况。

    “你家小姐人呢?”步语嫣叉腰站在院中问。

    “步小姐,请到里面稍坐片刻,我家小姐正在用早饭。”小鱼答。

    “步小姐,您可真是急性子,都等不及老奴通报一声。”终于追上人的苏妈妈抹了把额头的汗,说道。

    步语嫣大大咧咧地一摆手,“好了,好了,本姑娘还没吃早饭,正好,和舒姐姐一起吃。”

    青舒掀了门帘出来,笑道:“步小八,步府什么山珍海味没有,你居然一早跑来要吃我的东西,想的美,赶紧给我走人。”

    步语嫣才不管她说什么,“原来你躲在这里。”说着,人已经转了方向,迅速走入小食厅,看到坐在桌前正埋头吸溜面条的青阳,眼一亮,“我也要吃面条。”说着就要抢青阳的面碗。

    青阳迅速护住自己的面碗,“不给。”然后捧着碗喝面汤。

    步语嫣念了一句小气,往桌边一坐,“上面,本姑娘饿了,要吃两大碗。”

    青舒看一眼面色不佳的步语嫣,“小鱼,通知厨房快点,这边再加两碗面。”

    “冲儿也要吃。”

    “勇儿也要吃。”

    人随声到,步冲和步勇两个也钻进小食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