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新鲜事物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骆开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侯德柱步行至良口乡中学,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寄宿的,毕竟偏远山村要走山路的话,一般要个把小时,所以许多人会选择寄宿,当然也有一些家境贫困的,宁愿走个把小时的山路,徒步到学校上课,这里教育的是初一到初三的学生,是良口乡唯一的中学,属于公办性质的。

    一共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纪有三个班,一个班差不多有八十多个人,挤在一间简陋的砖瓦房,桌子、板凳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黑板也是那种老古董。只有黑板上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依然光亮如新。

    四五百人的中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乡政府也在极力争取教师名额,但是收获并不是很显著,骆开刚对此头痛不已,他主管教育又是校长,人才凋零的学校,每个老师都要身负多门课程的教育,比如说教语文的,还要兼职什么思想品德、体育课之类的,一天上来,一个老师根本没什么多余休息的时间,可谓是疲劳不已。

    侯德柱拿了一本语文课,他这次是教的是初三的一个班级,铃声一响,在外面玩耍的学生,陆续进了教师,骆开刚带着侯德柱进去之后,便介绍道:“同学们,我向大家介绍下,乡政府新来的主任侯德柱,也就是你们的代课老师,今天教你们语文课,侯老师可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啊!见识广博。”

    什么鸟名牌大学啊,还不是方武山通过关系,在龙城本地的大学搞得文凭,不过侯德柱前世倒是真正的大学生,重生为房许久后,通过光影电脑,对外界的事物也没落下。

    侯德柱站在讲台之上,多年的社会历练再加上以房子的身份冷眼旁观了人类的纷纷扰扰,因此造成了与生俱来的不怯场的心态,八十多个稚嫩的农家子弟,八十多双眼睛看着侯德柱,从眼神里面他看到了求知的渴望。

    骆开刚走到一旁,拉来了一张板凳坐在门口外面,拿出笔记本似乎准备记录着侯德柱这节课给他的感受。

    尽管狭窄的课堂里面挤着八十多个人,每个人都没有伸展的空隙,但是他们遵守纪律,从不开小差,安静地让侯德柱惊讶,不过略微一失神便恢复了气定神闲的样子。

    这让不禁让骆开刚暗自称赞,因为第一次上课,面对这么多渴望知道大山外面世界的学生,居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还是很不容易的,至少对于第一次上课的骆开刚来说,以前第一次上课,并不这么轻松。

    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让落针可闻的课堂焕发了活力,侯德柱用手势示意众人安静,一会儿的工夫,学生们安静了下来,只听到侯德柱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各位同学,你们是不是觉得很语文课很枯燥啊?你这同学你先说。”

    一名身材矮小,却眼神充满机灵劲的学生费力地站了起来,主要是空间太小。

    “是啊,老师,照本宣科的语文课,实在没多大意思……”这小子倒是实诚,也许骆开刚也只是逐字把课文读了几遍,然后把里面的字意解释罢了,根本就没趣味性所言,其实这也是如今语文课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模式,相比较英语则灵活了许多。

    “这位同学说的没错,语文课不应该这么无趣,作为一门深奥的课程,它还有许多可以开展的可能性,好的,你坐下吧,这位同学你说说。”侯德柱又指了指一名怯生生的小女生。

    她站了起来,用夹杂了本地土话的普通话说道:“老师,语文课虽然枯燥,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敢松懈的,每个字每个音都会认真写和记。”

    “认真学习的态度值得发扬,但是我现在要说的是,语文课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还能扩展,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丢弃课本,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吧!”侯德柱的举动让听课的骆开刚不免心惊,想着要阻止侯德柱的谬论,可是现在既然这堂课交给了侯德柱,也不能说什么。

    年少轻狂,处在叛逆期的少年们,内心里面也对束缚自身思维的教学模式深有怨怼,只是无力改变什么,唯有顺从。对于大山里面的少年来说,连读书都是一种奢望,能来到学校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会想着丢弃课本呢?

    当然既然是老师的话,学生们也只有依言而行,把课本盖住,细细咀嚼侯德柱这番话的深意。

    侯德柱立刻思维跳跃了起来,说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大概概括了一下,然后跳到了经典书籍上,四书五经之类的,用几句话就概括了,再跳到小说的层面,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之类的,这些书对于课本教材都缺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没读到过,一堂课囊括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让学生们的眼界都扩展了许多。

    黑板上的侯德柱写着的是中心代表自己,分支了许多联想的要素,古典书籍、传统的小说,然后再扩展到了网络小说。

    “你们看过网络小说?”

    “没有!”

    同学们一起回答道,毕竟互联网对于山村的小孩还是比较遥远的,尽管这里有黑网吧,可是大家都没网络小说这个概念,最多只有网络游戏罢了。

    侯德柱又继续说道:“网络小说,是现在一个新型的小说模式,没有任何的入门条件,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可以在里面书写自己的幻想,但是进入简单,写好却难,要得到千千万万的网民认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侯德柱,故此说了一章《房神》的章节,毕竟这是他自己写的,说起来很轻松,结尾侯德柱语重心长地说道:“人类的幻想是你飞得更远的一对翅膀。”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很想知道小说后面的情节,追着侯德柱说道:“老师,老师,您还会来给我们上课吗?最后主角成为房子之后会干什么啊?”

    “我会再来上课的,下次再说吧,现在你们把我刚才说的整理一下,然后把课本的生僻字学习好了,课内外的知识是一体的。”

    “知道了,老师!”同学们自发地回到了座位,静静地消化刚才侯德柱灌输的新的一些知识,没有一个人出去玩乐。”

    来到了办公室,骆开刚久久不语,许多老师也回到了办公室,整理教材,突然骆开刚大吼道:“侯主任,你这是干什么,你以为这里的孩子是城里的啊?接受新兴事物并不容易,你这样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改变!”

    许多老师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老校长这么生气,也不敢过多停留,拿着教材都离开了,办公室里面只剩下侯德柱和骆开刚。

    侯德柱针锋相对地道:“城市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都是学生,都有权利接受新的事物,而且我认为这堂课,比您上十节甚至二十节都来得多。”

    “算了,我懒得和你争辩,以后不用来学校代课了,我们学校的教学宗旨树人立人,你这么搞,完全是误人子弟!”

    “嗯,既然这样,那我走了。”

    侯德柱很清楚,这个教育模式并不为老古董的骆开刚所接受,但是他知道农村学生的刻苦学习的劲头很足,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如果一成不变的话,就算考上了县的高中或者大城市的大学,也很难容易进去,产生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其实对他的人生并不利,在这个时候接受广阔的知识,会使得人的眼界更大。

    课本的知识要学,但是课外的知识也一样要摄取,这一点是这个时代特性决定的。

    信息高度发展,每天都会产生新鲜事物,还墨守成规的话,很容易被残酷的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