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皮洛士式的胜利(一)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科菲尼乌姆位于阿普利亚,现在的阿奎拉省,在罗马的正东方。这个多山的阿奎拉省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距离罗马很近,这对罗马及其同盟者是个极大的威胁。起义军这样做体现了誓与罗马对抗到底的决心,不但如此,他们还将科菲尼乌姆命名为‘意大利卡’(italica)。这些愤怒的意大利人现在已经不再承认罗马是意大利的主人,而是要建立一个由同盟城市、部落组成的新的国家——意大利。

    在富有远见的庞皮狄乌斯的领导下,起义军充分地利用了公元前91年的冬天,攻击罗马的附庸势力,驱逐和流放富裕阶层,解放了奴隶。因此,大量的自由民和释放奴隶就如潮水般地就加入了同盟军的队伍中。很快起义军领袖庞皮狄乌斯就将军队在数量上扩大到了十个军团的兵力,经过严格的训练这些勇敢的人已经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可以与罗马军团向抗衡的士兵了,因为这些意大利人是深谙罗马的军事体制的。整个冬季,科菲尼乌姆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军营!不仅如此,起义军还加强了科菲尼乌姆的防御工事,储存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因为他们明白,罗马很快就要进行疯狂的反扑了!

    在艾普塔特森斯的建议下,英明卓越的庞皮狄乌斯同意抽出两个军团让艾普塔特森斯带着自己的奥德里西亚武士一同在城外一处高地扎营,以形成掎角之势,抵抗罗马人的进攻。这样,就可以做到相互救援,以防罗马长期的围困。

    ———————————————————————————————————————————

    春天的意大利迎来了生命女神的祝福,碧绿色的草地在绚烂多彩的山花的装点下就像刚睡醒的妙龄少女一般让人陶醉,小鸟在刚抽出枝条、长出绿叶的嫩枝上歌唱着,和煦的春风带来的清爽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慷慨。春天的亚平宁山区便是如此天堂一般的景象,然而起义军战士们不能享受这一众神赐予的安逸和舒适,而是准备将鲜血洒在这美丽的大地上。

    很快——罗马的鹰旗便出现在了亚平宁山区,马略出征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科菲尼乌姆,18个军团的兵力使所有人一筹莫展。这次,起义军还能取得胜利吗?要战胜马略谈何容易,他的威名曾使西班牙人,日耳曼人和努米底亚人都闻风丧胆!能否取得胜利已不再是战士们心中的愿望,能否守住科菲尼乌姆,使意大利的旗帜屹立不倒仍是一个悬念。

    科菲尼乌姆的议政厅里,各路领都在紧张地研究着地图,制定作战计划。而庞皮狄乌斯更是在一旁紧皱着眉头思索着,倾听着作为起义军的领袖他更是要慎之又慎,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每一个决策将关乎这个新生政权的存亡!是要将军团拉出去与马略决战呢还是坚守庞科菲尼乌姆?按照常规思维,这两个决策显然都不合时宜就在犹豫不决之际,他猛地想到了一个人,于是,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

    城外,艾普塔特森斯的营地。

    自从被艾普塔特森斯折服后,庞皮狄乌斯意识到这支色雷斯人的军队已是起义军不可缺少的力量,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艾普塔特森斯总能给自己带来强大的自信和莫大的鼓舞。因此,在庞皮狄乌斯的心中,这个色雷斯王子不仅是自己值得信赖的战友,更是一位引领起义军走向胜利的‘导师’。

    很快,两人便在色雷斯人的营地里密谈了起来,制订了一个极其周密的作战计划

    罗马的军营中,马略正在给围绕在身边的高级指挥官们下达命令:

    “塞多留,你负责这次战争的后勤任务,给你两个军团,保证我们运输线的正常补给,丝毫不得马虎。”

    “是,将军。”老成持重的塞多留郑重地接受了命令。

    “庞培,你带着三个军团秘密地从坎佩尼亚越过亚平宁山脉进入阿普利亚地区,在起义军后方扎营,等待我的命令,不要轻举妄动,明白吗?卢库鲁斯,你负责指挥右线的四个军团,悄悄地从东南方向向科菲尼乌姆靠拢;克拉苏,你带着中路的大军径直向科菲尼乌姆挺近,在离城2o里处扎营,给你三个军团的兵力。记住,没有我的总攻令,谁也不能贸然进攻!哏,我要将科菲尼乌姆变成起义军的坟墓。”马略的脸上露出了嗜血的神情,随后,他又严肃地说道,“此战,关系到罗马的存亡,不可大意。好了,分头执行你们的任务吧,不要拖延!为了共和国!”

