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金陵之战(三)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啊”的惊慌声响彻德仁殿,惊醒小皇帝李煜。“母后,发生什么事了?”他问。

    钟太后慌忙道:“没事,没事。”

    紧跟着北门探子来到,“蜀军已破宣武门!”

    “啊”的惊慌声穿透德仁殿,响彻在金陵城的上空。

    “或许,或许林大人可以将敌军赶出去!”有大臣侥幸地道。

    或许,只是或许。金陵城在厮杀声中度过最漫长的一夜。

    无人离去,无人敢离去。大多数大臣都已双腿发麻,坐在地上。

    天明,终于又有探子疲惫不堪地跑来,“杜将军被俘!”

    紧接着探子来的频率明显快了很多。

    “林大人被俘!”

    “蜀军正向皇宫奔来!”

    “蜀军已近皇宫外城!”

    没有人坐得住了,惊慌爬起,双目茫然,不知所措。

    钟太后望向熟睡的李煜,叹气对韩熙载道:“韩大人,你说该怎么办?”

    韩熙载手握着降书,没有直接说,问另两位辅政大臣,“徐大人,潘大人,你们觉得呢?”

    两人相望,摇着头,叹着气,却不敢拿主意,背那恶名。

    好吧,坏人由我来当。韩熙载摆摆手,平息众臣的喧哗,展开降书道:“诸位,我已起草好降书,现在宣读,若无异议,便盖上玉玺。”

    说完,他便开始宣读起来,悲愤和痛苦之心溢于其中。

    读毕,望了眼垂头丧气,毫无表情的众臣,转向钟太后,举起降表,道:“为我大唐,为我金陵,臣请降!”

    钟太后忍住泪水,道:“准降!”然后推醒李煜,道:“从嘉,醒来吧,咱们该离开了!”

    李煜睁开眼,点点头,没有一丝忧伤。从他登上皇位那天起,他就在苦苦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咱们都该离开了。韩熙载手拿盖过玉玺的降表,李煜亲自捧着玉玺,钟太后陪在身旁,徐炫、潘佑领众臣低头行在后,缓慢向宫外走去。

    蜀军已到皇宫外城,李延厚、李谷以及王赟、王全斌等将都已到达。

    宫门打开,韩熙载高举降表而跪,李煜、钟太后等人皆跪,宫中所有人都低头跪地。

    李延厚下马走向前,接过降表,微微一笑,率众进入南唐皇宫。盛极一时的南唐从此消失。

    唐亡一日后,金陵的所有战斗结束。蜀军占领所有重要地点,并开始改换旗帜。

    唐亡二日后,百姓打开紧闭的门,小心翼翼地出门查看。却见蜀兵秩序井然,夜晚竟卧地休息。这是支奇怪的队伍,这是支可以信赖的队伍。百姓心中有了基本定论。

    唐亡三日后,消息到达成都,大蜀欢腾一片。关于李家皇室及南唐众臣降后的安排,孟昶的旨意早已去了金陵,他相信李延厚、李谷等人会做好金陵一切事务,平安过度。

    唐亡四日后,南唐降臣们被规定在府中候命,等待安排。

    唐亡五日后,李延厚、李谷开始着手对降将、降兵们的基本整顿。足有六万多,是个繁琐的工作。并下令对伤亡人员进行统计,不论是蜀军还是唐军,都必须如实记录上报。

    唐亡六日后,韩熙载、徐炫两人出府,找到李谷,表示愿追随李煜,恳请应允。李谷笑道:“关于二位以及另几位重要唐臣由皇上亲自安排,我可不敢私自做主。”

    “那就请李大人向皇上转告我俩的意思。”韩熙载诚恳地请求。

    李谷摇头一笑,“韩大人,皇上的脾气你不是见识过吗?我有那个能力转变他的想法吗?”

    两人叹气离去不久,潘佑又找来。从怀中掏出那硕大珍珠塞向李谷,“李大人,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李谷未收,冷冷问道:“潘大人,我蜀军入城也有几日,你难道没听过我皇的‘三杀’?”

    潘佑忙道:“记得记得,蜀军纪律严明,金陵百姓都拍手称赞呢。”

    “那你为何想要我的脑袋?”李谷问道。

    潘佑大惊失色,慌忙道:“潘某绝无此意。李大人,我送你此物,心甘情愿,并未犯‘三杀’啊。”

    “呵呵。”李谷笑道,“你是降臣,我收受你的礼物,在我大蜀,也算强占。”

    潘佑目瞪口呆。

    “潘大人,你放心,我大蜀官员的任命凭的是自身的才学,治政的本事,而非其他。”李谷道,“潘大人,如果这个观念你不改,在我大蜀是要吃苦头的。”

    “我改,我改。”潘佑收回珍珠,忙不迭地道,“还望李大人原谅潘某的无知,我实在是有心报国才想出此等主意。我改,以后一定会改。”

