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合计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

    假山前朝那位败国君主斥重资打造的,山体虽为人工塑造,但本质却实实在在的从天脉峰上挪下来的一块整石。

    前朝工部存档有录,此整固山石重逾万钧,七十三年前由工匠从天脉峰上采下来时,因为天脉峰奇陡无比,用不了牛马之力,全程都靠人力搬运,动用奴工上达千人。

    又有史官文录,在这块巨大山石的运输的过程中,因为失足滑下陡峭岩崖丧命的奴工就有二十余人,摔残十四人。外加上采石的时候不慎被凿子凿穿手心、被锤子敲断手指致残,被连番山顶暴晒与强劳夺去性命的奴工,为了这一座假山,只在天脉峰上就折损了奴工六十人。

    六十这个数字,整好前朝最后一位败国君主下旨采石直至亡国的年份长度。

    讽刺的,据前朝史录,那位亡国君主采下此巨石的用意,据经当时钦天监主官“问天”之后的结果。据,有此巨石镇守皇宫,能保皇都稳定。

    这么重的巨石,可能在面对地裂之变的时候,依然能丝毫不被撼动,只前朝亡国君主没能来得及惩罚那位钦天监主官的另一项重大勘测失误了。

    新京都落座的湖阳郡,如今俨然一派皇都浩瀚气势,只不过它的主人早换了别家。天脉峰巨石若真的能镇压守护着什么,也不再为前朝那位君主施为了。

    与那对前朝留下来的凶狮石雕被挪来挪去,最后丢去了统领府大门口看门的处境不同,这座原本落地在前朝东宫太子殿的假山,在新朝建立后,只被挪了一次,就搬移到了华阳宫前庭院。每一个来访华阳宫的人,但凡走的前庭主路,必然都能在来时和走时看到它。

    十多年前挪移这块巨石的时候,只平地搬运,就折腾了羽林卫数百人挥汗如雨,难以想象,当这块巨型山石从前朝原帝京邺都搬运至新京都湖阳的这一路上,可能又会折损多少苦力奴工。

    可想而之,前朝那两份保存下来的案卷,很可能还有许多关于这座假山的细节事端未有记录。当年为这一块无声无息并不能创造出什么的顽石,不知还有多少案录在外的鲜活生命折损了进去。

    这块从山路万分险恶的天脉峰上采下来的巨石,本身却被前朝君主搜集来的一批能工巧匠打造出一派繁华市井的景象。

    假山之巅有极具仙风意境的道观,观中高阁上有轻晃手中拂尘作掐指测算天机的银须道人,道观庭院间也有对坐而弈,面露沉思状的年轻道士。

    山腰上密林间,稀疏隐约可见扛着老枝弯弓,斜拎死兽的猎人,还有几个正在砍树的樵夫。

    山下临湖,聚民成镇,市井氛围就浓厚起来。镇街上售肉卖菜、挑着货单兜售杂货的生意人举止各异,神态栩栩,正在购买或只闲逛的路人亦神情举止栩然生动。

    街头檐底还有几个孩童或跪或趴在地上,正在玩铁珠子,这假山风景按真人比例的三分之一雕琢塑造的,但那几个孩童玩铁珠子的场景,却将地上滚在两个划地圆环里的细小铁珠子个数都刻得清晰可数。

    若不阅读工部留存的那份陈年档案,实在难以想象这样表面上看来极具丰富涵义和美感的事物,曾经染过那么多苦力奴工的鲜血,有如恶灵附体。

    这座假山每隔半个月就会由宫婢打水清洗一遍,工部巧手匠人每年会来描补一次漆色。假山成品这么多年,因为石体本身质量上乘,倒并未见石雕有什么损失,至多不过就漆色有些变了。

    站在这座假山前面,擅使银针术的御医华施闲目光落定在山顶道观,视线在观中主建筑飞檐神兽上定了定,忽然有些不解的道:“这座假山虽然塑造得景态生动,可到了夜幕落下时,山上精致的事物便都模糊一片了,实在没有驻足欣赏的价值。”

