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上了架子不随便 注意脚下瞅准线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上了架子不随便,

    注意脚下瞅准线。

    四墙用工量均等,

    分工不吃大锅饭。

    搭架子这活儿绝非简单。他们四队二十几户三十几个劳力,前赴后继忙了三天。才找来了架杆,搓好了绳子,打好了架子。

    上了架子,工作更艰难,大工垒墙不再像站在地上时那么随便。站在地上垒墙,只要瞅好了垒线就没有错。现在除了瞅线绳,每时每刻都得小心谨慎注意脚下。小工和泥、除泥、拾填石,还要负责给大工搬石头,而且还要把石头举起来,放到架子上去。不仅仅是垒石,泥、填石都是这样。

    刘德堂是老大哥,是队长。刘德中是老二,是社员。但是,刘德中当大工,刘德堂当小工。那么不客气,老大哥、队长也不行,也得听小弟、社员的调遣。刘德中要来了垒石、泥、填石,动手垒墙。

    垒这种石头墙,技术含量最高的要算安墙角上的石头了。这墙角上用的石头,名曰“角子石”。最好的“角子石”是一个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但是,这样的石头不好找。他们使用的多是一条棱与上下两个面垂直,左右两个面平行形成的直角。就是这样的“角子石”也不多,往往是找一个棱与上下两个面垂直的,用直角尺画上线把多余的部分用锤子砸去,使左右两个面与之平行。

    “角子石”找好了,往墙角上安的要求更高。大工的口袋里都要有一个线坠儿,专为安“角子石”用的。其模样就是一个小小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正中有一个小柄,小柄上面有一个小孔儿,小孔上拴着一截线绳儿。

    线绳儿的长度大约有一米左右,大工用手指捏着绳头儿,让那圆锥体正直垂下去,锥尖儿指着地。这就是说,这条线与地面垂直。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用睁着的那只眼看着,慢慢地移动这条线,使它与原来的墙角重合平行。

    然后,再看新垒上去的那块“角子石”的角,看它是不是与原来的墙角一样齐。要是多出来了,就用锤子往里紧一下。要是缩进去了,就在“角子石”底下插上泥匙往外领一领。直到它符合标准为止。

    墙这头儿的“角子石”安好了,再安墙那头儿的。两头儿都安上了,就把垒线挂上去,垒这两个“角子石”之间的这一段墙。开始先在原先的石茬上抹泥,再对准垒线安垒石。顺着这一头儿一直垒到另一头儿,垒了外墙还得补里墙。

    这样以来,他就不能只在外面的架子上垒。还要到里面的架子上去,把里墙上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亏空补起来。墙的中间总是有些窟窿,大窟窿里面放块大填石,小窟窿里面放块小填石。实在是太小的缝子,就用泥抹起来。

    垒这么两三层,为了结实,就垒上一层勾石。何为勾石呢?这种石头,是专门在一个石窝里起的,主要特点是扁、平、宽。垒在墙上,能把整个墙的横截宽面揽起来。

    打上架子垒上这么几层以后,墙高了。为了方便,里墙外墙要由两个大工来垒,这样就省得一个人跑过来跑过去的耽工。随之,石工组由两个人一组扩大到四个人一组。一个组合由原来的一个大工一个小工,改编成了两个大工两个小工。

    机构扩大,行动的统一性就要提高。他们商量着,这样吃大锅饭不行。哪个

    组垒前墙,哪个组垒后墙,哪个组垒东山墙,哪个组垒西山墙,责任到组。

    他们分析:前墙上有门有窗可以省点儿工,但这里有多少墙角?找“角子石”安“角子石”得多用多少工夫?一个山墙才五米半长,是比后墙少。但是,山墙得垒多高?打三层架子,光搭架子费的工也多了去了。垒的时候,大工是高空作业。小工往上递垒石;递填石;递泥得用绳子往上吊,那是何等的复杂、艰巨?

    既然是前后左右的墙用工量均等,那就把任务分成四部分。哪些组垒哪一部分定好,到时候哪里出了毛病,也好追查责任。怎么好怎么办,分工不分家,目标都是一致的。到时候,哪个组里落下了,线提不上去就会妨碍整体,大家可以帮助。

    话虽这么说,可人要脸树要皮,没有特殊情况哪个组愿意落下,哪个组愿意让人家帮助?这样一分,积极性更高。进度更快,质量更好。垒到大平口,前后墙上的人干完了,两个山墙上还没干完。前墙上的去帮助东山墙,后墙上的去帮助西山墙。

    山墙垒完了,上梁、上檩棒、他们又合起来。打陡子、找山茬、安沿板,他们又分开。上椽巴、上瓦、上挡梢,他们又合起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灵活机动,有条不紊。

    结语:

    石头墙难垒,角子石难安。

    垂直用线坠,横着看垒线。

    填石要少用,勾石多益善。

    分工不分家,质量要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