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归一(十)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杨继元继续道:“我是不忍心老弟为这垂死的宋王朝殉葬哪!”

    “不错,就因为岳丈有心救你,我蜀军一直未尽全力攻这东门。”王昭远道,“也是岳丈为你求情,我才会在今晚与将军相见,为你指条生路。”

    戴兴瘫坐下来,良久良久。

    杨继元、王昭远望着他,给他思考的时间。

    戴兴终于说话,摇头指责杨继元:“杨兄,你找了这么棵大树作靠山,为何不早告诉我?”

    两人未明白他这话意思。

    戴兴急急地望着杨继元,暗示道:“你为你女儿找了个好女婿,我,我……”眼神不断提醒。

    杨继元猛然醒悟,“哈哈”笑道:“对了,戴老弟,令妹芳龄?”

    “二九。”戴兴见他明白过来,笑答。

    “比小女年长一岁。”杨继元点头道。

    王昭远仍很糊涂,他身旁的杨红妹已听出其中含义,很识大体地对戴兴道:“戴叔叔,若姐姐过门,红妹愿意为小。”

    “不可,不可。”戴兴道,“这怎么可以,只要王公子愿意收留我妹,我已心满意足。”

    王昭远听明白了,忙摆手欲说。戴兴已抢先对杨继元道:“杨兄,若此事你不帮老弟,那我宁愿战死,也不会降。”

    “包在我身上。”杨继元一拍胸膛。

    王昭远只好不再说什么。

    赵光义也不再说什么,望着下面的文武官员,心情反而平静。大辽援军的失利已击碎他心中最后那点侥幸。

    “或许各地的勤王之军就要到了。”张居正道。

    “那就好,那就好。”众臣纷纷点头。可是有几个会相信这个“传说”?

    “不错,只要再坚守几日,他们便会从各地杀来,到时里应外合,必可将蜀军歼灭。”赵光义似乎相信。

    “那就好,那就好。”众臣仍是这句。

    赵光义站起,“大家随朕前往城头。”

    “东门攻势略弱,前往东门吧。”已被委任为太原防御总指挥的傅潜道。

    “哪里攻势最猛?”赵光义反而问道。

    傅潜忙答:“西门。”

    赵光义已离宝座。道:“前往西门。”出殿时,他回头望了眼龙座,似乎要永远地记在心里。

    西门防守的禁军将领王超和高琼见皇上与众官前来,慌忙前来拜见。

    “诸位辛苦了!大家再坚守三日,各路援军便会到来。”赵光义朗声鼓励道。

    满脸尘土的王超和高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守城将士跟着齐呼。声音传到城下蜀军主帅王全斌耳中,他冷冷笑道:“看来赵光义来了,好,加强攻势!”

    蜀军攻势更猛。

    王超、高琼,包括傅潜等人都已去指挥战斗,赵光义望着漫山遍野的蜀军,目光凝聚,是不甘,是不愿,更是无奈。

    夜深,凄冷的北汉旧皇宫内,赵光义问王继恩:“准备好了没?”

    年迈的王继恩忙答:“皇上,都已准备好。”

    “也就这两日了!”赵光义苦笑道。

    王继恩犹豫下,突然跪地道:“老身年迈,恳请皇上让奴才留在太原吧。”

    赵光义站起,冷冷道:“朕说过要带你了吗?”

    王继恩忙些恩,“多谢皇上!”

    话音未落,只感到胸膛一阵冰冷,一柄剑刺穿他的身体,剑的主人正是赵光义。“你知道得太多了!”他看也不看这位老公公的尸体,走出。

    “明晚东门入城。”王昭远回到大营,笑着向孟昶禀报。

    孟昶竟无喜色,“昭远,你可知罪?”

    王昭远一愣,“何罪?”

    “常言说这婚姻大事,必须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你呢?”孟昶问。

    “这不是形势所逼嘛。”赵普在旁道。

    王昭远忙顺势道:“是啊,皇上,臣也是被逼无奈啊。”

    孟昶摆摆手,笑道:“不要讲理由。我那弟妹呢?”

    “还在城中。”王昭远答道。

    “呵呵,不知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啊?”孟昶故意相问。

    王昭远面红耳赤,低头道:“是两个。”

    众人惊奇望着他,齐道:“不是一个吗?”

