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直到傍晚,李致远才写好了一份长长的奏疏。

    说起来为了写这份奏疏他还闹了个大笑话,把脸皮都丢尽了。

    他做官时间太短,做知县这等微末小官时没资格也没必要写什么奏疏,直到前不久当了巡抚,才真正需要和朝廷中枢乃至崇祯本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这就是他人生第一份奏疏。

    可他以前没写过这玩意啊,格式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实在不知该如何下笔,现在身边又没个文书帮忙,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教堵胤锡,这一问可就丢脸丢大了。

    李致远在现代受影视剧影响,无论是关于哪朝哪代的影视剧,总能看见不少皇帝们批阅奏折的镜头。

    所谓的“奏折”当然就是那种硬壳纸制成的长方形小本本,也叫“折子”。

    由于看得太多了,这个概念和名字早就牢牢地印在了李致远脑子里,所以在他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去请教堵胤锡之时,下意识地就问了个智障问题。

    “这奏折该怎么写?”

    堵胤锡听了之后简直莫名其妙,愣了半晌才疑惑地问李致远说的是不是“奏疏”。

    李致远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的“奏折”、“折子”其实是影视剧张冠李戴,至少明朝根本不这么叫,也没这么个玩意,心里大呼导演编剧们害人不浅,这回害他丢脸了。

    奏折,也可称作折子,乃是满清发明的一种官方文书,始用于顺治时期,在康熙时期形成稳固的制度,此后一直被清朝袭用。

    而明朝官员上奏用的都是奏疏和条陈,并不是奏折,也根本不是那种小本本。

    而是以昂贵的丝绢做底,再把自己需上奏的事宜裱在上面,外表看起来就如圣旨一般华丽,只是颜色并非明黄,而是以自身官衔来定色,有红、青、绿等颜色,以李致远四品文官的官衔,应该用红色。

    奏疏的内容可以是歌功颂德、议礼论学,也可以是报告工作、上陈政要,还可以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总之,应用范围相当之广。

    格式有一定要求,一般是先对陛下感恩戴德,再忆苦思甜、发誓赌咒一番,最后才言事。

    明白过来的李致远赶紧表示自己是嘴快一时说错了,可堵胤锡还是觉得匪夷所思,堂堂的巡抚竟然不会写奏疏,好在他最后还是指导李致远完成了这份奏疏。

    李致远深感身边没个掌管文书的帮手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记室、幕僚什么的是得请一些,于是第二天就从长沙府学、岳麓书院聘请了几名诸生,暂且充作他的私人文书,最起码能给他写的所谓文言润色一下,免得让人看了贻笑大方。

    之后李致远又写了一封信着部下骑快马送往婺源,告知留守的田四喜、毕安民、江明哲及周倩倩、卞敏儿等人,他将尽可能地在年底之前赶回婺源,之后就要带他们全部迁至长沙,让他们提早做好准备。

    婺源距长沙千里之遥,他们又拖家带口的,人员、行李物品众多,还得运送造好的鸟铳,估计得走十天半个月。

    现在已到了年底,也不好让人家大过年的匆忙赶路,干脆让他们在婺源过完年再启程来长沙。

    正好李致远正月还要去江南迎娶叶小繁,于是他打算取道婺源在哪里过完春节,再动身赶赴苏州。

    说起来其实明朝也是有寒假的。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还生怕官员们太闲了,在立国之初废除了前朝的“公务员”休假制度,所有官员一年只放三天假,分别是春节、冬至和皇帝生日。

    一年三天假,除了朱元璋他老人家自己,谁受得了啊,所以等朱元璋一死,朝廷就增加了公务员的假期,并且还增添了寒假,将春节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长至一个月。

    从现在开始其实就已经放假了,李致远也正是打算趁着寒假回江南结婚的,只可惜现在没有飞机和火车,求快就骑马,想舒适点就只有坐船。

    现在时局动荡,李致远抽不出太多时间,就只能忍受着寒冬腊月的酷寒,骑快马飞奔至江南。

    十二月十五日,堵胤锡出了安民告示,以官府的名义赦免了长沙各县被迫从贼之官吏百姓,长沙遂大定,士绅百姓纷纷回城。

    其后,李致远下令将此举推广至湖南所有府县,并调回分散在各地的大部分兵力,只在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四府分别驻军二千,如茶陵州、郴州等重要州县则分别驻军数百至一千,以震慑地方。