    立于他身边的冯御医抬眼寻着他的视线也正看向那山顶道观,眼神却停在道观高阁上。望着那立于高阁正做出一副掐指算天姿态的银须道人,他开口则附会着华施闲的话:“你这话的意思,在疑惑刚才二殿下的回答?绕山而行也未必就为了看风景,也许为了拿捏距离时辰,我听工部的人,在环绕这假山的鹅卵石小径上连走两圈,就一里路程。”

    华施闲没有立即回应冯御医的话,倒站在另一边稍微疏远了几步的赵御医这时开口了,他慢慢道:“施闲兄在指皇子靴底微湿新泥的事吧?昨天的确不每月宫中奴婢水洗假山的日子,皇子即便来过这假山附近,也不可能湿了鞋。何况即便不考虑这一点,就这假山与寝殿的距离,皇子若只夜里失眠,坐起来看会儿书也便罢了,实在无必要绕这么一段路来假山附近。”

    冯御医听了赵御医这番推论,恍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即又附会道:“对啊,就以皇子近几日颇不为佳的体质,华阳宫里的人也会劝阻他夜里莫出屋才对。”

    三个御医的某项主意再一次达到一致。

    但华施闲很快又叹了口气,悠悠道:“可确定了这一点,又能如何呢?我们这些做臣下又没什么权力的医官,并不能为此就坚持向一位皇子求实什么。二殿下却风寒发热无异,但他昨晚具体去哪里受了风寒,我们则无力过问了。”

    华施闲的话音落下,三个御医就一阵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华施闲的话得满无奈语气,但这世上最无奈的事反而又最实际,实际得令人心神生乏,因为无奈缘自你无力修改。

    “假山啊假山……”华施闲微微抬高下颚,视线似乎落在假山之巅的道观上,又仿佛随神思飘向未知底境的天空。他将后头那半句“意为假江山乎?”不留痕迹地咽回了喉口,只余一声空无意义的叹息。

    华施闲身为医界名门之后,七年前他独自来京,晋考医官,满怀以己之能报效新朝的意愿。而他会有这种志向,与新朝始立之处,新君释放了天牢里治死前朝太后的那位药鬼廖世,以及精简太医局医员但又提升了众医员荣誉地位的诸多改则做法有关。

    名医华施闲凭一身可靠本领,在初入京时就一举成功考入太医局。只要有真本领,在新朝君主那里都能得到比较对等的待遇,这一点并未令华施闲的预想失望。

    初入太医局,华施闲只做了两年生员,就又晋升至医工,再过一年,便直接晋升到皇庭九医之列,享有太医局医正储员的资格,以及王公侯爵见面揖礼的荣誉。一个新人,如此迅速提升地位的背后,除了有他自己的刻苦努力,还有当朝天子的厚德施恩。

    功劳奖赏,能者得之,新君在这一点上做到了精准划分,一应举措很能服人。

    但在这样的太医局待了七年,华施闲却有些厌倦了。

    或许他正心处的这种状态若被公开,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指责他不生活太稳定无忧了,才会冒出这种不知报答皇帝知遇之恩的散漫念头。但绝对还有一部分人会附会他的这种想法,因为笼子里的金丝雀也会有跃出精致华美的鸟笼子,舍却饱腹而美味的食物,只求飞向广阔天空,将羽翼展开至最大限度的愿望。

    不止一个御医有类似华施闲心里的这个念头,区别只在于偶尔想想,还渐渐每一天都会这么思酌个把时辰。

    投身皇宫大内御医院,活动范围也就固定了,不能像目前大约只生活在传中的那位药鬼廖世一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而医道的上潜力,明显还不止那几万言御用医门收录的医书之中,而在于广阔的大千世界里。京都医士虽盛,却还远远不够概括整个医业的能量。

