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第 187 章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却说巧姐儿住在乡下, 有青儿陪着玩,人际又简单,不必受旁人的冷嘲热讽,王狗儿和他媳妇还惦记着之前揭不开锅时凤姐给他们的接济, 现在种起地来还感激,说是拿当年荣国府给的银子置办的,比起在自己家里人人提起凤姐时候的刻薄来, 她只觉得农家虽累,却更自在。贾琏来接她时,她还恋恋不舍的,不想回去。

    刘姥姥道:“我的姐儿, 你是年轻, 有千金小姐的日子不过,还想着留在乡下吃苦不成。”巧姐悄悄地看了一眼板儿,也不言语。

    贾琏素来是风流场上经历过的人, 还有什么不懂的?想到凤姐之前提过, 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取的,取了这个名以后,病得确实少了, 刘姥姥也算她救命恩人了,将来巧姐的大事要是让刘姥姥帮着张罗, 她也愿意。当时他也只觉得凤姐是病糊涂了, 现在想想, 凤姐那么个要强不服输的婆娘, 说出这种话来,也是心知肚明,对未来不抱希望了。刘姥姥也确实当得起她这么看。再者说,如今贾家又算什么富贵人家呢?要不是平儿忠心,巧姐儿连个梳头的人都没有了。他叹了叹,又来谢刘姥姥。

    刘姥姥自是客气,只说是分内之事。

    贾琏心里一动,对她道:“她妈妈还在的时候,说将来这孩子的终身大事也要姥姥做主的。”

    刘姥姥连连摆手,道:“我那时候说着玩玩的,我一个乡下人,认识几个人?就是我们村里的财主,也就多几亩地罢了,姐儿这么个天仙似的人,又是这个出身,配什么人配不上?哪里轮得到我说话。”

    巧姐儿羞得躲去了屋里,板儿也有些急,只是不知道怎么说,贾琏一再坚持,刘姥姥心领神会,又客气了一会儿,到底还是用玩笑的口吻替外孙向巧姐儿提了亲,说完了自己也紧张,怕人家看不上他们农户,以后亲戚也没得做。但贾琏本不是迂腐的人,如今家里的情况也由不得他挑三拣四的,王狗儿家有田有房,自给自足,可比在想方设法还债的他轻松自在多了,他也没多余的力气去帮女儿张罗婚事,也就不存在什么看得上看不上了。刘姥姥一提,他也就应下了。

    王狗儿夫妇也没想到刘姥姥救了恩人的女儿,还能救出个儿媳妇来,当下感激不尽,连连应承会好好待巧姐。平儿倒是没想到贾琏这次会这么干脆,一面舍不得,一面又替巧姐儿高兴:“刘姥姥家是有良心的,如今也不愁吃不愁穿了,板儿和姐儿也算从小认识,算得良配了。就是嫁到大户人家,也不定比她现在快活。”

    宝玉叹了叹,平儿这话倒是一点没错,别的不说,就说巧姐儿的这些长辈姑姑们,谁又真的过得好了?迎春在孙家的日子就不提了,探春一去就没了音讯,如今是什么情况,家里人一概不知,贾母、赵姨娘相继死了,她那儿也不晓得,此生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就是当初说嫁得最好的湘云,如今卫若兰年纪轻轻的,一病没了,她也走上了李纨的老路——甚至没个孩子寄托,比李纨还不如,她又不像李纨那样从小被家里教导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本来就是最喜欢热闹,最爱玩爱笑的性子,如今一人守寡,娘家无可依靠,婆婆丧子后又不大好相处,今后可怎么办呢?就是宝钗,日后也……细想起来,不说黛玉,家里这些姐姐妹妹们,还真不如巧姐儿了,倒真的是“千红一悲,万艳同哭”了。

    可是黛玉,也是离了荣国府,才见了转机,说到底,是谁的错呢?

    贾政和王夫人等变卖了金陵的祖产,也急忙回到京里,去户部还上了欠债,算着家里的情况,日子还是艰难。也不只是他们家,如今就连那几个王府,都不好过,他们也是来了京里才知道,原来藏王染了风寒,一病不起,现在几个大儿子正在夺权。西宁郡王担心昌平公主的情况,想联合朝中势力向西藏试压,扶持自己的外孙,却被皇帝斥责“手伸得太长了”,说他意欲破坏中原与西藏的太平,其心可诛,夺了他的职,命他在家反省。

    当年昌平公主跟着藏王回来京里给上皇贺寿,是何等的风光,西宁郡王也是因为她,在几个郡王府里头也是头一份的尊贵,连探春被南安太妃认作孙女要嫁去蛮国和亲时,王夫人不舍之余,也不是没想过,以探丫头的能耐,若是能像昌平公主那样得了藏王宠爱,再生个一男半女的,家里也能跟着沾光。可现在,被几大家族交口称赞的昌平公主,先不好过了。

    其实谁都知道,昌平公主的风光,皆因藏王宠爱她,甚至老藏王自己也会说汉话,带动着西藏王宫里人人跟着学。倘若藏王没了,他的大儿子继位,昌平公主又能依靠谁呢?她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又饱受宠爱,自然是得罪了其他妃子和王子的,到时候恐怕给老藏王殉葬都好过勉强活着。况外族风俗又与儒家文化不同,在他们那儿,即位的儿子继承老子的妾室,都不算什么大事。昌平公主又怎么受得了呢?