    望着潘佑离去,李谷深感肩头重了许多。换旗帜容易,改变原有的观念任重道远哪。

    唐亡七日后,钟太后、李煜及部分宫人离开皇宫,入住城外西郊一处大宅内,那里靠近清凉寺。李煜的画没受一点损坏,成为他之后很多年最好的同伴。偶尔他会到清凉寺倾听文益大师的禅客,虽不是弟子,却破例允他坐于彻玉身旁。钟太后气愤丈夫的懦弱无情,至死未去清凉寺。

    后来李煜成为著名的诗词大家,书画巨匠,并结婚生子,在后面会略有交代。

    唐亡八日后,李延厚等人去见林仁肇、杜真等被俘将领。林仁肇与王赟对望,不禁想起攻破午门时的情景。

    在蜀军如潮攻势中,王随武的“装甲火炮”缓慢向城下移动。

    林仁肇盯着这些从未见过的怪物,心中一颤。大蜀超乎人想象的利器太多了,莫非这也是之一?“弓箭手,密集射那物!”他大喊道。

    万箭齐发,射了过去。然而碰到那层厚厚的甲,纷纷落地。

    “加快速度!”王随武亲自走在厚甲中指挥着。

    又一轮箭矢无功落地。林仁肇有些着急了。云梯上蜀军正奋不顾身地向上拥,城下是难以计数的蜀军。

    “后撤!”见火炮已近城下,王赟不愿做无谓牺牲,向旗兵下令。

    蜀军瞬间有秩序的向后退。林仁肇疑惑不已,难道又一波攻击结束?猛地想起那些怪物,探头向下一望,已到城下。

    “轰!”王随武的火炮首先发火,轰向坚固的城门。紧跟着,所有火炮发出巨响,开始蹂躏金陵厚重的城墙。

    林仁肇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其他唐兵见识过的可不多,吓得纷纷掩耳。

    “轰,瞄准了轰!”连续几炮,城门纹丝不动,王随武火了,亲子装上火药,大喊道。

    又是几炮,终于见城门露出小洞。王随武大喜,“快,就要成功了!”

    林仁肇猛然醒悟蜀军的意图,大叫道:“快加固城门!”自己已亲子跑了下去,到了城门,指挥士兵用横木和巨石来撑住城门。

    又是一声巨响,士兵们扔下手中之物,慌忙向后退。

    “不要怕!”林仁肇大喝道。双臂举起根横木到了城门往上一撑。

    “轰隆”一声,震耳欲聋,将林仁肇震飞好远。城门倒塌。

    见此情景,林仁肇大喝道:“拿钺来!”

    接过双刃钺,林仁肇横钺立于中,大喊道:“来吧!”许多唐兵被感染,举起手中刀枪站在他身后。

    见城门倒塌,王赟发出总攻令,并已跃马当先冲了过去。

    蜀军呐喊着冲向金陵,如汹涌波涛,似滚滚洪流。

    王赟纵马入城,便见林仁肇威风凛凛,如天神般矗立。

    “林将军,我们又见面了!”王赟已下马持棍走了过去。

    林仁肇毫不畏惧,大叫道:“若想进城,请从林某的尸骨踏过去。”

    王赟回头大喊道:“我与林将军切磋,不论生死,任何人都不许相助!”说完,扬棍冲向林仁肇。

    林仁肇毫不示弱,大叫声:“都向后退!”迎了上去。

    两人又一次精彩绝伦的决斗开始。“力劈华山”“猛龙出海”等等很平常的招式,在两人手中却虎虎生威,震撼人心。

    两人的腾跃将城门洞堵住,但可别忘了,城墙早有多出被轰出大洞,并出现多处倒塌。蜀军入城的人数和速度没有减缓,各处出现激烈的厮杀和痛苦的哀鸣。

    林仁肇身后的士兵渐渐离开,有的去阻挡蜀兵,有的可能已逃跑。

    周行逢从别处入城,杀到城门处,见二人拼杀正酣,大喊道:“王将军,你安心在此,剩下的交给我们了!”

    王赟挥棍隔开林仁肇的猛力一劈,大笑道:“好,劳烦各位!”

    “杀向王宫!”周行逢大喊声,率兵继续向前冲去。

    蜀军进城了!林仁肇的思维开始混乱,情绪开始躁乱,招数开始紊乱。在王赟连续几棍的猛压下,连退几步。

    “林将军,那些都不是你能控制的。”王赟收手,道。

    林仁肇急促喘息了好一会。是啊,那些岂是我能控制的?我想凭一己之力挽救金陵,可能吗?

    王赟继续道:“林将军这几日未好好休息,体力大大减损,王某不愿趁人之危,请林将军稍作歇息后再开始吧。”

    林仁肇苦笑道:“不必。”说完,扬起双头钺劈了过去。

    王赟无奈举棍横挡,两人的精彩表演再一次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