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同入一门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小丫左手背到身后,扇着扇子接上: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青舒背了一只手,迈开方步唱: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到了这里,笛音与古筝奏出的曲调突然变得欢快。小丫与青舒并排站了,两个人一起举了扇子,齐往左边晃,又齐齐往右边走,样子有些搞笑。

    小丫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同一时间,青舒以戏腔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一段结束,曲调越发欢快。青舒与小丫不时看彼此一眼,然后以更为搞怪的方式迈着方步,摇着扇子,满台走,嘴里似念似唱地将刚才的词从头到尾走一遍,惹得台下笑成一团。

    下边看的,断文识字的少,基本都是看个热闹,自然会被场上搞怪的一大一小给逗乐。周大夫、古管家与古元河识字,可周大夫只钻医理,古管家和古元河本着不当睁眼瞎、能够看懂信件便成的心思学的字。因此,文人的舞文弄墨与他们三个无关。所以,他们岂会去想太多,只是看热闹而已。

    跟着青阳在卢先生处读书的元宝,还有洛护卫,只有这二人细心听着,并将青舒与小丫唱的词记在了心中。先前洛护卫只听青舒哼过调儿,便将曲谱记于心中,根本没和青舒他们一起练习过。被青舒抓去和小丫练的,只有杜护卫而已。所以,提前知道她们的唱词的,只有杜护卫。可杜护卫这人不仅面瘫,还一向不多嘴,因此洛护卫到了此时此刻才听到了唱词。

    待冒牌书生青舒和冒牌小书生小丫退场,虎头虎脑的麦子与周星这对组合再次登台,在张大的鼓点配合下,表演了一段小猴儿闹元宵。紧接着,洛护卫加入,再次回到开场的《霸王别姬》,在周星和麦子的搞怪拳法下,没换掉小书生袍的小丫手里提了篮子上台,冲着台下众人抛糖果。

    闹元宵就此结束。待周星、麦子从台上下来,男人们上前使劲儿揉他们的脑袋,夸他们长本事了等等。

    小丫跑去了许三娘身边,许三娘搂了她只是笑,不说话。肚子微凸的陈琴稀罕的不行,不时摸小丫的脸,说也要生个这样聪明乖巧的女儿云云。

    这时候,青舒早跑了。能不跑吗?若是被苏妈妈看出来,她就死定了。

    这天晚上,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的全是三个小家伙的表演,关于那桃花坞桃花庵的诗句,根本没人提。

    到了第二日,古管家去见青舒,只对青舒说了一句话,“小姐,以后万不可如此。”

    青舒摸了摸鼻子,嗯了一声,还道了一声谢。她能不谢嘛!若不是古管家帮忙替她遮掩、扯谎,大家怎么可能不好奇那突然出现在府中的书生!

    古管家被青舒弄的没脾气了,这才回了,并未再多言。

    不过半个时辰,前头来人传话,马氏来访。

    青舒心道终于来了,让丫鬟摆上瓜果,请马氏进来。

    马氏的模样有些憔悴,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温和的,好相处的。她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后头跟着婆子,婆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小的孩子。

    马氏入座,笑看婆子怀中抱的孩子,“这是你青嘉大哥的女儿,再有半月就满周岁了,叫慧儿。”然后她伸了手,“来,慧儿,下来,来祖母这里。”

    小孩子的头发短,还没长太长。所以,慧儿头顶上只绑了个冲天的小辫儿。她的小脸白白净净的,看她那眉眼便知道,她长大了也是个漂亮姑娘,肯定差不了。听祖母叫的时候,她的小手往祖母跟前伸,眼睛却是盯着青舒看。

    婆子英姑没把慧儿往马氏怀里送,而是弯下腰,把慧儿放到了地上。

    慧儿双脚落地,抬头看了英姑一眼,再歪了头好奇地看青舒,最后才是看向自己的祖母,嘴里软软的有些含糊地叫着祖母,迈开小小的脚丫,身体摇晃着,走路像企鹅似地过去,用小手抓了马氏的裙裾。

    青舒原打算是表现的淡漠些的,想让马氏知难而退。可看到一个貌似可爱的孩子,她实在忍不住,眼睛盯着小家伙,不自觉的,脸上竟带出了笑容来。小孩子嘛!卖萌的时候是天使,哭闹的时候绝对是魔鬼。虽然这道理谁都知道,可有些人就是受不住小孩子比较萌的时候。

    马氏一脸慈爱地盯着孙女,见孙女的眼睛粘在青舒身上,柔声说道,“慧儿,这是姑姑,来,叫姑姑。”

