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腊八风波(1)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青舒坐下,“快吃,一会儿就凉了,哪儿来的那么多问题?”桌子上还摆了一个碗,碗中是糖。她说明,“觉得粥不够甜的,自己加糖。”

    洛小荣小脸埋在盘子里,小口咬着煎鸡蛋吃,然后小声惊呼,“姐姐,有红果的味道。”

    青舒竖姆指,“小荣好厉害,立马就吃出来了。这是红果做的果酱。”

    灏显得一脸疑惑,迟疑地去咬煎鸡蛋。

    已经吃完两个煎鸡蛋的青阳抬头,“姐姐,红果不是没有了吗?”

    青舒笑着解释,“你忘了吗?降霜前,姐姐把红果秧上未成熟的红果都摘了,藏起来了。”

    青阳点头,“我有帮姐姐摘。”

    “过了好多天,外边都冻上了,姐姐去看藏起来的红果,然后发现绿绿的红果居然都红透了。所以呀,姐姐悄悄地把它们做成了果酱。红果做成了果酱,在寒冷的天气里不会坏掉,可以保存很久。快吃吧!果酱还有,过几天再拿出来给你们吃。”

    青阳他们都是先吃完了煎鸡蛋,才吃的腊八粥。

    看着四个男孩子呼呼地埋头吹热粥的模样,青舒觉得特有意思。然后她吩咐站在一旁伺候的小鱼,“取个干净小木盆,盛一盆端过来,这边你们就不用伺候了。哦,对了,盛几碗的份量给卢先生那边送去,回来了你们自己从锅里盛了吃。”

    小鱼说,“奴婢这就去。小姐,粥煮的太多,怕是吃不完,要不要让厨房分去一些?”

    青舒也觉得粥确实煮的多了,“成,你看着安排吧!”

    于是,趁青舒他们吃腊八粥的工夫,小鱼和小娟一阵忙活,留够了这边吃的,她们不仅用小木盆盛了腊八粥给卢先生那边送去,还用一个大木盆盛了腊八粥给负责厨院的许三娘送去。

    这天早上,古府的人多少都尝到了腊八粥的味道。男人们倒是没说什么,女人孩子都表示好吃。尤其是小孩子,问明天还有没有。

    中午下了学堂,青阳他们四个跑去青舒跟前,问中午还有没有腊八粥吃。

    青舒被问愣了,然后迟疑地反问他们,“腊八粥不是只有腊八早上才吃的吗?”

    青阳他们四个面面相觑,然后跑出去了。不一会儿,青阳自己跑回来了,“姐姐,你怎么知道腊八粥?”

    青舒被问倒了,老半天才迟疑地问,“那个,你们先生有没有提过,农历腊月初八是佛祖成道之日?”

    “有。”青阳答的肯定。

    青舒松了口气,可下找到圆过来的地方了。“是这样的,相传,佛祖成道之日,佛祖家乡的佛寺常于腊八这日举行诵经法事,并效法佛祖成道前的某个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熬素粥供佛。此粥名曰:腊八粥。后来啊,佛祖家乡那边的民间,有了一个习俗,每到腊八,百姓用自己种植收获的谷物、干果等熬成腊八粥,庆祝一年的辛苦劳动硕果,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足。”

    青阳睁着乌黑的眼睛,听的非常认真。见青舒住了口,他问,“姐姐,没了吗?”

    “啊!”这个,这个也不算是她瞎编的,现代的民俗里好像是这么解释的,至于还有没有,她不是很清楚哎!有了,她一拍手,“其实吧,时间长了,故事流传的广了,大家对吃腊八粥的事给了非常多、又非常美好的意义。吃腊八粥吧,还有这样的意思,比如温暖、吉祥、圆满、和谐、淡泊、结缘,对了,还有健康。”好像很多,人们把各种美好的愿望都按到了腊八粥的身上,其实挺令人无语的。

    “温暖,为什么吃腊八粥有温暖的意义?”

    “粥是热乎的,所以温暖。”青舒已经想抹汗了,因为她感觉到了不妙。

    “那吉祥呢?”

    “你看,粥里有多么好东西,好不就是吉祥吗?”青舒解释的有些勉强。她后悔了,早知道就说没了。是她嘴欠,非得把后头的什么意义给讲出来,这下好了,好奇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上来了。

    “和谐……”

    “那么多东西凑到一处,没打架,就是和谐。”青舒欲哭无泪,随口抢答,也不让青阳把话问完。

    “哦,不打架就是和谐。”青阳自以为学到了新东西,嘴里嘀咕。

    青舒转过脸,抹额头的汗,十万个为什么终于结束了,老天保佑。

    “姐姐,那淡泊是什么意思,结缘又是什么?”