    身为皇家荣誉医官,上享耀目身份,至下却不怎么方便收徒。医官收徒弟得走一套较为繁琐的章程,因为这道门槛,虽然能入门的医童生员品性上都不差,却又免不了会错过一些出身虽低,但头脑思维方式却有习医天赋奇才的苗子。

    由皇帝钦点的御医,轻易还不能接诊平民病患,但从侧面角度来看,病人的复杂程度可以提升医者的经验和医技的。目前华施闲待在太医局,除了使弄的药材都在采办入宫以前精拣过的,连治疗服务的对象也固定的那几位,轻易不能有、或者根本就不该去设想新的尝试,这实在大大禁锢了他求进步的意愿。

    而最令他烦闷生郁的,就这个比较固定的医治服务群里,就有一个二皇子王泓这样的老病号。

    二皇子的虚弱之症一直未见彻底康复,时常反复的病况令医界名门之后的华施闲内心很受打击。

    虽然太医局里的众位御医对此事的态度渐渐都摆到一个台阶上,那就皇子的虚症乃天生不足,后天医术只能尽力做到保养维持,要想断了这虚症的病根,怕得医术逆天了。

    但逆天的医术,恐怕又不寻常人消受得住的,譬如多年以前,药鬼廖世能一把药使垂死的前朝太后立时苏醒,气色也鲜活起来,但那却成了回光返照之迹,不消一月工夫,那位老太后就病死得彻底了。

    有此前车之鉴,那么众位御医之中无一人治得好皇子的虚病,虽无功劳,但也不能被评为失职还只能继续吃干饭。

    药鬼廖世十多年前自天牢释放后,就一直没再被找回京来。没人提议让他试一试、兴许过了十多年,他已经将医治前朝死鬼太后的那套法子精进许多,他果真就能治得皇子的虚症彻底断去病根了呢?

    没人提,似乎也正证明了,无人能改变二皇子缠绵于病榻的现状。

    但华施闲不这么想,他出自医界世家,家族行医理念一代又一代传递了百余年,常听祖辈以及父辈在耳边谆谆叮嘱,这理念就已如烙刻在脑海里。

    疾病就有医治之术。

    只再发掘精确治愈手段之前,或许需要不止一次的尝试,以及还可能纠正一些错误的方式。

    但现在他身在太医局,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或近乎断绝了,空留许多种设想积存在脑中,令他思绪膨胀难受。

    三年前,二皇子王泓随御驾去了一趟东海岸,观看春季海运启行大典,回来之后毫不出奇的病了一场。但那次生病换来的结果却有些离奇,因为自那次生病康复之后,皇子仿佛与常年困扰他的虚症渐行渐远,保持住了比较强健的身体状态,并且这种良好状态已经有将近三年未改了。

    这个充满奇异色彩的事件,自然避不开太医局众医员茶余饭后偶尔拿出来谈论,使皇子经年宿疾缠身的虚弱体质大为改良的原因,渐渐也浮出迷雾之上。

    原来,三年前同属皇庭九医之列的叶御医请辞的原因,不因为他不慎坠马伤了脊骨,不能再行长期站立之事,而因为他在那次观礼回来的路上,擅自给二皇子用了一剂猛药。

    这猛药堪比药鬼廖世的手段,二皇子那天会病倒,也大致因为用了这种药的原因。否则二皇子即便体质再虚,也不至于只吹了一阵海风,回来就病得那么严重。

    ——若真如此,陛下可能根本不会把他往海边那种多风的地方带吧!