    “为了共和国!”这些军界新人整齐地喊道,并向马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便分头行动了。

    马略,已是年近七旬了,这个看似面相古板执拗的老人,却有着极其灵活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昔日的荣耀仍然如光环般地笼罩着这位共和国的救星,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往往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呃伟大的马略,我将为罗马尽一些什么职责呢?”

    “噢,慷慨的苏拉!”马略很快将脸上不自然的表情隐藏了起来,微笑着说道,“共和国为你而骄傲,当然,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暂时和我在一起,我随时有事和你商量”马略说着拍了拍苏拉的肩膀。

    “嗯\-\-\-\-有什么事能使战无不胜的马略需要我这样一个下属“随时协助”呢?当然,这是我的荣幸。不过,我仍想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共和国的忠诚。”苏拉依旧满脸微笑地说道,谁也没有注意到他那眼神里难以察觉的一丝寒意。

    卢奇乌斯·科尔涅利乌斯·苏拉,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职业军人。他一生追随马略南征北战,参加过日耳曼战争和朱古达战争,以勇敢而著名,是苏拉的得力助手,在军中职务仅次于马略。苏拉出身于高贵的科尔涅利乌斯家族,有着显赫的家世。与马略相反,苏拉的为人就活道地多了。他常常将殷切的贵族天生固有的微笑挂在脸上,这使得在显赫的军功和良好的人缘支持下,在军政两界都极富声望。苏拉性格善变,为人殷切,因此,在军中也有不少追随者。尽管看到马略对自己已是心生猜忌,故意架空自己,苏拉仍旧没有将愤怒表达在脸上,总之,他是一个懂得隐忍的人。

    “那么,既然如此,你就先带着骑兵队去侦察一下科菲尼乌姆周边百里范围内的情况吧。”看着苏拉失望的表情,马略又戏谑地补充了一句,“这些山民可是很会打伏击战的,因此你的任务至关重要。”

    由于苏拉的巧妙措辞,使马略难以拒绝。听到‘协助’二字,马略心里就很不舒服,再加上苏拉口口声声的提到‘共和国’,自己总不能阻止一个人为共和国效忠吧。如果断然拒绝,马略担心会有人说他是‘暴君’或是‘独裁者’,地位越高担心就越大,毕竟,罗马对独裁做法是极其仇视的。所以,马略就决定给苏拉一个不大不小的差事。

    “如您所愿,伟大的马略。”苏拉极力地抑制着内心的怒火,转身离去

    不得不说马略所制定的分进合击的战术是十分高明的。因为,面对眼前崎岖不平的山地,马略是不敢贸然将大军全部唐突地拉入这个未知区域。况且,如此庞大的军团在丘林地带是很难展开的,难以充分挥集团军的力量,这是他在西班牙与山地部落作战的总结的教训。说实话,马略给苏拉派遣的差事并不是‘跑龙套’,而是极其重要的。马略就是这样一个人,面狠心软,在面对军事问题上从来不因个人感情而偏离大局,因此他的确堪称古罗马时期的名将。尽管在政界涉足多年,但他仍然很难做到贵族元老们的残忍的处事手段,或许这要归因于他那朴实的庄稼汉出身吧

    ———————————————————————————————————————————

    艾普塔特森斯的木屋内。

    “马略这分进合围的战术果然高明,在大战没开始前就已经封锁了起义军的退路,科菲尼乌姆俨然成为了一座孤城!”了解战术的斯巴达克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就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如果不立即做出回应,起义军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听过斯巴达克斯的分析,艾普塔特森斯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深邃的目光中暗含着岩石般的坚毅。他不紧不慢地在斯巴达克斯的身边来回踱着沉重的步子,忽的抬起头静静地盯着斯巴达克斯,那意思是说: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有多少人亲身经历过呢?虽然斯巴达克斯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作为后来人,又有什么资格在艾普塔特森斯面前说一些空话?原本谦逊的他怔怔地与艾普塔特森斯的眼神碰撞了一下后,就将目光移开,摇了摇头后就给了艾普塔特森斯一个迷惑的眼神,等待后者来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