    她尚且如此,探春在蛮国,又能怎么样呢?

    连北静王都不解了,对宝玉道:“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咱们这些人家,失了圣心,皇上看西宁郡王做什么都不顺眼了。否则,让有汉族血统的小王子继承西藏,不是对我朝百利而无一害么!”他说完,又想起宝玉并不是什么嘴风严谨的人,忠顺王的人问了问就出卖了琪官的位子,不禁有些后悔。

    宝玉心里叹道:“可见做官、封爵也就这样了,皇上一个不喜欢,什么就没了。”

    北静王见他悲观,笑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又在说这样的话。如今你家的情况,可由不得你任性了,趁早考个功名,来朝中助我一臂之力才好。”

    宝玉见他也这么说,顿时觉得十分没意思。可是现在谁都不好过,他也不便说那些让他人觉得丧气的话,也只好勉强笑笑。

    北静王见他没兴致,也不过多留他说了会儿话,便让他回去了。如今元妃没了,贾家又这个样子,贾宝玉若非天资聪颖,大家伙儿都盼他能金榜题名,其实也不是什么多好的结交对象。他要是不愿意,别人替他可惜什么?

    宝玉昏昏沉沉地回了家里,贾政和王夫人还在担心探春,又在说给南安太妃设路祭的事儿。他原想问“既然担心三妹妹,又和南安府结交什么呢”,但是想到之前遇到云渡时,他疲惫不堪的样子,又问不出口了。探春可怜,可老爷、太太又能做什么?他就算用言语刺痛了他们,也无济于事。

    什么忙也帮不上,只口头上怜惜的话,他还不如林妹妹一个弱质女流呢。

    北静王的那个问题,倒也不是没别的人问,蒋夫人怕马兖想不开,特特地请林徹帮忙劝劝。林徹也撇下了家里的一堆事,出来与马兖喝酒。席上道:“藏族与咱们不同,他们几个王都有势力,哪里会容得下异族血脉的人继承王位?何况昌平公主之子年纪也太小了,连自己的亲信的没有,勉强扶他上位,也会导致王族争权,不得安宁,反破坏了西藏和中原的太平,若是因此起了祸事,吃苦的还是百姓。”

    马兖为官多年,这些道理哪里会不懂,笑道:“我知你担心我,筹备着婚事还出来找我说这些。我只是心里郁结,并非那些看不清局势的人,更不会不顾大局,你且放心。”

    林徹问道:“这都多少年了,你竟还因此魂牵梦的,我实在是不懂。”

    “哪里就魂牵梦绕了?”马兖辩解道,“只是听闻她过得不好,难免会有些遗憾罢了。她本可有另一种活法的。”

    这话倒是真的,西宁郡王为了自己的官爵,把好好的女儿送去和亲,过了好几年高高在上、凌驾于人的日子,如今遭了反噬,也是他自食恶果。可是昌平公主当年,确有另一种可能的。她在西藏这么多年,也不是没为娘家尽力,可除了来给上皇贺寿的那次风光了一回,她便再没回过故土,背井离乡,那次风光她也引以为傲,只是回去后,当真不觉得寂寞么?

    林徹沉默了一会儿,叹道:“我是弄不懂你们了。”

    “你即将成亲,却连这些心情都不懂,真的好么?”马兖打趣道。

    林徹道:“我是不懂男女心情,又如何呢?我保她安宁喜乐,护她不受欺辱不就好了?这世上这么多夫妻,又有多少成日里把恩爱挂在嘴边上呢?”他持着酒杯站在窗前,指着楼下车水马龙,道:“马兄,你看这些出摊的小贩、运货的驴车、行走的路人,太平盛世多美。我不会风花雪月,我只想好好的描绘这种平凡的诗意。我的妻子若能懂这幅热闹的美,于我而言,便是最浪漫不过的诗了。”

    马兖心里一颤,瞧着好友眼里的星光,像是被震住了。

    要是,他妹妹也是他这样的想法,那怪不得太子殿下会选这样一位太子妃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tuqingqing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