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0章 多好的哥哥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安泰市第二中学,坐落在安泰市区东南部,与市委大院相隔不远,步行大约十几分钟的路程。安泰老城区,本来就不大。

    不过安泰二中的占地,还是很广阔的,校区内环境也很好,有许多合抱粗的大树。安泰二中建校时间很长,差不多在五十年代中期安泰建市的时候,安泰二中和一中同时成立了。一开始的校区自然没有这么大,后来经过不断的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

    根据市教委的报表,安泰二中拥有学生六千多人。这在一个市级高级中学而言,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了。加上教职员工,在这片绿树掩映的校园内,有近七千人在生活工作。

    王小涵在高二年级,第216班读书。

    王小涵病愈出院之后,就没有再回东城村去做代课教师,在愈彦的安排之下,进入市二中继续学业。她以前在山岳区第一中学上学,中途辍学,自然还是要从高二读起,底子打扎实一点,考大学比较有把握。这是愈彦的原话。

    王小涵很刻苦,学习刻苦,生活也节俭。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了愈彦的一片心意。要是考不起大学,可就真的对不起愈彦哥哥了。

    多好的哥哥啊!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王小涵便急着赶回宿舍去,准备利用午休时间,好好温习一下功课。尽管王小涵很刻苦地学习,以前在山岳区第一中学的时候,也是尖子生。但是进了安泰二中之后,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毕竟区里的学校和市二中比较起来,师资力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市二中的录取分数线,本就比其他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高了一大截。可以说,安泰二中是安泰市的最高学府之一,集中了全市的尖子生。

    王小涵中途又辍学了一段时间,就更有差距了,现在感到压力很大。

    快要到宿舍楼的时候,王小涵有点急切的步子忽然停了下来,有点惊愕地望着不远处大树下坐着的一个人,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

    这个人,竟然是愈彦?

    穿着简单的白衬衣,黑色休闲裤,就这样坐在水泥墩子上,望着她笑。

    “小涵……”

    愈彦慢慢站起来,很不雅观地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他刚才已经在这里坐着抽了一支烟了。

    王小涵有点骇然,这个样子,实在太颠覆了。

    市委一秘啊!

    “哥……你怎么来了?”

    稍顷,王小涵才惊喜万分地疾走了过来,满脸不敢置信的神情网游之三国时代全文阅读。

    愈彦给王小涵办了个存折,按月将生活费打到存折上。偶尔也会来学校看望一下王小涵,每一次过来,都能王小涵开心好几天。最开始的时候,王小涵还是很谨慎叫着愈彦,被愈彦纠正了好几次,才试探着叫“哥”,时间一长,也慢慢习惯了。

    有个这样的哥哥,真好。

    愈彦微笑着上下打量王小涵。

    无疑,王小涵的衣着打扮,以城里人的眼光来看,还是比较土气的。很老式的小翻领衬衣,淡青色的长裤,一双廉价的塑料凉鞋,颜色也是鱼肚白的。头发剪短了,一个土气的农村小姑娘。其实王小涵有几件好衣服,只是舍不得穿,也有点不敢穿。

    她的底子,很多同学都清楚,最偏僻山区来的乡下女孩,打扮得那么洋气干什么?没的惹人闲话。

    “嗯,不错,又比以前结实些了,看来二中的伙食还可以。”

    愈彦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小涵连忙说道,“学校的伙食很好的,我每餐都能吃饱。”

    这也是实话。对于大部分城里学生来说,二中的伙食不说难以下咽,也绝对称不上是美味佳肴。但对于王小涵来说,这就很好了,比她在家里吃的伙食要好得多,菜里面还能见到荤腥。

    愈彦哈哈一笑,说道,“你们要放月假了吧?”

