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儒,字文优!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不过,赵云显然是想岔了。壮汉之所以如此说,不是为了让他的兄弟顾念赵云刚才手下留情,而是为了告诉他们赵云很不好惹!

    一招将其击败,赵云的实力可想而知,壮汉只是不想自己的兄弟轻敌而已。

    实际上,壮汉已经知道,自己等人今天的目的肯定是达不到了。之所以还要坚持等到自己的兄弟赶来,只是为了不在小弟们面前丢人而已。

    果然,听到壮汉的话,二人皆是一惊。

    赶来的大汉拱手抱拳说道:“多谢这位兄弟手下留情,饶我三弟一命。在下黑虎寨李全,敢问兄弟尊姓大名?何处人士?”

    赵云一笑:“好说,在下常山赵子龙!”

    儒衫打扮的青年也是一笑:“在下李儒,字文优。多谢赵兄弟手下留情!”

    李儒?

    字文优?

    儒衫青年的一句话,让赵云蓦然大惊。

    李儒是谁?

    董卓麾下第一谋士!

    也有人说他是三国第一谋士!

    当然,这里的三国第一谋士,并非说他在三国谋士中排名第一,而是在《三国演义》之中,他是第一个出场的谋士!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并不能作为实据参考。但是三国演义对后世影响极深,所以很多人误将三国演义当成了历史,或者说将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桥段当成了历史。

    赵云自身对于三国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也知道如何分辨真假。

    如果说眼前这个人只是单纯的叫做李儒,那么还可以说是重名,毕竟天下之大,重名者不计其数。

    但是姓李名儒,字文优者,三国时代可就他一人!

    这是一尊大神啊!

    不管怎么说,李儒在董卓麾下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虽然这些事情都不怎么好,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本事。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李儒最终的下场,三国演义中倒是写了他在董卓死后被家奴所绑,在闹市斩首。但那只是小说,当不得真。

    赵云对李儒的了解不算多,但也知道历史上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载,只知道董卓死后,李傕曾经向汉献帝推荐他当侍中,但却被献帝拒绝,之后李儒不知所踪。

    至于李儒是何处人士,又是何时到董卓麾下任职的,这些都没有记载,只是董卓出场时,这家伙就一直跟在董卓身边。

    没想到,自己竟在这里遇到了他?!

    心中小小一番惊讶过后,赵云平复心情,说道:“二位不必客气,虽然你们这位三当家的要抢劫在下,但却没有要在下性命的意思,饶他一命,实属正常。”

    李全靠近壮汉,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怒斥一声:“混账东西,赵兄弟饶你一命,还不快快谢过?”

    壮汉立即说道:“在下李勇,多谢赵兄弟手下留情。”

    赵云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儒说道:“今日我等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不知赵兄弟可否赏光,去我黑虎寨一叙?若赵兄弟愿往,我兄弟三人必扫榻相迎!”

    皱眉想了想,赵云觉得有必要跟李儒接触一下,别的不说,起码搞清楚李儒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个冀州人,会跑到西凉去为董卓效命?

    哪怕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呢?

    于是,赵云点头:“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却之不恭了。”

    黑虎寨距离真定县城并不远,数十里距离而已,很快便到。

    山寨建于山腰处,木屋建筑群,寨内共有山贼百余人,李全为大当家、李儒是二当家,壮汉利用便是三当家,兄弟三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当晚,李儒在黑虎寨设宴,款待赵云。

    赵云搞不清楚李儒的目的,心中加了小心,却也没表现出来,很是客气。

    宴中,李儒率先敬酒,但赵云却不喝。

    他看向李儒,说道:“这酒……在下暂时可不敢喝,不知李兄邀请在下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李儒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算太好,再加上他此时的身份,赵云自然不会乱吃乱喝。这个时代,死个把人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要是酒菜里下了毒,他到哪儿喊冤去?

    李儒笑了笑,放下酒杯,也不勉强,说道:“不瞒赵兄,昨日你骑着那匹良驹入城,便被我黑虎寨的兄弟盯上了,今日本欲夺你马匹,却不想赵兄武艺非凡,我等自认不是对手,遂熄了此心。至于为何邀请赵兄来此,若赵兄愿意听,在下倒是可以解释一番。”

    赵云点头:“愿闻其详!”

    李儒道:“昔年党锢之祸时,中常侍曹节、王甫,劫持灵帝,杀窦武、陈蕃,而今事发,太尉段熲受牵连而入狱。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董卓曾蒙受段公提拔,此次段公入狱,恐命不久矣。董卓为人极重名声,其早年又受恩于段公,必然会前往探视。我兄弟三人欲往洛阳,投靠其麾下效力!正因此,便想夺赵兄良驹为礼,送与董卓。”

    又是段熲?

    赵云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搞了半天,这三个家伙是这个时候去投靠董卓的!

    而李儒的话,可信度也极高。

    首先,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赵云虽然不太清楚,但是既然李儒已经说了出来,那就必定可以查到,这种事情他说谎没用。

    其次,段熲入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果董卓真的在早年间曾经受过段熲的恩惠提拔,那么以董卓的为人,去探望一番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李儒说董卓极为注重名声,这一点是事实!

    历史上董卓专权之时,为了让人信服他这个“太师”,曾经强逼大儒蔡邕入朝为官。其看重的不是蔡邕的才华和本事,不是为了让蔡邕帮助他管理朝政,只是因为蔡邕乃是当世大儒,需要蔡邕为他正名!

    是要告诉天下人:你们看,蔡邕都承认我这个太师了,你们还能不认吗?

    所以,董卓确实极重名声。这也不难理解,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个人都极重名声!董卓当然也不例外。

    最后,董卓如今是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他的身份可以说是很高了。李儒三人只是山贼而已,董卓岂是他们相见就能见的?于是乎,抢一匹良驹作为见面礼,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此,赵云终于恍然大悟,搞来搞去,竟然是这么回事!

    忽然,他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刻,李儒还没有认主,他目前想要去投靠董卓,但还没有实行。若是此刻自己招揽,能否成功?

    先抛开李儒本人的品德方面不说,赵云还是很相信他的能力的。若能得李儒相助,想必也会省去不少麻烦,三国时代的谋士,可都不简单呐!

    更何况,李儒在董卓麾下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其人肯定是有真本事的,否则也不会那么受董卓器重。从董卓的发迹史来看,董卓年轻的时候,本事还是挺不错的。能让董卓如此器重,也能反过来印证李儒的本事!

    只是有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如何招揽?用什么名义招揽?凭什么招揽?

    赵云一时间陷入了纠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