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庆祝会场响歌声 方圆几里侧耳听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庆祝会场响歌声,

    方圆几里侧耳听。

    动人心弦魅力大,

    唱腔动作真表情。

    王学奎一弓子结束了过门最后的那个大连线,四拍半,七个音符拉得融会贯通,婉转悠扬。这时,无限的激情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早就填满了王学利的胸膛。

    “一盏红灯照碧海”,他这一嗓子出来,和着动听的琴弦,通过麦克风、扩音器、从高音喇叭里热烈奔放地响出来。

    这声音,把方圆几平方千米的空气都化作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振动波,激荡出了沁人心脾的涟漪,把在这个范围以内人们的心都陶醉了。干活儿的,停住了手里的活儿。走路的,在路边停下来。躺在病床上的病人,顿时有了好心情。正在吃饭的,饭含在嘴里不嚼了。

    会场上的观众们,不仅享受着这神奇的,富有强大魅力的声音,他们还同时观赏着王学利的动作和表情。

    这段《红灯颂》,是歌剧《珊瑚颂》中结束部分很重要的一段唱,是歌颂剧中女主角珊妹的。

    这个本来要被七奶奶当做礼物送给麻副官的珊妹,谢绝了乡亲们为了她的安全劝她随从父亲出海给解放军送信的好意,冒着被敌人抓去的危险,坚强地留在岛上。

    在红灯被敌人发现,升红灯的渔民也被敌人打伤,解放军准备登陆的信号已经升起的千钧一发之际,珊妹不顾生命危险,直奔山顶,勇敢地冲到灯杆的跟前,艰难地把“迎接救星”的红灯升高,再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一盏红灯照碧海”的词曲,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不用说,这红灯升得正是时候。如果没有红灯的升起,解放军就找不到登陆的目标。“一盏红灯照碧海”是多么重要啊!这就需要用既严肃凝重,又惊喜万分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唱腔需要这样,动作需要这样,表情也需要这样。

    那么,“一盏红灯”的唱腔要收紧,表情要严肃,动作手位要放低。到“照碧海”的时候,声音要放开,表情有惊喜,手位要抬高。王学利把唱腔动作表情的变化在牢牢地把握着,但又不是那么拘泥呆板,很自然很随便的样子。叫人听了很爽快,看了很舒服,很受鼓舞。

    “一团火焰出水来”是个比喻句。它是说,被升起来的红灯,像火焰一样。把红灯比喻成火焰,这是喻。

    另一层意思是指革命的力量。珊瑚岛上受苦受难的渔民,在解放军侦察参谋王永刚的领导下,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挠,像火焰一样燃烧起来了。

    在理解“出水来”的时候,应该换一个角度。红灯从岛上升起来,在岛上看是“一团火焰”还可以,“出水来”就不好理解了。只能是在远处,在看不见岛的情况下。解放军发了信号,准备登陆。如果没有红灯的升起,他们的眼前只是一片汪洋。正在这时,他们看见红灯从水里出来了,他们断定,这就是登录目标,这就是珊岛。

    王学利演唱这一句,就把握好了“火焰”的明喻和暗喻,以及“出水来”的观察角度。“一团火焰”的唱腔热烈奔放,动作铿锵有力,使用了顽强坚毅的面部表情。“出水来”,他放眼远眺,手的动作跟着视线,曲调放松自然。给人很宽松的感觉

    “红灯高照”“火焰熊熊”手位一下高到头顶,表情和唱腔都有一种胜利者的豪迈气概。而且“火焰熊熊把路开”中的第二个“熊”字,连线切分音,唱腔的高度和响度,在动作和表情的配合下,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最高境界。

    “云来遮,雾来盖。”和“风吹来,浪打来。”手位都低下去,表情也随之变为饱受磨难曲折,战邪恶不畏艰险的坚定沉着。

    “云里雾里放光彩”,手位升高打开,是胜利者的神态。唱腔也随即高亢起来。

    “迎接救星上岛来”,双手前展,神情激昂,他还向前迈了一小步。

    结语:

    喇叭一声响,红灯颂英雄。

    喉咙加琴弦,声音震长空。

    脸面连手位,词曲有感情。

    火焰照碧海,珊妹迎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