    青舒的额头滑下三根黑线,居然还有?有没有搞错!她有些讷讷的,“淡泊,淡泊是……”淡泊是什么来着,“淡泊啊,呵呵……这个,姐姐不是很懂,好像,好像是心胸开阔、不在意功名利禄的意思,就是想的开的意思。你看啊,腊八粥是素的,没有肉,不吃肉,只吃素,大概,呵呵……也是比较想的开的人……比较淡泊……”不行了,关于淡泊的话题得拍死,“结缘,这个结缘……”

    青阳眼睛瞪的老大,大概是听的高兴,小脸红扑扑的,“是什么?”

    青舒瞬间被萌到了,哪管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把拉住青阳的手,笑眯了眼,“这个结缘啊,有诗为证,姐姐念给你听。‘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生结善缘。’”

    青阳双眼明亮,掂起脚尖,往青舒的脸上吧叽一口亲上去。

    青舒感动啊,就跟做梦似的,摸着被亲到的脸颊傻笑。等她脑袋上冒出来的幸福的泡泡全部飞走了,她回神,这才发现,弟弟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她有些小失落,嘴里咕哝了一句臭小阳。

    下午的时候,青舒与麦子、笙歌低声说着话,经过学堂前。

    一声轻响,元宝推开学堂门出来,唤住青舒。

    青舒不解地看过去,“元宝,怎么了?”

    元宝古怪地看了一眼青舒,“小姐,先生请您进去说话。”

    青舒刮了刮麦子的小鼻子,“先去玩儿吧!等下去找你们。”见麦子和笙歌跑远,她跟着元宝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走入学堂。

    卢先生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青阳和洛小荣是一脸崇拜地盯着她。灏似乎哭过鼻子,而陈乔江正耷拉着脑袋站在角落里。

    什么情况?青舒扬了笑脸,“先生,您找阿舒有事?”

    卢先生一指下边的一张空桌椅,“坐。”

    情况不对啊!青舒忙道,“先生,坐就不必了,阿舒和笙歌他们约好,要陪他们玩儿到晚饭时间的。”

    卢先生手里拿了戒尺,“坐。”

    呃,戒尺,这个东西有些怕人。只是青舒不明白,卢先生这是要她坐下来听课吗?她可是女娃子,还是个大姑娘,难道还能上学堂不成?她狐疑地看了卢先生一眼,在卢先生指定的位置坐了。

    卢先生清了清嗓子,“青阳,解释一下淡泊。”

    青舒心里一突,不会吧!

    青阳很自信地站起来,“淡泊就是心胸开阔、不在意功名利禄的意思,就是想的开的意思。吃腊八粥的人比较想的开,比较淡泊。”

    青舒的手抖啊抖,终于还是举了起来。她有必要解释一下,她就是随便讲的,没必要把她讲的话拿到课堂上来这么较真吧!

    卢先生对此视而不见,目视青阳,“你再说说,什么是结缘?”

    青阳非常崇拜地看了青舒的背影一眼,“结缘,有诗为证,‘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生结善缘。’”

    青舒举在半空的手抖啊抖,想着世上若有时光倒流,她宁可用一年的生命作交换,让时光倒退到早晨。这样,她就可以不再嘴欠地乱说话了。

    卢先生让青阳坐,再次似笑非笑地看着青舒,“有话要说?”

    青舒强忍着狂殴卢先生一顿的**,站起来,弱弱地表态,“先生,阿舒错了,阿舒再不会不懂装懂地解释什么淡泊了。”

    卢先生挑眉,“先生以为阿舒很懂,先生没看出阿舒哪里不懂装懂了!”

    青舒想像着殴打卢先生的一幕,表面上却低眉顺眼地放低了姿态不说话。

    卢先生不怀好意地宣布,“你们几个听着,阿舒说还要给你们讲几个佛祖家乡的风俗。认真听,听完了,明日写一份相关的文章交上来给先生过目。”

    什么?还要讲?青舒霍地抬头,瞪大了眼,一脸不可置信地瞪住卢先生。

    卢先生绷了脸用戒尺指着青舒,“讲,若是讲不出来,罚你默写万字经卷五百遍。”

    青舒刚想抗议,卢先生轻飘飘地来了一句,“不服,加至六百遍。”

    青舒气够呛,“先生,若是先生能背出名篇《春江花夜月》,阿舒讲一个民俗也无妨。”

    卢先生的眉峰微动,目光中划过一道不明的光亮,“背名篇《春江花月夜》?”

    青舒确信卢先生背不出来,于是自信地道,“是。”《春江花月夜》,这可是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杰出古人写出的千古名篇,大安怎么可能有?

    卢先生放下戒尺,抚掌,“好,阿舒既然想听《春江花月夜》,先生便满足阿舒一次。”说罢,他表情一变,一脸正色地盯着青舒,“阿舒怎么知道《春江花月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