    又遵堵胤锡之建议,调湘西骁勇善战之镇筸营、永顺保靖之土司兵镇守常德,以为湖南之西北屏障。

    十二月十七日,张献忠义子艾四与左良玉麾下总兵马士秀,双方数万大军大战于武昌府嘉鱼县,马士秀又大败,仓惶逃回武昌。

    此前,张献忠已尽起其水陆大军三十余万,浩浩汤汤地撤离了湖南,自打败马士秀后,岳州又为张献忠所据,左良玉不敢与之争锋,只能固守武昌。

    十八日,张文所率领的一万五千人终于抵达长沙,至此,李致远的四万大军已经全部调至湖广。

    其中一万镇守在湖南南部府县,一万由张武率领,紧跟张献忠的贼军,盘踞于湘阴、岳州一带,两万驻守在长沙。

    此时的长沙可谓是重兵云集,李致远不顾冬日严寒,亲自带着部队,每日于长沙西城外的湘江岸边操练不歇,整座长沙城都能听到枪炮声、号角声、呐喊声,以至于冬日的长沙城似乎也火热起来。

    而大军驻守就意味着安定,且军队大多驻守在城外兵营并未进城,也没有什么扰民之举,越来越的士绅百姓重新回到了长沙城,一改前些日子的冷清、萧条,本就是大城的长沙迅速恢复繁荣。

    十二月二十日,张献忠再度弃守岳州,北渡长江到了湖北,与驻守荆州的另一路农民军马守应部合兵一处。

    马守应,绰号“老回回”,回民,本是明军的边军,后造反。

    明朝时回回已经遍布天下,在明末则大量起事造反,马守应就是其一,他很快就发展壮大至拥兵数万,活跃在河南湖广一带。

    在李自成势力极盛时不得已投靠了李自成,自罗汝才被李自成杀后,他虽然还替李自成镇守着荆州,但也惶惶不安,现在张献忠三十万大军入川要经过荆州,他也就顺势投靠了张献忠。

    岳州的贼军撤离后,张武立即率军一万收复了重镇岳州,次日又分兵三千收复临湘并驻守下来。

    至此,长江以南的湖广诸府已经尽数落入李致远的掌控。

    腊月的天气实在是寒冷的很,荆州的张献忠、武昌的左良玉以及长沙的李致远都无意再战,三方势力沿长江对峙,暂时稳定下来。

    如此一来,南方竟然出现了极为难得的和平安宁,似乎大家都可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

    注1:镇筸营:镇筸(gān),在今天的湖南凤凰县南,在湖南原属湘西边远落后地区,当地大多是外来商人屯丁和苗民混合居住,很穷苦,一贯被外人歧视和轻视,被叫作“镇筸苗子”。

    沈从文的在《边城》中描写的凤凰镇以前就叫镇筸。

    但是镇筸兵极为骁勇善战,以凶悍不怕死而闻名天下,都说湘人骁勇悍战,民风强悍,不怕死敢拼命,正所谓“无湘不成军”,而镇筸军是湘军中最精锐的军队,因此有“无筸不成湘”之说。

    注2:罗汝才、马守应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与李自成、张献忠都活跃在陕、豫、楚一带,这几家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时候联合共抗朝廷,有时候又闹矛盾,甚至是吞并对方。

    罗汝才:陕西延安人,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崇祯十四年,与张献忠不合,北上会师于李自成,取得了中原会战的一系列胜利,崇祯十六年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与李自成渐生不和,被自成所袭杀。

    马守应:回族,别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早年是明朝边军,与贺一龙(绰号“革里眼”)、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合军,称“回革五营”,李自成壮大之前,他的实力最强,在部队处于低潮时,曾两次投靠张献忠。崇祯十五年加入李自成阵营。

    崇祯十六年,农民军内讧,贺一龙、罗汝才为李自成所杀,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仍据守荆州,十七年春病死,其后,其妻子继续打着“老回回”的旗号,在湖北坚持抗清。

    ———————————————————————————————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廿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