    这叶御医的一次尝试,总体而言,治疗结果还非常可喜的,但叶御医却因为这次尝试付出了严重的代价。

    饶陛下以往明显对这位御医特殊有待,这位御医也一直主要负责日常为二皇子疗养身体,可一旦事及一位皇子的安危,陛下对此人就没有多大的宽恕了。陛下唯一只谅了当时叶御医堕马之伤较重,不承刑罚,但将他从太医局除名的旨意却没有一丝缓转的余地。

    不过,论及此事,目前又还存在两个疑团。

    叶御医为什么不迟不早,偏偏赶在观礼回来的仪仗队微微颠簸着的御驾辇车上,给二皇子用那么猛的药剂?万一出了什么剧烈状况可怎么办?来不及送回补救药材足备的宫中了啊?

    这也许还陛下真正动怒的原因,叶御医这不止大胆,还有失严谨,有些视人命如儿戏的意味。这种影子只要有一丝出现在为皇子治疗的过程里,便足以获罪。

    另外一点疑团就,叶御医虽然在陛下的愤怒情绪中被除名了,他头顶的御医耀眼荣光已经反扣过来,变成一团羞耻的黑云压顶,可从某个角度来看待此事,他却正得到了华施闲期待的那种身脱牢笼得自由的愿景。

    但时隔三年,叶正名不但没有远离京都这个对他而言充满非眼光的都城,漫步去游历四方,他反而还在京都设立了一个固定了位置的医馆,就命名为“一叶居”。

    并且在“一叶居”立世将近三年,终于也积攒起一些美名了,叶正名又表现出了一种不爱惜自己羽翼脸光的态度,接诊病人越来越挑剔,许多不治的规矩。

    真不知道这位前任陛下最信赖的御医心里怎么想的。难道擅用悍药怪药的人,就都如药鬼廖世那样思想过分异于常人?还因为三年前陛下对他的态度瞬间发生剧烈反差改变,在这种天子施压下,叶医师一惯平稳如山的情绪心灵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微微扭曲了?

    总之,不论如何,纵观发生在叶御医身上的事端以及延续变化,都如凿子刻在石头上的文字那样清晰而坚定。不要尝试在皇子贵族们的身上试用还不完全成熟的医治技术,哪怕像那位陈御医,用过的“猴蒲草”何止上千枝,但就因为一点失误,几乎等于引火烧身。

    ————

    林杉的面前没有摆酒盅,只摆了一只浅口白瓷盏。从瓷盏旁搁着的那只茶壶看来,盏中液体不老黄酒,而老茶汤,深褐色的茶汤还证明着它的滋味恐怕并不如何微甘而爽口。

    但面对一桌距离之外飘扬传来那么浓郁的酒香,即便林杉未饮一滴,却也有些醉了。

    如果不有廖世在开席之前给他的那瓶药,他当即服了一粒,才能撑着精神,否则他现在恐怕已经醉晕过去。

    陈酒刚刚拿出那酒壶时,林杉还有些高兴,并非因为他也要来上一盅,而他想让廖世喝醉,便能再令这老头儿耽搁一晚上。离别在即,下一次见面不知三年后,还又过一个五年,林杉望着廖世仿佛从十多年前就一直未变过的干瘦模样,忽然心生一种浓郁的愁绪。

    廖世花了将近十年时间,疗好了那孩子从母胎中带出来的极恶剧毒,毒素散失后,她还因此得了一副百毒不侵的特殊体质。他却因为一直在怀疑廖世与那孩子母亲的中毒原因脱不开干系,对这位长辈还不能聚起太多感激。

    三年前,廖世在他火灼伤情最危急的时候,冒着被京中隐敌围剿的危险回到十多年未踏足的京都,来到他的面前。会诊、研讨医策、配药涂药……干瘦老头儿每天只睡两个时辰,还拆成了四次只略微瞌眼靠坐一会儿,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他对此心里很感激,但那种感激之情一直有些飘忽,只停驻在口头上。

    飘忽的感激之情,令他常要怎么来报偿这脊背佝偻、面目也有些丑陋的老头儿,但他一直以来却什么都未做成。这除了因为廖世不恋权势,也不缺钱花,以及送他女人既他不喜欢、也对别的女人来可以逼得她们选择上吊来抗拒的事情,还因为他实在太热忱自己的事情了。

    而他不够热忱筹备报偿廖世的事,终究还缘于廖世这个人对他而言,还不够重要吧?

