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殿试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马上就要参加殿试了,贾珠的内心是激动的。殿试于皇宫大殿举行,且由皇帝亲自命题并主持,是最高级别的考试。贾珠想不出有哪个考试还能和殿试相媲美的。

    殿试之制始于武则天,武则天在改大唐国号为大周的时候,授元年开科,在东都洛阳上阳宫洛成殿亲躬策士,开殿试之先河,至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方成常制。

    宋开宝六年的一天,几十名新科进士被带到了讲武殿,他们有幸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切接见。在与这些朝廷选拔的人才交谈中,太祖的和颜悦色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这批进士中两人表现得才疏学浅,答非所问。太祖一怒之下,下令将二人开除,并问责贡举二人的官员。恰巧又有落榜士子徐士廉击登闻鼓,投诉考场不公。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当即命令整理落选考生名册,表示择日将亲自阅卷。于是,近二百人得到了翻身的机会,他们重新考试,再加考诗赋。这次考试后,徐士廉成功被录为进士。

    自此以后,由皇帝亲自面试考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程序,这道程序被称为殿试。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全体贡士须再通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而成为进士。皇帝亲自出题,考核会试中选之人,最后由皇帝钦定排名。如此,既是要区分个人的水平档次,又要把蒙混过关不学无术之人逮出来。不过,这样一来,主考官推选出来的考生,往往容易被皇帝一票否决了,而皇帝觉得不错的,往往又能迅速上位。

    后来,因贡士张元殿试落第出走西夏,官至丞相,屡屡犯边,而成宋廷心腹大患。因此,宋仁宗赵祯嘉祐二年变更殿试所行末位淘汰之法,以防文人反叛为敌所用之事。自此,贡士应殿试,原则上无被淘汰出局之虞,只是决定甲第、名次而已,历代相沿。

    殿试历经元明两代,内容多有损益,形式屡经变更,直至本朝最受重视,也最为严密成熟。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约占与试者三分之一,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约占与试者三分之二,二甲、三甲之头名均称传胪。因殿试后,例由黄纸书写新科进士姓名、甲第及名次,并张贴以布告天下,故称金榜题名。

    贾珠既会试中式已是贡士,就表示不管殿试结果如何,至少都可以入三甲之列,赐同进士出身。贾珠也不贪心,他并不求状元、榜眼、探,只求入二甲之列,赐进士出身就够了。

    四月二十日这天,全体贡士须先参加在保和殿举行的复试。在诗赋这道题,贾珠抄写了赵翼的《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复试毕,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地点在太和殿。皇帝亲临考场主持殿试,突出皇帝天下宗师之地位,以及应试者天子门生之身份。

    应试者自黎明即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繁琐礼节,然后颁发策题。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四十厘米,宽十二厘米,有红线直格,每行二十四字,要求每字皆须书写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题纸,到自己座位上开始答题。

    试卷题目,为经史时务策一道,即以四书、五经文中摘句为题目。策题以皇帝名义发问,评阅试卷官员称读卷官,应试者以臣子身份应答。由读卷大臣密议八条中圈出四道为题,应试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千字左右,起、收及通篇行文均有定式,并用正体楷书书写,且严禁添注、涂改。

    殿试卷用白宣纸裱七层,试卷尺寸为十五开,前六开素页,备写履历弥封,将应试贡士之姓名糊住,以防考官徇私作弊,后九开画直行,备写策文,每开十二行,上有红线竖道,无横格。另发放草本一帧,尺寸略小,纵横与正卷相同,有横格二十四字,供应试者起草之用。试卷、草卷,均由礼部备办,于入场时唱名颁发全体贡士。

    殿试评卷,先由读卷官代劳。殿试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用誊录。誊录是将士子考试密封发交来的墨卷,在宦官监督下,由誊录官指挥数百名书手用朱笔抄录成誊录本,然后交对读官核对,遂将墨卷封存,以朱卷交呈阅卷官,以避免阅卷官认识笔迹而生弊。乡试与会试均采取试卷誊录制度,而殿试试卷为考生亲笔。

    为了应对殿试,贾珠自从会试中式后就一直在练习小楷书法。读卷大臣评阅对策试卷时,要求内容精详,字体庄雅。虽然按常理,内容应占据主要地位,但读卷普遍注重书法,考试内容反而相对次要了。这也很好理解,格式完全一致的八股文,打眼一扫就感觉千篇一律。这时,你从儿时苦练的书法童子功从试卷中脱颖而出,一手漂亮的台阁体小楷,将为你加分不少。

    台阁体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首创者为明永乐时之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本朝科举考试,比前朝更重台阁体,要求乌、方、光、大。一方面可体现出气象博大、笔势恢弘之美,而另一方面,亦难避千篇一律、陈陈相因之弊。

    考场上,贾珠对自己的书法已经非常有信心,挥笔写下了龚自珍的一首《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殿试过程,以一日为限,按规定凌晨入场,日落交卷,即辰入酉出。日暮交卷后,经糊名弥封后收存。至阅卷日,分别交予读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再从中选出“○”最多之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及另七人名次。其余二三甲名次,一般由读卷官根据所得五种记号,依次排定。最后由填榜官填写。

    读卷在殿试后的次日进行。监试官和读卷大臣都在文华殿集合,每位读卷大臣前摆放一张桌子。读卷大臣坐好后,收掌官当众拆封卷箱,将试卷平均分配给每位读卷大臣。他们须对每份试卷做出评判标识,以表示答卷的优劣,供皇帝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