    慧儿听了,立刻不盯着青舒了,伸了手要祖母抱。

    马氏倒是没有逼着慧儿喊姑姑,把脚边的慧儿抱到膝头,微笑着对青舒说道,“她还认生,不敢叫人。等熟了,你便知道这小丫头到底有多淘气了。”

    青舒礼貌地笑,“小孩子都认生。”心里却在想:本姑娘可不想跟你们熟。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哪会安静地坐着不动。慧儿在祖母的腿上动来动去的,并不老实地坐着。英姑忙从旁把慧儿抱了回去。

    青舒吩咐一旁伺候的小鱼拿颗苹果去,削了皮,切成小块儿再送来。然后对马氏作了请的动作,“请喝茶。”把称谓直接略过。

    马氏端起茶碗,优雅地用茶碗盖子把飘在水面的茶叶拨开,抿了一口茶,轻轻放回了桌上,基本没发出任何响动。接着,她一脸歉意地看着青舒,“璃儿是被姨母宠坏了,任性不懂事,连日来定给你添了不少的麻烦。”

    青舒出于礼貌,浅笑,给了马氏一个软钉子,“哪里。”

    马氏便知道这个话题是走不通的。她轻叹一声,“唉!好好的骨肉亲情,生生让你大伯折腾没了。早先,姨母跟随你大伯上京,投靠了你爹。你爹、你娘不嫌我们寒酸,一力照应我们,让我们在京城站稳脚跟,吃喝不愁。那段日子,是姨母这大半辈子过的最快活舒坦的日子了。你爹是好兄弟,你娘是好妯娌、好姐妹,那时我们相处融洽,你娘教会了姨母许多京中的规矩。”

    青舒并没有插嘴,一副很认真地在听的模样。

    马氏见青舒没有表现出反感的神态,心中稍定,“你爹与你大伯虽是亲兄弟,却完全是两种人。你爹重情重义,步步高升却对你娘不离不弃,也不嫌弃穷亲戚,对我们好的没话说。可你大伯,”说到此处,她哽咽,但很快调整好情绪,“借了你爹的光,尝到了富贵的甜头,忘记了是泥腿子出身的事,学富贵老爷弄了妾回去。”她忙羞愧地摆手,“姨母糊涂了,竟跟你说这些,真是老了,糊涂了。”

    她转过脸,拿帕子按了按眼角,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面对青舒。“你大伯作下的孽……不光是欺你们母女三人,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他也下的去手。且不说他是如何毁了你青嘉大哥,就说眼前的事,他竟为了五百两银子的聘礼和一间不知真假的铺子,竟要把你璃堂姐送去给人冲喜。更过分的是,他还打算霸占你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家业。到了二月初八那日,他要将你绑了,而后当成你璃堂姐的陪嫁丫鬟,把你一起送去给人冲喜。”

    青舒觉得可笑,“他要如何霸占我们姐弟的家业?我拭目以待。”

    马氏忙道,“青舒,不要大意。姨母虽然不知详细计划,但曾灌醉了你大伯套过话,并从你大伯的醉言醉语中拼凑出了大概。听那意思,似乎是需要冲喜的那家会派人手过来,帮忙夺你家业。对方很有把握,好像在德县有一定的势力。”

    严格说起来,青舒与马氏基本没打过什么交道,并不知道马氏这人如何,只是听古管家提过,说马氏这人有心计,但为人并不坏。因此,她对马氏的话持怀疑态度,一切要等确切情报送来,她才能有所行动。她问,“听说,要冲喜的那家人姓吴?”

    吴氏说道,“你大伯喝醉了是这么说的,德县的吴家有个病弱的公子,身份似乎是嫡长孙。到了此地,姨母也留心打听了一下,只是一直打听不出你大伯口中的吴姓且是病弱的嫡长孙是指谁。德县吴姓人甚多,打听出了两个病弱的公子。一个是大家族中二房的长子,也不是什么嫡长孙;另一个是家中嫡长孙,但年底才冲喜成亲。这身份都对不上。姨母近日一直这样怀疑自己,是不是你大伯醉言醉语没说清姓氏,害的姨母听错了对方的姓氏。为此,姨母愁的不行。”

    这时候,小鱼端了切好的苹果送进来。青舒要她把苹果端给慧儿。

    慧儿一直在英姑怀里动来动去,见了盘子里切块儿的苹果,伸了小手指碰了碰,一手抓了一块儿,往嘴里放。

    青舒看了几眼慧儿张了小嘴咬苹果的模样,转开视线,“你没听错,的确是姓吴没错。而且,你查到了,只是出现了一点偏差而已。大家族中二房的长子,名吴天泽,因二房当家,不知情的人都会误认为那吴天泽便是嫡长孙,却忽略了长房的真正嫡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