    但等到廖世要走了的时候,他那种一直只挂在口头上的感激忽然落到了实处,心里涌出深沉的离别惆怅。

    他陡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似乎对别人的索取总大于回报。药鬼老头儿帮他做了许多事,他不但没有实际的偿报什么,临到老头儿要离去远行的最后时刻,他还要索取老头儿有些仓促的出发时间,只为缓一缓自己心头的惆怅。

    林杉……林安远……其实你的心肠,并非你给人看到的那么温和,而有些狠吧?不,非常狠。

    当值的珍惜的人还在身边时,你从不知道多爱惜一分;只有等到失去的时候,你才又懊丧……这就典型的自酿苦果、自作孽受!

    活了三十五年,这一点作恶于人、作罪于己的劣性,一直就未改变过!

    坐在对面的廖世目光从陈酒那儿回来,才片刻没看这边,老头儿忽然发现,与自己对坐的这个面庞虽然还比较年轻、但肩后长发间已隐现银色的男子,刚才还只轻轻覆在茶盏边沿的手,忽然用力攥紧,修长的手指绷得指骨僵硬,手背青脉微突。

    “唉……”廖世忽然叹了口气,悠然道:“老头儿还不喝了吧,再喝下去,我怕你醉的身,我丢的命。”

    循着廖世的话音,林杉收回了渐染愧疚感的思绪,微微定神后,他忽然道:“在这里,谁敢动你?”

    廖世微愣。

    “不论叔父刚才的,否只一句酒至微熏的戏言,愚侄都先把话摆在这儿。”林杉抓起手中茶盏仰脖一饮而尽,入喉虽然苦涩的老茶汤,他却饮出了烈酒之兴。将茶盏拍在桌上,他道:“谁敢向你拔刀?若我的下属,我让他在旋木车上单臂倒立三天三夜;若别的人,我定然派下属去绑了他来,押其在旋木车上单臂倒立五天五夜!”

    想起林杉话中提到的那种旋木车,具体运作起来个什么玩意儿,廖世只觉得脑中忽然一阵天旋地转。这种林杉用来练兵的工具,他也曾爬上去玩过,那群无聊到心生恶趣味的兵娃子实在可恨,递他上去就不放他下来,让他在上面一直转了三个时辰……

    然后林杉得知了此事,将那一小队恶趣味的小兵从几千人的军队里一个一个查了出来,虽然看上去不残酷、但实际上极为可怖的惩罚很快发令下来。

    那一天北三路军十九分队五千兵卒都没有操练课业,而领受了另一种有关操练心性的军令。在宽敞的练兵场上,全体兵卒站出整齐但很薄的方阵,尽可能让每一个兵卒都能观看到那几个小兵在旋木车上转啊转。

    平时众兵卒每天只用练一个时辰的旋木车,那天那几个小兵则在上头转了一整天,立即从可恨的小兵变成了可怜的小兵,当天回去呕吐了好几天。此后那几个小兵看见廖世就像看见急速旋转的铁蒺藜,一个个只目光触及就逃得老远,生怕稍微近身便被剐掉一层皮。

    “你的下属转三天,别人的下属多转两天,还有些区别的啊。”

    廖世本来想,如果他依了林杉的建议与请求,回京给王家那个病秧子次子治病,然后不慎治死了那个可怜孩子,那孩子的皇帝亲爹召人砍他时,林杉还能不能做到如此硬气的救他。

    但这个念头在小老头儿的脑海里转了几圈,最终还搁下了,只挑了句无足轻重的话出口。

    不能再将话题扯远了,要尽快打住,真的不能再耽搁时间了,眼看外头天色,已经到了必须立即启行的时辰。

    林杉面色稍缓地解释道:“也不能罚得太重,连转五天可能会伤人病卧半年的。自己的下属还要驭用,别人的下属就管不着了。”

