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骑射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王三桂这几ri过得很轻松。

    钱粮、冬衣,甚至是士卒cao练,都不须他费心,那四百明军,依然由他掌管着。

    “李将军有令,”平壤城留守吉楞比笑着说道,“王将军只须吃了便睡,睡了便吃,有甚需求,但说无妨。”

    留守是朝鲜官职,正二品,自从李信夺了平壤之后,吉楞比便有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头衔,一个充当北都留守的女真牛录,也就是乱世之中,才有这种可能。

    “谁说的?”每次有文官问起政由何出,平壤城判尹金志赫便义正言辞地说道,“顺和君反正在即,这朝鲜的国王,还有比他还正统的么?”

    反正,是朝鲜宫庭政变的正式称呼,这个词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旧国王被杀,而新国王成功上位。

    顺和君李代,是前任顺和君李玉的庶子,这是李信极力推举的新王人选,不过除了平壤城,整个朝鲜,也没人承认李代的正统地位。

    对于朝鲜的乱局,王三桂既管不了,也懒得管,没有来得及为国尽忠,就已经很惭愧了,让他投降李信这种乱臣贼子,更是想都别想。

    大明朝的臣子,岂能助纣为虐?

    李信也不逼他投降,更不逼那四百明军投降,既客气,又热情,三ri一小宴,五ri一大宴,闲来无事,还与他悠闲地聊上个把时辰。

    那些女真将领,也对他客客气气的,见了面也是满脸笑容。

    自己抹脖子是件很痛苦的事,因此王三桂也不愿意自杀成仁,能够在乱世之中苟活,别无他求。

    况且能活多久,尚未可知。

    李信据平壤自立后,北有皇太极,南有阿敏和李倧,这小小的平壤城,能不能挡住三方进攻,谁的心里都没底儿。

    不过李信是汉人,不像那些把汉人当奴隶的女真贵族,王三桂的内心,甚至有种招降李信的冲动。

    对这个少年的勇武,他还是非常佩服的。

    至少,比毛文龙那个四处游击的商人将军,强上太多了。

    数ri来,他在平壤城中与李信部下诸将交游,印象最深的,武有吉楞比,文有金志赫,在他看来,这两人,都是上上之才。

    火并阿敏的部属之后,驻平壤的女真人能够很快平静下来,全靠吉楞比。

    至于地方治理,金志赫更是得心应手,分地抚民、求才施政,无不井井有条。

    这一ri,李信的亲兵队长扎图一大早就来邀请王三桂:“李将军邀大人去校场骑she。”

    城中校场畔,便是李信本部的军营,在平壤城的五千余守军中,有四千人都划入了李信的麾下,其中有两千女真人,两千朝鲜人,还有千余汉人和蒙古人。

    这是李信第一次邀请王三桂去军营,明朝都司王大人自然是心知肚明,这是李信在展示自己的军威,无非是有求于大明朝庭,借自己的口,传递出去。

    他是登莱巡抚的下属,平壤远居海外,巡抚大人怎么想,他并不清楚。

    不过对他来说,这却是件好事,不管李信投降与否,都能够抵消他的战败,不至于被朝庭问罪下狱。

    校场之中,千余名士卒围列于四周,盔甲鲜明,阵容威严。

    四周除了有平壤城的大小官员外,还有一些平民百姓,甚至于城中的富商大户,也被金志赫威逼了来。

    一举数得之事,金判尹是绝不会放过的。

    校场正中,李信、吉楞比、李永芳、申东元等将领,以及顺和君李代、金志赫和数位文官,都安坐于高台之上。

    瞧见王三桂来了,李信站了起来,下台相迎。

    那千余名士卒,在吉楞比的号令下,开始列阵军演,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不过jing气神却差了很多。

    不仅王三桂看了心中暗笑,就连李信本人,眉头也紧紧皱到了一起。

    前几ri的内哄,虽说以李信等人大获全胜告终,但对于平壤军心的损坏,却是难以估计的。

    军纪尚有,士气全无,这便是平壤守军的现状。

    在皇太极、阿敏和李倧的三方围剿下,平壤这个小小的割据势力,能够坚持多久,不仅是王三桂的疑问,同样,也是所有将士、百姓和大户们的疑问。

    ri到正中,军演完毕,李信站了起来,对台下将士和围观的人众大声说道:“我大金以骑she起家,本帅yu邀大明都司王将军,下场比试一番,以助军威!”

    李信的烈ri刀,威名赫赫,但他的骑she功夫,却是没有多少人见识到。

    平ri里都是身着三重甲去冲阵的猛将,跟大明来的王都司,谁胜谁败,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大伙儿都是来看个热闹,顺便估摸一下,这小小的平壤城,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实力。

    王三桂也不谦让,说道:“敢不从命?”

    说完笑了笑,拿起一个士卒送来的长弓,搭箭便she,连she三发,皆中百余步外的校场旗杆。

    然后快步奔下高台,跃上一匹骏马,催马狂奔,途中又是三箭she出,还是she在校场的旗杆之上,与方才那三箭,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旗杆不过碗口粗细,又是静物,能she中,倒也不足为奇,王都司这种取巧的法子,自然赢得了一片勉勉强强的欢呼声。

    等王三桂回到高台之后,李信奔马驰出,此时微风吹过,旗杆上的旗帜迎风展扬。

    马蹄声中,一箭she出,正中旗帜的尾端,拉着旗帜沉了下来。

    又是连珠三箭,全都she在旗帜之上,与第一箭排成一条直线。

    能够在旗帜的下坠中,she成同一条直线,这手箭术功夫,着实让所有的人动容。

    全场爆发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随着欢呼声,李信又是两箭she出,只见那挂着四支长箭的旗帜,“嗤拉”一声,从旗杆顶坠落下来。

    全场一片寂静!

    李信竟然只用了两箭,就在狂奔的骏马上,she断了旗帜上下的绳索!

    过了片刻,全场欢呼雷动:“李将军神she!”

    李信转回高台之下,文官武将都站了起来,尤其是李永芳,更是跪在高台上,高声吼道:“将军威武。”

    其人不要脸的程度,竟然到了如此地步,着实让旁边的同僚无地自容。

    倒是金志赫的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神se,假以时ri,这老匹夫,将是自己在城中的劲敌啊!

    李信上得高台,对王三桂说道:“都司大人,观我军之阵容,如何?”

    王三桂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将军神勇盖世,有霸王之威。”

    李信笑道:“还望将军上书朝庭,为顺和君正名。”

    对朝鲜的情形,王都司心中完全明了,李信背主自立,断了阿敏的退路,按理说第一个攻击平壤的,应该是阿敏。

    不过倘若拥立了顺和君,阿敏不仅不会攻击平壤,反而还会借着攻打李倧的机会,替平壤扫清南方的障碍。

    而李信自然会替阿敏抵挡来自皇太极的怒火,两人一北一南,倒也配合得天衣无缝。

    只是可惜了那群陷身于两人军中的女真将士,不知又有几人的人头落地。

    听闻昨ri,在平壤城中养伤的济尔哈朗,便被李信砍下了人头,送回沈阳。此举一出,整个平壤城,再也无人敢与李信对抗。

    当然,在稳定了朝鲜局面之后,阿敏与李信之间,必有一战。

    因此争取大明的援助,就成了李信的当务之急。

    王三桂拱手行礼道:“将军身在海外,心怀故国,不失为大明之表率,本将自当竭尽全力,替将军四处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