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洛阳偶遇荀攸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古代人讲究一个“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又讲究“君择臣、臣亦择君”。

    有本事的人,都会想要为别人效力,换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但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会选择自己效力的对象,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以及参考依据。

    有的人会选择家世背景深厚的,如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有的人会选择投靠族亲,如曹操的曹家和夏侯家。有的人会选择仁义之主,如刘备和他手下的一干人才们。

    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但归根结底,他们总是有原因的。要么看中了你个人的能力,要么看中了你个人的品质,要么看中了与你之间的关系……

    可是现在,赵云孑然一身,除了空有一身武艺之外。要军功没军功、要名气没名气、要官职没官职、要背景也同样没背景!

    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够招揽李儒这样的人才?

    人家又凭什么跟他?

    于是乎,赵云陷入了两难境地。好好的一个人才摆在自己面前,却不能收入麾下,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

    想了想,他说道:“既如此,李兄邀我一叙,又是意欲何为?”

    李儒笑道:“不瞒赵兄说,抢你良驹之事,已成幻想,在场无人是你对手。如此一来,我兄弟等人想要借助良驹获取董卓好感的计划也就落空了,只得另想他法。邀请赵兄前来,实则是想要邀请赵兄,与我等一同投靠董卓,若是有赵兄同行,想必单凭你这一身武艺,董卓也会接见我等。实际上,我们是想沾你的光!”

    李儒说的很真诚,因为他知道,要想获得赵云的信任,就必须要真诚。谎言总有漏洞,万一出了纰漏,导致他们的一番努力前功尽弃,那就麻烦了。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说实话。

    赵云点了点头,李儒会有这种想法也不难理解。

    抬起面前的酒杯,朝着李儒三兄弟示意了一下,赵云一饮而尽,而后笑道:“投靠董卓之事,在下还需仔细考虑一番,暂时无法做出决定。不过……我可与三位同行,一同去洛阳,正好要去看看。”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常山郡距离洛阳并不近,若是一起前去的话,路上少说也要花十几天时间,这段时间正好用来培养感情,也可以想想办法,如果最终实在不行,赵云也会放弃。

    说到底,一个李儒,还不足以让他绞尽脑汁的非要人家效力不可。

    当晚,宾主尽欢,赵云与李儒三兄弟喝的大醉,以兄弟相称。

    之后两天,李儒等人安排好了黑虎寨的一切,只带了十几个最信任的心腹弟兄,便与赵云一同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

    路上,赵云问李儒:“为何想要去投靠董卓,而不是继续经营黑虎寨?”

    李儒道:“当山贼,人人喊打。我兄弟三人当初也是迫不得己,才出此下策。而且山贼也不好当,官府时不时的就要派人来清剿,为了及时获得消息,平日里的收获,一半以上都要送给那些当官的,实在是憋屈!如此,只能是选择一人投靠,在其麾下做事,以期将来能有些许成就,也不枉我等来这世间走一遭。”

    赵云听后,立刻明白,这肯定是李儒的主意。李全和李勇两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莽汉子,心思绝对没有这么细腻,也不会考虑的这么长远。

    一路无话,众人赶路近半月,这才终于来到了洛阳。

    作为东汉的都城,洛阳之繁华无以形容。

    城高数丈,宽数百米,城门大开,下方无数百姓排着队出城、进城,车水马龙,只看人流量,便可知洛阳到底有多繁华。

    这座历史名城、千年古都,此刻就在赵云面前,如同一尊蛰伏的巨兽,静静的趴在那里。

    城楼上旌旗林立,巡逻的士兵精气神十足,一名将领威武不凡的在城头缓缓踏步,目光扫视着下方。

    赵云心中感慨,上辈子的他,只在影视剧中见过这种景象,远远没有亲眼目睹来的刺激。如他所想,见到洛阳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惊叹,而是唏嘘。

    因为他知道,如果历史不会变化的话,那么十几年后,这座繁华的古都,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一个月都不带停的!

    而导致洛阳遭受此劫的罪魁祸首,此刻就站在他身旁!

    火烧洛阳,本就是李儒向董卓献出的计策!

    想到这里,赵云扭头看了一眼心中充满了期待的李儒,一阵感慨,不知道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青年人,若是此刻知道,日后因为他的一句话,这座洛阳城就要变成一片废墟,会有什么想法?

    入了城,在城中闲逛了一会儿,赵云开口了。

    “李兄,此来途中,在下考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四处走走看看,不想为人效命。既然已到洛阳,你我就此分别,我在此预祝李兄此行顺利,得董卓青睐!”

    思来想去,赵云还是决定放弃招揽李儒。一来是没理由招揽人家,二来想忽悠也忽悠不了。李儒无疑是个聪明人,对付聪明人单凭忽悠那是不行的。

    这又不是玩游戏,即便一时将人家忽悠住了,以后等人家发现了端倪,也必然会气愤而去,还要给你打下一个“骗子”的标签。

    更何况,如今的东汉还算是稳固,政权也远不如五年之后那么孱弱。如果不是张角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的政权还能稳固多久,谁也说不清。

    乱世尚未来临,很多事情都不好做,都要看朝廷的风向行事。

    他也无法忽悠人家,怎么忽悠?告诉他,五年之后天下大乱,跟着他发展实力,未来争霸天下?

    那李儒不把他当傻子一样看待就有鬼了!

    经过李儒这件事后,赵云也对招揽贾诩的事情赶到头痛了。一个李儒他都没法儿招揽,又如何去招揽那个许多人都认为是三国第一聪明人的贾诩?

    头痛啊!

    李儒一路上不断的关注赵云,也知道赵云大概是没那个想法跟他们一起投靠董卓的。

    于是点了点头,跟赵云辞别,就此分开。

    牵着马,行走在洛阳的街头,赵云苦笑一声,还是先找个落脚点再说吧。

    走着走着,赵云来到一间客栈门口,抬头一看,“有间客栈”!

    名字挺有趣,赵云也没多想,抬脚就朝里走去。

    可是刚跨过门槛,便听到一句话,让他当场失神。

    “我说荀公达,你好歹也是颍川荀家之人,是个读书人,为何如此死皮赖脸?你读书人的气节哪儿去了?”

    颍川荀家之人,荀公达?

    赵云讶然无比,这特么是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