    话刚完,他就看见廖世站起身来。意识到老头儿真不再留滞了,他当然也跟着站起身,却不自禁地肩头一晃。

    坐在一旁茶案边的陈酒也已经随着廖世的离席而站起身来,见此一幕,她当即放下手中一直攥着的灰色酒壶,脚步轻快走到林杉身边,扶住了他的臂膀。

    林杉却微微抖手,使其松开。

    陈酒神色深幽地看了他一眼,既担心,又有些微恼意。

    廖世看见了这一幕,又无视了这一幕,他有一双妙手,配制了类别纷繁的药剂,许多毒物到了他手里变成救人的灵药……但这不表示他能代月老来牵线搭缘,他自己都还一个老光棍。

    无视掉眼前这对总也迈不近最后那一步的男女刚才相顾流露出的那丝小情绪,廖世默然片刻后,脸上舒展开笑容,干瘦到皱纹都挤成一团的脸上皮肤,那由风霜刀刻就的沟壑就更窄而深了。他展笑道:“五十年的老酒啊!南国大地十多年前连绵战事,催得这种极品所存极少。在这种酒气面前,你还能一直保持清醒,看来我给你配的那瓶药成功了。”

    林杉忽然道:“既如此,否我今后也可以小酌一杯?”

    廖世脸上的笑容立即灰飞烟灭,不停摇头道:“这克制之药,只暂时麻痹了你的某种只觉,并没有多少治疗效果。你敢喝酒,还跟喝砒霜水差不多,对你的身体损害极大。”

    林杉似乎并不太重视药鬼老头儿危言耸听的叮嘱,依然眼含笑意,又道:“好吧……可叔父只留了一瓶给我,好像有些不够吃。”

    “你以为这药可以当饭吃呐?”廖世微霜的稀疏眉毛一挑,“老头儿早年虽然与你聚少离多,却一点也没大意你的脾气。倘若多给你留几瓶,你就不一次服一粒了。”

    话到这里,廖世就又蹙起了眉头,眼皮稍稍下压,使双眼变得有些狭长起来,以这种极为凝聚因而也给人一些刺伤感的目光盯着林杉,再才接着道:“我可警告你,药鬼之名并非全他人的诅咒贬低,我的药确实都有毒的,大多数人消受不起,没有我看着,你也别乱来。”

    话语微顿,药鬼老头儿目光微偏,看向了林杉身边的陈酒。当他的目光落在这个不着丝毫粉黛、素面朝天却仍掩不了那眉睫鼻唇柔美弧线的女子脸上,他眼中那种凝聚的锐利就自然如微波散在湖面,眼皮仍然下压着,却因为满脸的笑意所致。

    老头儿笑着道:“酒丫头,你把那壶酒送给叔,叔等会儿就告诉你,这个疯子最可能把那瓶药藏在哪四个地方。”

    “他不疯子,你也还不我叔。”陈酒觉得,当廖世望着她出那番话时,他脸上的眉开眼笑顿时变得充满了不怀好意,所以她虽然脸上挂着淡淡笑意,还给这佝偻老头儿的话里拒绝的意思十分明确,“再者,我不擅长偷东西,我要的东西只会亲自去找、或当着人的面去求。”

    廖世撇了撇有些失去了皮肤弹力而下耷的嘴唇,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语里好像有得罪这女子的词汇,所以一向性情柔和的她才会忽然变成了带刺的蔷薇,这么不亲善。

