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夯石夯很好玩 竣工神庙大美观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木夯石夯很好玩,

    竣工神庙大美观。

    队长请喝庆功酒,

    精神文化食为天。

    安上瓦,上了挡梢,为了省工他们就不拆架子,接着把墙从上边泥下来。先上粗泥,再上细泥,最后上彩色。拆了架子,又用沙子、石灰、黄土三和打地板。

    打地板的工具很好玩儿,是在一块近两米长二三十厘米宽的木板头儿上安上一个铁环儿,铁环儿上拴上一根绳子。他们说这叫木夯,一个人一只脚踩着夯板,两只手拉着绳子。拉起来,踩下去,拉起来,踩下去……

    还是四个人一组,四块夯板拍打着地面。上好了泥的新屋回音特别的重:“咚”“咚”“咚”……这动静可谓大矣。说是震耳欲聋,一点儿都不夸张。

    墙根和四个角不敢打,怕是损坏了已经抹好的墙面。他们就弄块正方体的石头,在一个面的正中凿上一个洞。洞里插上一根木棍,木棍头儿上安一块横木。顾意思名,这就是石夯。一个人两只手握住横木的两个头儿,顺着墙根把正方体石块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

    从门口的前墙根开始往东打,本来那松缓不平的三和土,都被打得平平整整,结结实实。从前墙根打到东山墙前角;从东山墙根打到东山墙后角;从东山墙根后角顺着后墙根打到西山墙后角;从西山墙根后角打到前角;从西山墙根前角打到门口,神庙的修盖竣工了。

    从外面看,红瓦黄墙,让人觉得美观大方;里头地面是土黄,墙壁是象牙白,一走进去心里就非常亮堂。

    这时候,刘玉水提供的杏木板子做成的门也拿来安上了。队长刘德堂说话了:“大功告成,我们得庆贺一番。今天我请客,谁也不能推辞。走,到我家喝庆功酒去!”

    大伙儿果然都很实在。三三两两,十个一群,八个一队,陆陆续续来到了刘队长家的大院子里。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住了三户人家,一共是十三口人的四合院。时值农历七月底八月初的下午,气温还很高,屋子里还很热,桌子干脆摆到了院子里来。

    四张桌子各占院子的四分之一,每个桌子上都放着一个大铝铁盆子,盆子里盛着尖尖的一盆菜。仔细看去,这菜是用猪头肉、豆腐、豆角熬的一锅终的大锅菜,飘散出来的气味十分诱人。

    盆的周围还有着四个大白碗,碗里是切成了条儿的腌菜疙瘩;切成了圆圈儿的新鲜青辣椒;切成了碎末的香菜,用酱油一泡,那味道也让人很想吃一口儿。

    再往外,摆的是空着的八个茶碗,八双筷子,一个车壶。这种车壶是陶瓷制品,圆形,上粗下细。靠上方有四个鼻儿,一个壶嘴儿,正中间是往里灌水的口儿。口周围高出来,是一个喇叭筒状。鼻儿上拴着绳子,口里塞着用纱布包起来的木头塞子。壶嘴里有一小截儿高粱杆的瓤儿,阻止酒精从这里跑出来。

    这么一个有些古怪的陶罐儿,为什么管它叫车壶呢?这是因为人们用小独轮车搞运输时,灌上水挂在后车篮的橕子上。路上口渴了摘下来喝上一顿,解决了问题,继续赶路。驾驶员就给它起上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字,这就是车壶的由来。

    现在,这车壶里装的不是水,而是满满的一壶酒。一车壶盛多少酒都有数,

    五斤八两。八个人平均喝的话,每个人六两半。地瓜皮子酒,四十一度的老白干。

    桌子周围摆着八个板凳,两个暖水瓶。其实谁也不去拿暖壶倒水喝,都去用水瓢舀水缸里的凉水。这水是刚刚从泉子里挑来的,水的质量都知道,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未受任何污染,地地道道的矿泉水。一个人一顿一水瓢,咕咚咕咚沁人心脾。又解渴又降温,喝完了把嘴一抹,浑身舒服。

    看看人都到齐了,刘德堂说:“老少爷们儿,四个多月了,都辛苦了!没有菜,酒有的是,就着咸菜一醉方休!喝了回家睡个舒服觉,解解乏!不要客气,拔开车壶盖子,把茶碗子里倒得满满的!”

    没有人不听话,四个桌子上都热闹起来了,整个院子里喝酒的场面热火朝天。刘队长请的这顿饭虽然不上什么档次,但从大伙的角度看,是对他们的重视、关怀、精神慰藉。常言道,人以食为天,清酒红人面。吃饭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吃饭除了充饥,为什么吃,在哪里吃,与什么人吃,吃什么,怎样吃,早已是一个精神文化问题。“鸿门宴”、“杯酒释兵权”;受重视叫“吃香”;混得好叫“吃得开”;嫉妒别人叫“吃醋”;拿佣金叫“吃回扣”;长得漂亮叫“秀色可餐”;觊觎某物叫“垂涎三尺”……

    国家是一个大厨房,人们都是这个大厨房里的食客。刘队长深知请客吃饭的重大意义:与他的社员沟通一下感情,自己也为对神仙报恩、感恩做了做应该做的事。

    一个猪头、一包豆腐、一麻袋豆角、四车壶地瓜皮子水酒、四包袱馍馍。大好的局面正在继续打开,大家的心情正如万里东风,这些钱花得非常值。

    结语:

    奋战四个月,竣工在今天。

    熬上大锅菜,清酒红人面。

    拔开车壶盖,碗里倒得满。

    盛情暖人心,热闹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