    “既然,你不愿意说,就让我来说吧。”艾普塔特森斯此时如同哲人一样地背着手,仍旧斯文地踱着步子,扬声说道,“马略的做法,无疑是想引大军出战,以求在野战中成功完成合围,一战歼灭起义军,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伤亡。那么,他就必须做一个或是几个‘诱饵’,无论我们攻击哪一支军队,庞培的、卢库鲁斯的或是克拉苏的,他们都可以完成合围。因为就算我们在优势兵力下作战也无法一下子击溃任何一支军队,在这个时间段内,马略的各路大军就可以及时赶到进行合围!可以说,这三支部队中,任何一支都可算做诱饵。逐个击破的办法是不行的,这样只能使勒在我们脖子上的铁链缠的更紧,直到被活活勒死!”

    斯巴达克斯一字不漏地分析着艾普塔特森斯的见解,他吃惊地现蕾妮亚的父亲竟有着天才般的军事头脑,马略纵然是老谋深算、用兵入神,想轻易战胜艾普塔特森斯也只是一种奢望!于是,他仔细地思索着艾普塔特森斯的战术思想,领悟着其中的精髓。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看着斯巴达克斯听得入神,艾普塔特森斯一下子兴致高涨地说道:“既然马略想要我们进入他的陷阱,那索性进去也无妨。罗马人想要一个胜利,我就给他一个胜利!一个皮洛士式的胜利!哈\-\-\-哈\-\-\-哈\-\-\-哈\-\-\-”

    什么是‘皮洛士式的胜利’呢?熟悉西方古典史的人一定知道,这句在西方世界几乎家喻户晓的谚语所隐含的深意——那就是得不偿失的胜利!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提关于皮洛士的故事。自从亚历山大死后,帝国陷入了内争的困境,他的将领进行了疯狂的‘继业者之争’。塞琉古,托勒密,卡山德,安提戈若斯和莱西马科斯先后独占鳌头,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当时的‘世界大战’了。而年轻的皮洛士就是在这些戎马一生的老狐狸争斗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并日益强大的。随着东方世界的界限已分,胸怀壮志的皮洛士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意大利,以完成亚历山大未尽的梦想。继赫拉克利亚会战大败罗马军团后,皮洛士一度向罗马挺进,与罗马执政官进行第二次会战——阿斯库鲁姆战役。这次,皮洛士虽然胜利,但他的远征精锐军团损失惨重而且许多亲密战友也战死沙场,甚至他本人也受了伤。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在意大利与罗马的角逐,转而奔向西西里\-\-\-\-胜利的罗马人便戏谑地称其为‘皮洛士的胜利’,从而一直流传至今。

    作为希腊民族挑战罗马的第一人,皮洛士仍然堪称古罗马时期的名将。斯巴达克斯自然知道什么叫‘皮洛士式的胜利’,听了艾普塔特森斯的策略后,他心中不禁一怔:难道,他是要以失败为代价,消耗罗马军团的实力吗?想到这里,他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

    而艾普塔特森斯却若无其事地津津有味地讲起了那场百年难遇的大战

    ———————————————————————————————————————————

    罗马军营里,随着传讯官的到来,马略的眉宇间露出了一丝兴奋。

    “将军,庞培的军团已经顺利地进入了阿普利亚,并在离科菲尼乌姆东北方五十里处建立起了工事,随时等候您的命令。”

    “好了,你告诉他不要在没有接到我的命令前轻举妄动,到时我会提前派人下达总攻令。去吧!”马略微微攥紧了拳头,心中暗道:这下,你们这些可耻的背叛者的末日到了!

    接着,他向身边的传令官喊道:

    “通知各营指挥官,天黑前傍晚时分准备拔营。决战的时候到了!”

    “遵命!”

    说完,传令官就转身离开了。这时的大帐中,只剩下马略一人,他失神得盯着传令官的背影,目光显得幽远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