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乡试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几个月后,已为人父的贾珠终于迎来了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个阶段,后面还有会试和殿试。

    乡试全国统一进行,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主考官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担任。

    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的东南隅。乡试共考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桂榜,也称乙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考场在贡院,贡院里有考棚,大小均座北朝南。贡院的最南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院北为正门,叫龙门。

    龙门后是一个大的院子,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东点名,再北有很多简易多排座位,供考生写作。

    考试不外四书文、试帖诗、五经文、诗、赋、策、论等。题目、诗、文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庙讳即已故皇帝名、御名即当今皇帝名,以及圣讳即先师孔圣名,考试文不得少于三百字。卷子十数张,界红线横直格,另附空白草稿数张,卷面有坐位号,交卷后姓名弥封。

    这天还是黎明时分,天才蒙蒙亮。在开考之前,贾珠排在考生的队伍里准备入场。在考场的入口即龙门处,有专门的搜身人员,搜查着考生的全身,防止考生在衣服里面挟带抄写有文章的纸张入场。

    搜身之后,贾珠来到了龙门后的大院里。考生们再次集合等候,由于已经预先分排,每排五十人,院中立有糊纸灯牌,所以容易看清。之后,考官开始点名,点到名的考生带着考篮,内装文具食物,戴校卡、准考证进入考场,依次渐行。

    考生按卷上座号,按号入座,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考生填涂准考证号,诸考生开始写作。贾珠打开考卷,开始阅卷。

    未冠首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次题:是知也。

    已冠首题:君子乎;次题:勿施于人;

    通场诗题:赋得大江客船(七言绝句)。

    阅卷完毕,这一场要求是,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律诗。

    贾珠翻开答卷,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发素纸两张以起草之用,唯题目及抬头字,草稿中亦需填楷书,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

    要写的两篇八股文是四书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以及“是知也”都出自于《论语》,对于这三句材料的意思,贾珠是熟悉的。

    八股文通篇要求文意连贯顺畅,结构严谨细密,搭配整齐巧妙。八股文的命题,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

    贾珠在考场上也写得认真,把两篇八股文都写好了,算是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剩下一题诗赋,题材是大江客船,贾珠想起了一首七绝,正好符合题意,于是挥笔写下:

    “山色空濛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望,处处随人欲上船。”

    这首七绝自然并非贾珠原创,而是出自另一个世界的纪晓岚之手。

    那段时间,贾珠埋首书房,立志于成为一名文抄公,由于红楼梦的世界是明朝后的架空,所以能用于作弊的作品只有清朝的了。蒲松龄,纳兰性德,纪晓岚……

    毕竟是作弊,贾珠有点儿心惊胆战,终于挨到交卷了。交卷后,考生完卷,分批开放龙门出场,谓之放排。

    三场考试之后,便是发榜,发榜时要鸣炮。和贾珠一样参加今年乡试的还有族人府学生员贾瑞。

    在等待最后的乙榜发布时,贾珠问道:“贾瑞,你觉得自己可以拿到哪个名次?”

    “说不准,只要能中举,我就很高兴了。”贾瑞想了想,说道。

    贾珠并不感到惊讶,从贾瑞那迷离的眼神中,贾珠觉得,贾瑞十有七八要落榜。恰好此时,考官们已经把名次排出来了。

    “名次都已经写在了乙榜上,在面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表示考中了举人,获得参加来年会试的资格。”

    乙榜终于发布出来,贴在了礼房的大门口公示。早已经翘首以盼多时的考生们,纷纷围拢了起来,在乙榜上面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贾瑞挤进人群里,站在最前排,仰头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贾珠觉得心虚,不敢幻想,自己会拿到什么好的名次,没有挤进人群。

    贾瑞突然叫喊道:“第十名,贾珠!贾珠,你考了第十名!”

    贾珠在贾瑞的呼唤下,迫不及待地挤进了人群,激动地看向了第十名的位置。贾珠!没错,是他的名字,他真的考取了第十名!

    “太好了,我真的考取了举人!”

    走在回家的路上,贾珠便撞见了匆匆忙忙的碧月,只听见碧月见面就问道:“大爷,乙榜发布了吗?你乡试高中了吗?你倒是快说呀,大少奶奶在家里等得可急了!”

    李纨在家里等着贾珠回来,等得着急,见天色也不早了,生怕贾珠不及时回来报讯,于是便让丫鬟碧月去看看发案的结果。

    贾珠见碧月一脸的着急,故意一言不发,表现得很沮丧的样子。碧月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再多问,跟着贾珠一起回家了。

    到了家里,李纨等待着好消息或者是坏消息从碧月和贾珠的口中说出。然而,碧月见了李纨也不敢说话,贾珠也是一声不吭。

    李纨身边的丫鬟素云见了也急了,说道:“大爷,大少奶奶可等着你的消息呢!碧月,你也倒是说话呀!”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有所准备,快说吧!”李纨似乎猜测是坏消息。

    贾珠见大家的情绪都已经被他的精湛表演调动了起来,这才慢慢吞吞地说道:

    “宫裁,我没有考到一个好名次,只在乙榜上位列第十名。”

    原本李纨已经做好了接受坏消息的心理准备,这会儿听到贾珠的口中说出第十名的时候,内心顿时大吃一惊、转忧为喜,感叹道:

    “第十名!我的爷,你是说你考了第十名!你通过了乡试,考取举人了,对不对?”

    “天呐,第十名!”素云脱口而出。

    碧月更是哭笑不得,说道:“大爷,那你干嘛不早说,害得我一路回来都快哭了!大爷,你真坏,不仅骗我,还敢骗大少奶奶!”

    这天晚饭上,李纨吩咐碧月多买了一些菜,还特意陪贾珠喝了点酒,小小的庆祝了一番。嫁入贾府这一年多时间里,素云和碧月难得看到她们的大少奶奶如此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