    “我也是被逼无奈呀。”王昭远叹气道。

    次日蜀军只在形式上草草攻了下城,便停歇。傅潜大喜,入殿向赵光义禀报:“皇上,援兵就要到了,蜀军不再全力攻城。”

    众官员纷纷点头,露出喜色。

    赵光义也欣喜地道:“好,这就好。”他的内心可不是这样想的。这是蜀军的惯用招数,只能说明他们已找到破城之法。

    夜晚,杨继元和戴兴下令打开城门,守军将士们竟毫不反对,似乎早就想结束这没完没了的厮杀。

    “入城!”孟昶下令。蜀军浩浩荡荡地冲入城内,杀奔皇宫。

    与此同时,另三处蜀军也迅疾向城池发起攻击,一时间太原内外杀声震天,回荡在苍穹之间。

    张居正是个尽职尽责的官员,虽是文官,听到这四处巨响,忙起身宽衣提剑出府,前往皇宫。

    “老爷,你这不是白白去送死吗?不要去了。”夫人在后喊道。

    张居正停下,走回叹气道:“若我不再回来,你便带两个孩子回江陵老家。蜀军不会伤害妇孺的。”说完,昂头走去。

    到了宫门处,遇到正匆匆纵马而来的傅潜及王超、高琼等将。傅潜向他喊道:“东、西门已破,张大人快些逃命去吧。”

    张居正毫不畏惧地道:“臣还未入宫向皇上禀报,不会逃的。”

    他们一听,道:“那就由张大人去禀报吧,我们先走了!”竟不入宫,催马逃窜而去。

    张居正心中好笑。大宋的大将竟是如此模样,难怪难敌蜀军哪。

    整理下衣服,便欲入宫门,却见从宫中跑出许多人,有嫔妃宫人,还有宫内的禁军士兵。

    冲出的人群差点将他撞倒,他抓住以为公公问道:“蜀军还未到,为何逃窜。”

    “你,你自己看。”那人向身后一指。

    张居正从门处望去,但见浓烟滚滚,宫内已四处大火。他吃惊着冲入,已到处是惊慌失措,尖叫不断的宫人。

    “张大人,快跑吧!”一位认得他的小太监向他喊道。

    “皇上呢?”他厉声问道。

    那小太监带着哭腔道:“谁知道呢,这火便是皇上下令放的。”

    如此之大火,几乎烧遍皇宫每个角落,必早有准备。张居正被浓烟呛得慌忙退到宫门外,在一侧静候皇上。

    很快连此处也燃烧起来,可赵光义没出来,太后、皇后及龙子龙女也没一个出来。

    皇上,皇上呢?张居正纳闷地想着。难道殉国了?

    大火的灼热将他逼得又退了很远,但他仍不肯离去,提剑站立。

    有大队士兵冲过来,当先将领长槊指向他,厉声问道:“你是何人?”

    “大宋兵部尚书张居正。”张居正并不隐瞒。

    “哦。”那将点头道。然后又一指燃烧的皇宫,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居正道:“皇上***殉国。”

    “最看不惯这样的。”那将怒道,“你自己要死,死了便是,这些房屋,那些花花草草干你何事。”

    “你是何人?”张居正反问。

    “大蜀符彦卿。”符彦卿朗声答道。

    他的名气,张居正自是知晓。苦笑下,将剑一扔,道:“你可以杀我了!”

    符彦卿一愣,“杀你作甚?”

    “我乃大宋兵部尚书,杀了我,岂不是大功一件。”张居正昂首道。

    “没那功夫。”符彦卿不搭理他。然后向身后士兵们道:“火势迅猛,难以扑灭,速将皇宫外围围住。除了赵光义,其他从中逃出的人皆可放行。”

    说话间,从内大喊大叫着跑出位浑身是火的人。

    符彦卿纵身下马,跃到他身边,将他提起翻滚几下,将火扑灭。

    那人连答谢也没,便跑掉。

    “符将军仁义哪!”张居正赞道。

    符彦卿走回上马,道:“我蜀军皆是如此。张尚书,我身后人马交你指挥,能救的人就帮忙救了。”说完提槊而去,去追杀仍抵抗的宋兵。

    张居正愣住。交给我?我是宋臣呀。然而他已情不自禁地指挥蜀兵们站立在皇宫外围。

    整整一夜,太原城内的厮杀终于结束,大多数宋军在此时识趣地选择投降。

    孟昶来到皇宫前时,大火仍在熊熊燃烧。“可惜呀。”他道。

    “赵光义***了?”王昭远怀疑地问。

    赵普摇摇头道:“按他的性格,应不会。”

    “哎,你是哪位?朕咋没见过。”孟昶突然发现一陌生人,好奇问道。

    张居正朗声答道:“大宋兵部尚书张居正。”

    “原来你就是张居正呀,很好,很好。”孟昶点头道。

    张居正又道:“昨夜我受符将军所托,帮助他维护皇宫外围安全。现已完成,请吧。”说着,说手一并举到孟昶坐骑前。

    孟昶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张大人为何说已完成了呢?朕看这火至少仍要烧一日,你继续吧。”说完,便走。

    张居正已知他便是大蜀皇帝,忙道:“那个,皇上……”

    “张大人莫要再喊,他困了,要去歇息。”王昭远笑着下马来到他身旁道。

    赵普笑道:“是啊,待老大醒了,你再对他说吧。”

    张居正哪见过这等君臣,傻傻愣住。

    王昭远道:“便由我这位大蜀的兵部尚书陪你这位大宋的兵部尚书,共同来维护此处安全吧。”

    张居正不知该如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