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成婚
最新网址:www.ibiquxs.info
    搞定了未来的岳父李祭酒,贾珠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贾政。所谓一物降一物,贾珠要想让贾政屈服,同意自己和李纨的婚事,只有先说服贾母才行。因此,贾珠先的好好研究研究,如何说服贾母同意让他先成家再立业。

    从家族利益这方面考虑,贾母和贾政这对母子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如果先成婚会对贾珠的读书科考产生影响的话,贾母是绝对不会答应贾珠和李纨的婚事,而会一味地力挺贾政之前的决定。

    这样一来,贾珠只能另辟蹊跷,从反方向上去说服贾母,让她觉得自己和李纨的婚事不但不会耽误读书,而且还能有益于读书和即将到来的科考大比。一旦贾母接受了这个观点,贾珠就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从绵延子嗣的角度说服贾母同意这场婚事,并让他们俩人择日尽快完婚。

    原本,贾珠还以为需要经过一番的软磨硬泡,谁知,贾母老太太竟然二话不说,只问了他一句:“你当真喜欢祭酒家的那位姑娘?”贾珠随即拿出对李祭酒说的那番话,再一次在贾母面前表明了自己迎娶李纨的决心。

    贾母于是也不多说,只管命人去把贾政和王夫人叫来了。贾政和王夫人在面对贾珠这件事上,一个是菩萨低眉,一个是怒目金刚。王夫人听说贾珠想成家,高兴都还不来及,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贾政就不好对付了,他当场在贾母面前否定了这门婚事。

    不仅自个儿否定,贾政还再三怂恿贾母不要如此急于答应这门亲事,说只等贾珠明年大比中举之后再谈婚成家也不迟,算算日子只不过一年半载的时间了,还说什么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废话,极力说服贾母不可急于一时。

    眼看贾母老太太就要被贾政给说服了,贾政顿时满腔怒火,于是咬紧牙关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之前的差遣之事隐隐暗示贾政,若不答应他们的婚事,就将他和李守中串通捏造礼部差遣一事向吏部状告。贾珠虽然说得含糊其辞,但贾政还听进去了、听明白了。只见贾政脸色大变,尽管仍然是怒目相斥,但目光中已经透露出恐惧了。或许是生怕吏部因差遣之事降罪,贾政最终也还是向贾珠屈服了。

    就这样,两家定下了婚约,并选了黄道吉日,全府上下开始了准备。先是放定,订下婚约时,男方要给女方订婚礼物,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少女订婚后,习惯上要改变头型发式,少女一般不扎辫根,但一过小定,就要扎上红辫根。放小定时,男方要送女方首饰四样:戒指一个或一对,镯子一对,耳环一对,项圈一个,金、银或银质包金不等。放大定意味着男女双方联姻已成最后定局,这时,男方要问女方送财礼。

    这日,王夫人命鸳鸯将过礼的物件都送与贾母过目。鸳鸯一件一件的点明给贾母瞧,说:“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的衣服共一百二十件。”王夫人又说道:“迎亲那日,咱们南边规矩要拜堂的,我传了京城最好的戏班来吹打,好好的热闹热闹。”贾母笑得合不拢嘴,只说“好极好极”!

    转眼到了迎亲这日,贾珠叫元春妹妹快快给他装新,鸳鸯和抱琴等丫鬟在屋里忙忙碌碌。一时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倒也新鲜雅致。傧相请了新人出轿,贾珠见新人蒙着盖头,喜娘披着红扶着。下首扶新人的是素云,贾珠见了素云竟如见了李纨的一般欢喜。傧相赞礼拜了天地,又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金陵旧例。

    前来贾府贺喜的亲朋好友众多,贾珠只记得有保龄候史鼐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尚在襁褓中的史湘云。还有贾珠的大舅舅,王家的京营节度使王子鹏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贾珠的大表妹王熙凤。王熙凤此时已经十五岁了,活脱脱一个辣妹子,随身跟着一个丫鬟便是平儿了。而宁国府那边却是史夫人是独自一人赴宴,只见她神情黯然,一问才知,原来贾敬此时已经入道,迁居到城外住了。

    宴席上,贾珠向各位亲朋好友一一敬酒,来到大老爷贾赦这席,却见王熙凤竟坐在贾琏的旁边,两人谈笑风生,亲昵无比。贾珠见状不禁打趣道:

    “瞧这一对不羞不臊的,恐怕下一次就是喝你们的喜酒了。”

    “大表哥真是讨厌,就知道笑话我。”王熙凤听了气急败坏,竟然也害臊了起来,撒腿跑回了王家人的席上。

    贾珠不准备放过她,追上去问道:“怎么?辣妹子,你不敢嫁?”

    “我有什么不敢的,只要琏二哥敢娶,我就敢嫁!”王熙凤这会躲着贾琏,倒是不羞不臊了,不愧是牙尖嘴利的泼皮户。

    最后,来到贾珍这一席。贾珍没有和宁国府的家眷同坐一席,而是和几位军中同僚坐在一起,喝酒划拳好不热闹。见贾珠来敬酒,贾珍哪会放过这个机会,强行留下贾珠,多灌了他几碗酒。贾珠听贾珍他们在聊近来的漠北军情,便索性小坐了一会。

    只听见贾珍说起军中的一件怪事,说是直沽守卫前几天捉到了一个金毛蓝眼的鞑子,问他是谁派他来的,到关内来有何目的,对方答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鸟语,只听得清对方重复着“上帝”“上帝”这两个字,其他啥也听不懂。

    贾珠听了贾珍这话,只觉得蹊跷,鞑子哪里知道什么上帝,想来并非什么鞑子,而是从欧洲来的传教士吧。当然,没有亲眼见到,仅凭贾珍的描述,贾珠也不敢妄加断论,于是没有在贾珍面前指出可能是传教士。何况贾珠就算说了,他们也未必能懂。

    可是就这样不管不顾,贾珠又心有不安,毕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还有可能是外国友人呢!于是贾珠只说对那金发蓝眼感到好奇,想去见见这鞑子究竟是什么模样,请贾珍先不要伤及对方的性命,等过些天带贾珠去瞧个究竟。

    当晚宴毕,已经深夜,见宁国府的史夫人独自一人,贾政便请示贾母老太太,要亲自送史夫人回东府。毕竟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贾母老太太今儿也高兴,随口就答应了。不想,贾政这一去就酿出了后果。

    半夜,也不知什么时辰了,贾珠和李纨在洞房花烛之中,享受着一刻值千金的春宵。翻云覆雨之后,却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嘈杂声,正想去看看什么情况,声响却很快又停歇了。

    于是,贾珠也不多管,只等第二天,问下人是怎么回事。听丫鬟们说,原来昨夜是赵姨娘闹的,说是贾政送史夫人回东府后迟迟未归。王夫人听到动静,不想惊动老太太,就打了赵姨娘两个耳光,把此事给压下了。