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归省大观园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又是一年的年关,好事坏事常常都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算算这一年账面上的盈亏。

    这日,忽有门吏来报,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只见都太监夏秉忠乘马而至,又有许多跟从的内监。

    那夏太监也不曾负诏捧敕,直至正厅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说明来意:奉特旨,立刻宣贾政和贾珠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贾政和贾珠猜不出是何来头,只得即忙更衣入朝。直到入了临敬殿,面见了当今圣上和皇后娘娘,这才惊喜获悉,贤嫔元春喜得身孕,已入主凤藻宫,加封德妃。

    喜从天降,贾府上下同庆。此外,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所以当今圣上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

    二位老圣人又下谕旨,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此旨下了,谁不踊跃感戴,于是,贾府开始在家动工,修盖省亲的别院。

    又过了几日,大奶奶李纨与黛玉从江南回来,先是遣人来报信,说明日就可到家了。

    林如海已葬入祖茔,诸事停妥。果然,到了第二日午错,有人回报,大奶奶和林姑娘进府了。

    贾珠和宝玉分别亲自出迎李纨和林黛玉,见面时彼此百感交集,千言万语释怀,无声胜过有声。

    宝玉细看那黛玉时,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与宝钗、迎春、宝玉等。

    宝玉把北静王所赠鹡鸰苓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却说这是什么臭男人拿过的,她才不要这东西。

    说着,正想掷还给宝玉,恰时宝钗听闻过来接过此物,细细瞧了几眼,别有一番心意流露。

    宝玉见状,随即表示,既然林妹妹不想要,若是宝姐姐不嫌弃,尽管拿去好了。

    宝钗拜谢后,欣然收下了。眼下,都中城外的长安县原任守备状告长安县知县,长安县知县被暂时解除公职,毗邻长安县的宛平县知县贾雨村临危受命,提领二县,兼任长安县知县一职,并着手调查长安县原任守备状告知县一案。

    案件不是普通的案件,而是人命关天的大案子,且是两条人命。原来,长安县大财主之女张金哥已与原任长安守备之子定亲,可长安县知县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了她,倚势强行求亲,张金哥父母虽是大财主却也惹不起官老爷,不得不应允了李衙内的求亲,归还守备家的定礼,守备家原是不接受退定礼的,但最后还是忍气吞声受了前聘之物,然而,张金哥闻知后,却用一条麻绳悄悄地自缢了,第二天,守备家的儿子也追随张金哥而去,跳河自尽了,守备家没了儿子,这才状告知县任人唯亲、强取豪夺、草菅人命。

    贾雨村秉公执法,分别治了知县与其小舅子李衙内的罪,知县丢了乌纱帽,李衙内判了牢狱之灾,张金哥的牌位入守备家的祠堂,与守备之子共葬一处。

    守备家沉冤得雪,案件本该就此了结,然而贾雨村在调查此案时,却发现了一个人,此人原本不该牵扯此案,结果却在此案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此人便是荣国府二奶奶王熙凤。

    原来,当时守备家坚决不接受退定礼,张金哥的父母便转托王熙凤通过长安节度云光逼令守备家受了前聘之物,为此,王熙凤收了人家三千两银子的贿赂。

    仅仅三千两银子,就害得金哥和王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李衙内固然是命案的罪魁祸首,但王熙凤也脱不了干系,她是不折不扣的帮凶,是促成命案的关键性元凶。

    然而,即使做出如此判断,贾雨村却不敢擅自提审王熙凤,毕竟她是贾府的主子,而贾雨村又多次得到贾珠的推荐。

    于是他只好先来找贾珠通了气。王熙凤牵扯命案,贾珠自然不会包庇,只是贾府奉旨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德妃省亲,眼看元春省亲在即,不想在此关头让贾府失了颜面,希望贾雨村可以暂停结案,等年后再提审王熙凤。

    贾雨村心领贾珠之意,于是治了知县和李衙内的罪之后,便停审了此案,暂不上报。

    转眼元宵在迩,皇恩重重,德妃元春归省父母,贾府上下共享天伦之乐。

    十五日这天,元春在皇宫大内,未初用晚膳,未正到宝灵宫拜佛,酉初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戌初才起身出宫归省,赐省亲别院名大观园,时光荏苒,转眼已经丑正三刻,即起驾回銮。

    元春自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贾珠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在宫中编次

    “大观园题咏”时,元春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

    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她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却又想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宝玉若是住进去了,自然也不能少了荣国府的嫡长孙贾兰。

    于是,元春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贾兰也随进去读书。

    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便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消息在贾府传开,宝玉匆匆来见黛玉,问她住在哪一处好?黛玉正盘算这事,忽见宝玉一问,便笑说自己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

    宝玉听了,拍手言笑,说正合了他的主意,他也要叫黛玉那里住,而他就住怡红院,他们这两处又近,又都清幽。

    二人正计议着,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是二月二十二日是好日子,哥儿姐儿们就搬进去罢,这几日便遣人进去分派收拾,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的奶娘亲随丫头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

    于是,二月二十二日这天,宝钗住进了蘅芜院,黛玉住进了潇湘馆,迎春住进了缀锦楼,探春住进了秋掩书斋,惜春住进了蓼风轩,贾兰住进了稻香村,宝玉住进了怡红院。

    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