    既然林杉不要人扶,陈酒也就不管他了,径自走回茶案旁,伸出双手,重新将那灰色酒壶攥起,掌指微微用力的样子,仿佛生怕一不小心摔碎了那只看起来并不美观的酒壶。

    在陈酒去取壶的时候,林杉朝门口一名侍卫抛了个简短命令,那侍卫立即退走,去隔壁书房请严家小公子了。

    攥着酒壶的陈酒转回身来,注视着廖世慢慢道:“不小酒吝啬。廖叔叔能一嗅就品出这酒的年份,想必不难看出这酒壶上的陈旧岁月痕迹。当年的陈家酒庄,所有置酒器物都自己设计烧制的,而这只壶就正我祖父的作品。虽然它与进步到现在的陶器制作工艺相比,丑得似乎只能当小儿尿壶,但如今这世间却仅剩此一壶了。

    仅此一壶,不因为酒庄里的藏品都毁了,实际上还有一处秘密的深窖保存完好。这也陈家的酒勾兑技术最大的秘诀,陈年原浆一直都保持在十、二十、三十这三个年份。但起来这壶六十年的老酒原浆虽然只有一壶,也不最珍贵的。”

    “贵只在这丑陋的壶上。”轻轻叹了一口气后,陈酒才继续道:“这陈家酒庄奠基时的藏品,早些年酒窖里的原浆都买的,而从这一壶开始,由陈家自酿储备。为了纪念这个日子,祖父把大拇指的指印摁在壶底,父亲出生时,也将拇指印摁在上头,最后我,虽然身为女子,亦将大拇指印摁在上面,视为成年后仍能以女子之身继承酒庄延续于世。

    这里的酒,我并不会吝啬于敬献给廖叔叔享用,或者今后廖叔叔有空暇回到京都,陈家秘藏酒窖里的那些陈年原浆都可以敬献给廖叔叔享用,但这壶不能给你。酒可以再造,壶却不能,这只壶定格了我陈家三代人的记忆,但只要它存在,我陈家行走于世上的痕迹就能一直存在。”

    廖世脸上的笑容渐渐收了起来,神情渐渐变得郑重,认真地道:“难怪三年前那么紧要的事头上,你还不放心把这易碎物放在那处极隐秘的深窖,一定要带在身边一路颠簸千里。”

    陈酒刚才解释了很多,此时听廖世认同了她对这只酒壶的态度,她却不再一个字了。

    这时廖世忽然又抬起一只手来,脸上情态也陡然逆转,一边急速摆动着枯枝般的手,一边语气有些含着耍赖前兆意味地道:“不、不,我陈家丫头,你不想把它给我,也不能这么恶心我啊!比拟什么不好,你偏它像个尿壶,壶口留得这么小,能尿得进去吗?”

    就站在一旁的林杉闻言不禁莞尔。

    “既然您都已经看出它不能作那种壶,那您就当小辈刚才的那个词儿只一时口误好了。”因为刚才话语间勾起一段家族不幸史,陈酒眼中泛起一股潮湿,此时那潮意还未退去,她却又被廖世的话逗乐了。

    冲廖世有些顽态地眨了眨眼,陈酒眼角挂着两滴极细莹泽,微笑着又道:“只有壶口够小,才好封泥窖藏,这早年老陈家酒庄的一大特点。还有一小秘密可以告诉您,陈家的酒全都串在架子上,瓶口朝下倒着放的,这样一旦有溢液,就明窖藏失败,会被挑拣出来。所以如果廖叔叔今后在哪家陌生的酒肆买到号称老陈家幸存的老酒原液时,一定要用比看壶口封泥更仔细的眼神,看看壶底有没有刮痕……”

    “哎……”不等陈酒把话完,廖世忽然哀叹一声,喃喃道:“能别再提壶的事情吗?”

    陈酒依言不再话了,但在廖世看来,她微笑着的脸庞似乎写满了句子,并就展开在他眼前,他无法做到避之不见。

    “我忽然发现……”沉默了片刻后的廖世忽然道,“……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你就跟着这小子学坏了。”

    陈酒甫听此言,柔顺的目光微凝,她偏头看了看林杉,然后又回转目光看向廖世,虽然没有话,可眼神里已经写满了“否”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