    所谓“月假”,也是大部分内地学校的特色。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升学率,一些高中采取了自己的“万年历”,不休星期天,而是每个月集中放几天假,称之为月假。平时学生们都得呆在学校好好读书。

    对于这种模式,愈彦是很不赞成的。但整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如此,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升学率是硬道理,即便是市委书记,对这个“制度”也莫可奈何。

    眼下,上大学,分配工作,还是绝大部分学生走出农门或者解决就业的主要出路。

    在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时代,“一考定终身”绝对不是玩笑话。考不考得上大学,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考上大学,哪怕只是考上中专,都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从此之后能够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人上人。考不上,哪里来的还回哪里去。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完全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若是有人硬去干涉中学的教育模式,只怕会激起“民变”,无数学生的家长要向他们讨个说法。

    王小涵连忙点了点头,说道,“嗯,明天就放月假了。”

    愈彦笑道,“那想不想回东城去看看?”

    王小涵双眼一亮,她有一段时间没回去了,心里面其实是很想念她以前那些学生的,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只放三天,我怕不能按时赶回来。”

    东城村地处偏远,需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赶到山岳区,而班车只通到山岳区,每天只有一趟。

    愈彦微笑道,“这个你先别管,就说你想不想回去看看吧?”

    “想的……”

    王小涵连连点头。

    “那就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就到市政府去等我,我带你一起去东城村假面倾城:乱世不为妃。”

    “真的?”

    王小涵又一次惊喜万分,眼睛里绽放着喜悦的光芒。对于一个单纯之极的乡下小姑娘来说,任何一点意外的惊喜,都足以让她兴奋不已了。

    “当然是真的。我也想去东城村看看了。”

    愈彦笑着说道,每次跟王小涵见面,愈彦的心情也都会很愉悦。似乎王小涵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哥,你是去视察工作吧?”

    王小涵好奇地问道。她再单纯,也知道市委一秘不可能吃饱了饭没事干,驱车数十公里,就是专程送她会东城村。

    愈彦微笑点头。

    全市偏远地区中小学校舍改造的工程,如今正式启动。眼下实施了一段时间,愈彦也想要亲自去看看改造的效果如何,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承包荒山的事情。

    单纯从市教委呈送上来的报告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第一批五十几座乡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已经有一部分竣工,正式投入使用了。还有一部分,正在施工之中。而所有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均已落实下去。这一点,愈彦上回倒是从王小涵嘴里得到了证实,以前拖欠老师和王小涵的代课费,都已经全额补发。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所有的代课老师都拿到这笔钱了。愈彦对王小涵很关照,亲自将她从东城村接出来治病,亲自安排她重新上学,这个市教委主任侯明都是很清楚的。卡扣任何一名代课教师的代课费,也不会卡扣王小涵。

    那叫找不自在。

    愈彦其实很想相信教委的报告,相信那些送到书记办公桌面上的报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愈彦,这个东西,还真是不能相信的。至少是不能全部相信。

    如果完全按照报表和下面干部的汇报去治理地方,一定会成为最昏聩的“昏官”,被老百姓骂死。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这个东西,早就有了。大跃进时代,“亩产粮食三万六千斤”还上了《人民日报》,就是典型的诠释。据说鼓捣出那个新闻的村干部,后来成了公社的书记。

    张思文需要愈彦亲眼去看看,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可惜大多数官员,都没有如此认真的工作态度。他们明知道汇报和报表,都是哄鬼的,却装作不知道,甚至还觉得报表做得不够光鲜,汇报的气势不够宏大。

    不把数字搞大一点,拿什么向上级领导报喜啊?

    愈彦抬腕看了看手表。

    王小涵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哥,你吃饭没有啊?要是没吃的话,去我们食堂吃一点吧,伙食真不错的。”

    愈彦微微一笑,说道,“我已经吃过了。你呀,以后还是要多吃点肉,不要太节俭了,知道吗?要是钱不够,我再给你加。”

    “不用不用,已经很够了,我还剩下很多钱……”

    王小涵大吃一惊,双手连摇,似乎受了某种惊吓。

    愈彦笑了笑,伸手揉揉王小涵的头发,说道,“行,那就这样吧,你回宿舍去,我也要回去了。记得明天早点到市政府去,我们一早就出发了。”

    “哎……”

    王小涵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